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莉莉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613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菌防螨面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抗菌防螨面料包括基底层、膨胀层;所述基底层和膨胀层均为两层,基底层位于两个膨胀层的之间,两个基底层之间填充有抗菌除螨药物;所述抗菌除螨药物为粉状;所述膨胀层由甲纱线和乙纱线纺织而成;所述甲纱线具有吸水膨胀的效果;所述乙纱线具有受热膨胀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中的面料通过膨胀层中的甲纱线吸水膨胀与乙纱线受热膨胀相配合,使得膨胀层纱线之间的缝隙减小,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基底层之间的抗菌防螨药物不会受到水的带动下流走,进而保证了抗菌防螨面料的抗菌防螨效果,使得抗菌防螨面料的使用周期得到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防螨面料制备
,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居用品在美观的基础上,更注重舒适程度和卫生程度;面料是日常家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日常所用的衣物或毛巾之类,亦或者地毯、窗帘或床单等,都离不开面料的使用,这些物品经过长时间使用之后,在面料表面会滋生大量的细菌或微生物,从而影响使用者的健康,并影响使用和美观;近年来,螨幼虫破坏面料等纤维制品的情况不断增加,栖息在面料等物品上的螨虫引起过敏性疾病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由于现有技术不足,普通的带有抗菌防螨药物的面料经过水洗后,药份会随着水流动,从而沿着面料的缝隙流出,从而造成面料含有的药性消失,进而影响面料再次抗菌防螨的效果,同时在使用者睡觉时流出的汗液也会带走一部分药物,造成这种面料抗菌防螨效果低下。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910539847.X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艾草纤维、薄荷纤维、椰壳纤维、剑麻纤维、竹纤维和迷迭香纤维通过去杂物混料机混合在一起制成纤维条;然后将制成的纤维条经过一系列处理制成纤维丝,最后将纤维丝与纺织丝制成面料;该技术方案利用艾草纤维、薄荷纤维、椰壳纤维、剑麻纤维、竹纤维和迷迭香纤维通过去杂物混料机混合在一起制成纤维条作为制备抗菌防螨面料的原材料,从而提高了面料抗菌防螨效果;但是该技术方案在清洗过程中面料中的各成分纤维中的抗菌防螨物质受到搓揉后通过水流沿着面料之间的缝隙流出,使得该技术方案中的面料的抗菌防螨的药用成分流失,从而影响该技术方案清洗后面料的抗菌防螨效果,进而造成了该方案的局限性。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了特殊的面料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中的面料通过膨胀层中的甲纱线吸水膨胀与乙纱线受热膨胀相配合,使得膨胀层纱线之间的缝隙减小,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基底层之间的抗菌防螨药物不会受到水的带动下流走,进而保证了抗菌防螨面料的抗菌防螨效果,使得抗菌防螨面料的使用周期得到增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该抗菌防螨面料包括基底层、膨胀层;所述基底层和膨胀层均为两层,基底层位于两个膨胀层的之间,两个基底层之间填充有抗菌除螨药物;所述抗菌除螨药物为粉状;所述膨胀层由甲纱线和乙纱线纺织而成;所述甲纱线具有吸水膨胀的效果,甲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竹纤维20-22份、棉纤维30-32份、木纤维15-17份、聚酰胺5-7份、聚乙二醇10-12份、丁腈橡胶3-5份、水凝胶4-6份、聚氨酯胶粘剂5-7份;所述乙纱线具有受热膨胀的效果,乙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芳纶纤维30-32份、椰壳纤维15-17份、聚丙烯5-7份、膨胀树脂1-2份、聚氨酯胶粘剂5-7份;所述基底层由丙纱线纺织而成;丙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聚乙烯20-22份、天然纤维18-20份;所述基底层和膨胀层的边缘通过热轧工艺固定;使用时,因普通的带有抗菌防螨药物的面料经过水洗后,药份会随着水流动,从而沿着面料的缝隙流出,从而造成面料含有的药性消失,进而影响面料再次抗菌防螨的效果,同时在使用者睡觉时流出的汗液也会带走一部分药物,造成这种面料抗菌防螨效果低下;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基底层的两侧设有膨胀层,膨胀层由甲纱线和乙纱线纺织而成,故使得使用者在睡觉时,膨胀层与人体接触,会使得膨胀层升温,膨胀层中的乙纱线受热膨胀,同时人睡觉时还会产生汗液,汗液会流入至膨胀层表面,故膨胀层中的甲纱线会吸取汗液中的水分,造成膨胀层中的甲纱线吸水膨胀,膨胀层中的甲纱线和乙纱线膨胀后体积增大,使得各纱线之间的缝隙减小,造成膨胀层表面更加致密,防止汗液继续流入基底层内,保护了两个基底层之间的药物不受汗液影响而流失,同时螨虫会残留在膨胀层的表面,当人体远离膨胀层后,膨胀层的温度会消散到空气中,使得膨胀层的乙纱线降温后缩小,同时膨胀层的温度消散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水分,另一部分水分会蒸发至空气中,故乙纱线降温后缩小,甲纱线干燥后也会缩小,使得各纱线之间的缝隙增大,螨虫会进入膨胀层的纱线之间缝隙内,基底层之间的药物靠近膨胀层,故抗菌防螨药物会对膨胀层缝隙中的螨虫和细菌进行清理,保证了膨胀层的清洁性,同时避免了该面料滋生了细菌;当工作人员对该面料进行清洗时,膨胀层中的甲纱线吸水膨胀,会减小膨胀层的纱线之间的缝隙,使得膨胀层能够阻挡大部分水分不会进入基底层内,同时少部分水分进入基底层内与药物融合,膨胀层还会最大限度阻止抗菌防螨药物中的粒子流出;部分抗菌防螨药物从膨胀层流出后还会对膨胀层上的细菌和螨虫进行清洗,同时清洗完成后部分抗菌防螨药物还会附着在膨胀层的表面;清洗完成后经过太阳光照射,虽然甲纱线中的水分会经过阳光照射后蒸发,但是膨胀层中的乙纱线受热膨胀,会使得膨胀层中的纱线之间的缝隙还会减小,从而保证膨胀层的密封效果,基底层之间的水分受热后汽化形成水蒸气,由于膨胀层的阻挡,故水蒸气不会带走基底层之间的抗菌防螨药物;竹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瞬间吸水性,保证了膨胀层受到汗液和水分后膨胀的效果;棉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如果棉纤维湿度增大,周围温度较高,纤维中含的水分量会全部蒸发散去,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使人感觉舒适;木纤维具有湿胀干缩的性能;通过加入聚酰胺纤维,提高了膨胀层的耐磨性,从而减少了膨胀层在清洗搓揉过程中的损伤;聚乙二醇具有很强的吸水性,为吸水膨胀成分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吸水膨胀性能;水凝胶是由具有交联结构的水溶性高分子中引入一部分疏水基团而形成能遇水膨胀的交联聚合物,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后膨胀;通过加入聚氨酯胶粘剂,使得各成分之间能够粘合,提高了纱线的强度;芳纶纤维具有韧性强、不易损坏,同时在受热情况下会膨胀;椰壳纤维中纤维素含量较高,半纤维含量很少,故椰壳纤维均有优良的力学性能;聚丙烯和膨胀树脂均具有受热膨胀的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膨胀层中的甲纱线吸水膨胀与乙纱线受热膨胀相配合,使得膨胀层纱线之间的缝隙减小,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基底层之间的抗菌防螨药物不会受到水的带动下流走,进而保证了抗菌防螨面料的抗菌防螨效果,使得抗菌防螨面料的使用周期得到增强。进一步的,该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如下:S1:制备甲纱线:将优质的毛竹中提取纤维素纤维制成竹纤维,将天然优质的棉花经过蒸煮、灭菌、拉丝制成棉纤维,将1-2年份的树木经过蒸煮、灭菌、拉丝制成木纤维,将聚酰胺和丁腈橡胶经过破碎处理;最后将竹纤维、棉纤维、木纤维、聚酰胺、聚乙二醇、丁腈橡胶、水凝胶和聚氨酯胶粘剂放入搅拌釜内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搅拌釜内原料的30-35%水,控制搅拌釜内气压为5-7MPa,温度为40-50摄氏度,搅拌3-5小时后取出制成甲基料,将甲基料经过加工设备纺纱制成甲纱线;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菌防螨面料包括基底层、膨胀层;所述基底层和膨胀层均为两层,基底层位于两个膨胀层的之间,两个基底层之间填充有抗菌除螨药物;所述抗菌除螨药物为粉状;所述膨胀层由甲纱线和乙纱线纺织而成;所述甲纱线具有吸水膨胀的效果,甲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竹纤维20-22份、棉纤维30-32份、木纤维15-17份、聚酰胺5-7份、聚乙二醇10-12份、丁腈橡胶3-5份、水凝胶4-6份、聚氨酯胶粘剂5-7份;所述乙纱线具有受热膨胀的效果,乙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芳纶纤维30-32份、椰壳纤维15-17份、聚丙烯5-7份、膨胀树脂1-2份、聚氨酯胶粘剂5-7份;所述基底层由丙纱线纺织而成;丙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聚乙烯20-22份、天然纤维18-20份;所述基底层和膨胀层的边缘通过热轧工艺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菌防螨面料包括基底层、膨胀层;所述基底层和膨胀层均为两层,基底层位于两个膨胀层的之间,两个基底层之间填充有抗菌除螨药物;所述抗菌除螨药物为粉状;所述膨胀层由甲纱线和乙纱线纺织而成;所述甲纱线具有吸水膨胀的效果,甲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竹纤维20-22份、棉纤维30-32份、木纤维15-17份、聚酰胺5-7份、聚乙二醇10-12份、丁腈橡胶3-5份、水凝胶4-6份、聚氨酯胶粘剂5-7份;所述乙纱线具有受热膨胀的效果,乙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芳纶纤维30-32份、椰壳纤维15-17份、聚丙烯5-7份、膨胀树脂1-2份、聚氨酯胶粘剂5-7份;所述基底层由丙纱线纺织而成;丙纱线包括以下各重量份组分:聚乙烯20-22份、天然纤维18-20份;所述基底层和膨胀层的边缘通过热轧工艺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抗菌防螨面料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制备甲纱线:将优质的毛竹中提取纤维素纤维制成竹纤维,将天然优质的棉花经过蒸煮、灭菌、拉丝制成棉纤维,将1-2年份的树木经过蒸煮、灭菌、拉丝制成木纤维,将聚酰胺和丁腈橡胶经过破碎处理;最后将竹纤维、棉纤维、木纤维、聚酰胺、聚乙二醇、丁腈橡胶、水凝胶和聚氨酯胶粘剂放入搅拌釜内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搅拌釜内原料的30-35%水,控制搅拌釜内气压为5-7MPa,温度为40-50摄氏度,搅拌3-5小时后取出制成甲基料,将甲基料经过加工设备纺纱制成甲纱线;
S2:制备乙纱线:将椰壳经过除杂、灭菌、拉丝制成椰壳纤维;再将芳纶纤维、椰壳纤维、聚丙烯、膨胀树脂和聚氨酯胶粘剂放入搅拌装置内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加入搅拌装置内原料的25-30%的水,控制搅拌装置内气压为6-8MPa,温度为45-50摄氏度,搅拌2-4小时后取出制成乙基料,将乙基料经过加工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莉莉耿梦贞
申请(专利权)人:陈莉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