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晓益专利>正文

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43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9
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细沙9‑15份,硅酸盐水泥4‑7,硫铝酸盐水泥4‑7份,可在分散性乳胶粉2‑4份,一级粉煤灰2‑4份,硅灰2‑4份,碳酸锂0.5‑1份,甲基纤维素醚1‑2份,稳定剂0.5‑1份,憎水剂1份,消泡剂1份,增韧剂1份。快速修补,施工速度快,凝固速度快,粘结性好,具有耐候性好,能够在2小时左右保证快速通车,尽量不免不响应交通,能够快速的对损坏路面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修补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
技术介绍
水泥路面修补料是专门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麻面、空鼓、起皮、脱壳、裂缝、露筋等病害进行及时修补的用料,直接涂抹在病害部位即可,需要有超强的抗压和粘接强度,可实现超薄修补,在高速和高压的行车状态下不会出现破碎和脱落现象。很多水泥路面病害出现后,如不及时修补会很快发展成不可治愈的病害,而这些病害,尚无理想方案,基本都是等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进行挖补的方式,导致大量的宝贵材料浪费,同时,长时间的封道成本也越来越被重视。开发出针对这些表面病害能及时修补的材料和技术,对我国的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养护和减少材料浪费都是个巨大的贡献。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从事道路养护的机构,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方案和材料。可实现超薄修补,有超强的抗压和粘接强度和超强的耐久性,对病害部位及时修补而无需长时间封闭交通。经过实践应用证明,是较为可靠且操作性很强的材料。积极倡导和鼓励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传统公路养护技术、材料的再认识,促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紧迫感、使命感、危机感,具有极强的典型示范和带动效应,有着很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快速修补,施工速度快,凝固速度快,粘结性好,具有耐候性好,能够在2小时左右保证快速通车,尽量不免不响应交通,能够快速的对损坏路面进行修复。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细沙9-15份,硅酸盐水泥4-7,硫铝酸盐水泥4-7份,可在分散性乳胶粉2-4份,一级粉煤灰2-4份,硅灰2-4份,碳酸锂0.5-1份,甲基纤维素醚1-2份,稳定剂0.5-1份,憎水剂1份,消泡剂1份,增韧剂1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施工时无需复杂的施工机械和技术要求,无需长时间的封闭交通,施工后2小时可开放交通;无需对病害部位开挖,可节省大量的施工费、材料费和养护时间,有效的延缓道路病害的扩散和蔓延,延长道路使用寿命;而且修补后与原水泥混凝土路面颜色接近,有较好的美观度。利用材料本身的粘接能力和表面能原理,修补面与原混凝土反应成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很高粘接强度,施工后2小时的粘接强度可达到1.6Mka,可与各种病害部位粘接,粘接能力基本不受厚度影响,可实现1mm超薄修补,在伸缩、碾压、推移等外力下而不脱落、不碎裂。较快的早期性能体现和较高的早期强度,且后期不衰减,对很多病害部位可做到一次性根除;材料本身有很强的防水、耐腐蚀和抗紫外线能力,其抗老化能力是原水泥混凝土的5倍以上,性能衰减不会早于原混凝土,不会因老化而失去粘接能力和抗压强度。修补料固化后有非常强的抗压和抗折能力,两小时的抗压强度可达22Mka,后期强度不断上升,峰值抗压强度达100Mpa以上,对病害部位有很好的补强和支撑作用,修补厚度3mm即可达到非特殊荷载道路的抗压要求,在高速和高压的行车状态下不会出现破碎和脱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细沙9-15份,硅酸盐水泥4-7,硫铝酸盐水泥4-7份,可在分散性乳胶粉2-4份,一级粉煤灰2-4份,硅灰2-4份,碳酸锂0.5-1份,甲基纤维素醚1-2份,稳定剂0.5-1份,憎水剂1份,消泡剂1份,增韧剂1份。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工艺:材料修补厚度1mm时,每平方米大约需要材料1kg。水采用无污染水(牲畜可饮用水)。施工厚度3mm以上为宜。施工条件:温度需在5℃以上,雨天不能施工。施工人员须具备一定的水泥混凝土施工的经验,施工前先了解本材料的使用方法。施工机械:砂浆搅拌机或手动的搅拌工具(手电钻改装),高压水冲洗设备,底面清扫工具,海绵或拖布(吸干多余水分用),铁质的搅拌桶两个以上,抹子若干个。底面处理,清理:先将起鼓、脱皮、裂缝等部位的松动部分剔掉,对低于3mm的部位、过于平整的部位和有油污的部位要进行拉毛处理,拉毛方法采用专业拉毛设备或人工用尖锤敲击均可。清扫:将底面的浮土等杂物清扫干净,用高压水冲刷干净,冲刷时应将泥浆冲出作业面并防止回流。水润:用水洗刷干净后,应将水保留在作业面一段时间,将作业面充分润透,直到不再渗水为止。材料调配,加水:将材料与水混合搅拌,加水量在17%时效果最佳,但根据修补部位不同,对稀释度不同要求时可调整加水量,但加水量控制在15%—20%之间。搅拌:搅拌时须充分搅拌均匀,观察无干粉球和气泡,如果仍有干粉球和气泡,可静止一分钟后再搅拌,搅拌时间在3分钟左右为宜,但也不宜时间过长,防止在搅拌桶内凝固。经验:根据经验,搅拌时先加水再加料会更省时省力,因为本材料凝固时间较短,一次性搅拌量不宜过大,根据作业面和施工进度,每次搅拌的料应在20分钟内施工完成。施工方法,时机:待修补面充分润透,表面湿润但无明水,如果坑洼部位有积水,用海绵或干布将积水吸干后再施工,如果有积水会破坏材料的换水量从而影响强度;如果有出现表面过干现象,用淋洒的方式再重新湿润;作业面保持合适的干湿度有助于粘接和便于施工。修补:(1)针对坑槽、麻面、起皮、空鼓的修补,将搅拌好的材料倒在作业面上,用抹子摊平即可,将抹子前进端略微抬起与地面成10°角,尽量少的次数将材料摊平,因为回板次数太多会出现粘板现象,若出现难以找平时,就静止两到三分钟后再抹平。施工人员最好是先在小面积上预习一下,了解一下材料特性再进行大面积操作,不断总结经验和施工技巧。(2)针对裂缝的修补,如果裂缝低于3mm不太适用本材料,需要将裂缝进行扩缝处理,扩出一个比较好造作的修补面,会利于材料的粘接和补强作用。经验:很多施工人员习惯于用水泥混凝土的经验进行操作,根据经验,本材料和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还是有区别的,但也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不能像混凝土那样进行压光,因为本材料初凝时间较短,初凝时会有粘连性,不利于抹平,所以尽量少的次数将材料用摊铺的形式找平即可;相同之处在于本材料也需要像混凝土振捣环节一样,将材料摊铺密实和均匀,所以在施工时避免出现空洞和断层,特别是与底面的粘接处,在摊铺时最好先薄薄的刮上一层,观察各凹凸点都有材料充分接触后再立马摊铺需要的厚度,如果大厚度的坑槽部位最好避免一次性堆积,用分层填充的方式做到密实均匀,但此环节是连贯进行的,中间不能间隔,不然会出现分层现象。养生及交通管制:修补完成后,用手触摸材料表面硬化以后,即可进行洒水养生,但不能用高压水冲,防止将表面浆液冲走而影响强度,如果水分蒸发过快天气,要进行覆盖养生,不论哪种养生方式能保持湿润状态两个小时以上即可。温度在20℃以上时,两到三个小时即可开放交通,温度低时,可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根据经验,覆盖养生效果最佳,覆盖物可用材料的包装袋、树枝等就地取材的东西即可,尽量创造条件覆盖养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细沙9-15份,硅酸盐水泥4-7,硫铝酸盐水泥4-7份,可在分散性乳胶粉2-4份,一级粉煤灰2-4份,硅灰2-4份,碳酸锂0.5-1份,甲基纤维素醚1-2份,稳定剂0.5-1份,憎水剂1份,消泡剂1份,增韧剂1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路面快速修补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细沙9-15份,硅酸盐水泥4-7,硫铝酸盐水泥4-7份,可在分散性乳胶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益
申请(专利权)人:郭晓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