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3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再生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改性再生轻骨料800‑1000份,磁性骨料500‑1000份,水泥350‑420份,矿物掺合料0‑50份,改性植物细粉料0.5‑1份,水100‑120份,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0.8‑1.2份,复合纤维15‑25份,氧化石墨烯粉15‑20份。改性再生轻骨料由破碎分级的红砖、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等轻质骨料在改性处理后得到;改性植物细粉料由粉碎的稻草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木屑等植物细粉料改性得到;复合纤维由植物纤维与磁致伸缩纤维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渗滤性、吸波性与长期水稳定性,可作为基层材料应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工程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再生混凝土
,具体涉及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为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内涝与热岛效应,国内正大力推进透水路面建设,同时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大量的建筑垃圾被无序堆积,对此学者们开始利用再生骨料来制备透水混凝土。以红砖、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为主的轻骨料强度低、孔隙大,且在长期泡水情况下容易出现粉化现象,其使用受到较大限制。路面上大量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随着径流进入城市排水系统,污染城市水源。利用微生物净化水体已较为常见,芽孢八叠球菌具有极高的尿素降解活性,其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可捕获大量的二价阳离子,其中的负电荷官能团还能吸附正电荷的金属离子,其钙化作用能较好的解决再生轻骨料在长期泡水下的粉化现象,酵母菌对有机物也有很好的净化作用。专利CN109706101A利用芽孢八叠球菌进行水体净化,但未涉及微生物固定,净化效率与稳定性较差。利用磁体净化水质已较为常见,专利CN101830559A利用磁场对微生物的影响,提高了陶瓷滤料的净水效率;专利CN205867760U利用永磁体吸附水中磁性颗粒,并使水中悬浮物磁化团聚后沉淀,然而磁体无法吸附水中的带电离子,也无法使其磁化团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磁体在混凝土领域的应用较少,专利CN106380164A在混凝土中加入磁性骨料,对电磁脉冲起到很好的吸收屏蔽作用;专利CN110156411A将磁铁矿碎石替代普通骨料,提高微波除冰效率;专利CN109231951A在混凝土中加入磁性粉末,施加交变磁场对混凝土进行内部加热,但粉末产生的涡流小且存在消磁的风险。磁致伸缩材料属于智能材料,可将机械能与电磁能进行可逆转换,在声纳的水声换能器技术,电声换能器技术、海洋探测与开发技术、微位移驱动、减振与防振等高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材料在土木领域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该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强度、渗滤性、吸波性与长期水稳定性,可高效稳定地吸附净化多种离子、分解有机物、吸收微波辐射,具有更高的微波养护、除冰效率和水体活化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改性再生轻骨料800-1000份,磁性骨料500-1000份,水泥350-420份,矿物掺合料0-50份,改性植物细粉料0.5-1份,水100-120份,聚羧酸型高效减水剂0.8-1.2份,复合纤维15-25份,氧化石墨烯粉15-20份。所述改性植物细粉料是由植物细粉料在混合细菌溶液中浸泡1-2h后室温下晾干得到。优选的,所述植物细粉料包括粉碎的稻草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木屑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任意比例进行组合,长度在2-5cm,含量为50-100g/L。优选的,所述混合细菌溶液中芽孢八叠球菌与酵母菌1:0.5-1混合,细胞浓度为10000-100000cell/mL,溶液溶质组分及各组分含量为钙源3-10g/L、尿素3-10g/L,溶剂为去离子水,其中钙源包括氯化钙、硝酸钙、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任意比例组合。所述改性再生轻骨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再生轻骨料放入混合细菌溶液中浸泡10-30min,使细菌吸附在再生轻骨料表面。取出后置于温度20-37℃、湿度90-100%的恒温箱中5-15d,每隔12-24h对骨料喷洒一次混合细菌溶液。取出后室温下晾干。(2)将步骤(1)处理后的再生轻骨料放入有机硅防水剂中浸泡5-10min,取出后室温下晾干,待骨料表面防水剂固化形成物理防水膜,得到改性再生轻骨料。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再生轻骨料包括破碎分级的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多孔砌块、红砖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任意比例进行组合,粒径在2.36-26.5mm。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浸泡时间取2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温度取25-30℃。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湿度取95-100%。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在恒温箱中放置10-15d。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每隔12h喷洒一次溶液。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混合细菌溶液中芽孢八叠球菌与酵母菌1:0.5-1混合,细胞浓度为10000-100000cell/mL,溶液溶质组分及各组分含量为钙源3-10g/L、尿素3-10g/L,溶剂为去离子水,其中钙源包括氯化钙、硝酸钙、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任意比例组合。所述步骤(2)中有机硅防水剂为甲基硅树脂与植物细粉料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甲基硅树脂可在室温下固化。优选的,所述植物细粉料包括粉碎的稻草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木屑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任意比例进行组合,长度在2-5cm,含量为50-100g/L。优选的,所述磁性骨料为废弃磁性陶瓷,粒径在2.36-26.5mm。优选的,所述废弃磁性陶瓷为硬磁。优选的,所述矿物掺合料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钢渣粉20-40份,石灰石粉10-20份。所述复合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和磁致伸缩纤维,可以任意比例组合,长度在5-15cm,直径在20-60μm。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亚麻、剑麻中的至少一种,可以任意比例组合。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剑麻纤维。优选的,所述磁致伸缩纤维为Fe-Ga系磁致伸缩金属纤维。为实现上述目的二,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矿物掺合料、水泥加入搅拌机,搅拌5-10min,形成均匀的水泥净浆。(2)再将氧化石墨烯粉、减水剂、复合纤维、改性植物细粉料加入搅拌机,继续搅拌5-10min。(3)再将改性再生轻骨料和磁性骨料投入搅拌机,继续搅拌5-10min,得到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在透水混凝土中使用磁性骨料,具有以下优点:(1)磁性骨料提供了稳定磁场,赋予了透水混凝土离子吸引能力,提高了悬浮物吸附效率。下渗水体中的带电离子受到洛伦兹力将加快撞向空隙壁,离子运动速度越快则洛伦兹力越大,在暴雨时会有更多的离子克服水体的粘滞阻力撞向空隙壁,同时水中的悬浮物磁化后会聚集沉降;(2)磁性骨料形成的磁场可刺激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键,减小微生物的代谢负担,提高污染物的降解效率;(3)磁性骨料可有效吸收微波辐射,不仅维护人体健康、减少信号干扰,还可大幅提高微波加热效率,且直接从透水混凝土内部空隙中加热,养护与除冰更加便捷高效;(4)磁性骨料在混凝土拌合、运输和浇筑过程中,持续对拌合水进行磁化,提高水体活性和流动度,促进水化反应。磁性骨料对下渗水体进行磁化,提高流动速度,改善渗透效果,磁化水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更强,且渗入土壤后可促进种子发芽、生根,加快植株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改性再生轻骨料800-1000份,磁性骨料500-1000份,水泥350-420份,矿物掺合料0-50份,改性植物细粉料0.5-1份,水100-120份,聚羧酸型减水剂0.8-1.2份,复合纤维15-25份,氧化石墨烯粉15-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改性再生轻骨料800-1000份,磁性骨料500-1000份,水泥350-420份,矿物掺合料0-50份,改性植物细粉料0.5-1份,水100-120份,聚羧酸型减水剂0.8-1.2份,复合纤维15-25份,氧化石墨烯粉15-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掺合料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钢渣粉20-40份,石灰石粉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纤维的组份及各组份的重量份数为:植物纤维10-15份,磁致伸缩纤维15-20份;植物纤维的长度在5-15cm,植物纤维的直径在20-60μm;磁致伸缩纤维的长度在5-15cm,磁致伸缩纤维的直径在20-6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植物纤维为亚麻、剑麻中的一种或两种任意比例组合;磁致伸缩纤维包括但不限于Fe-Ga系磁致伸缩金属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骨料具有体积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骨料间可产生稳定磁场,磁场力<混凝土粘结力,包括但不限于废弃的磁性硬磁陶瓷、磁铁矿碎石等,粒径在2.36-26.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轻骨料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植物细粉料是由植物细粉料在混合细菌溶液中浸泡1-2h后干化得到;植物细粉料包括粉碎的稻草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木屑中的至少一种,或以上任意比例进行组合,长度在2-5cm;所述改性再生轻骨料包括破碎分级的泡沫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多孔砌块、红砖中的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钰鹏刘建石刘阿兵毛庸昆韩天宇王强何会新王涛夏邵君张延龙耿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安居保障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安居建合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