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3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用于增强灌浆料的强度和流动效果,降低膨胀率,尤其涉及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20‑460份的水泥,370‑390份的砂,25‑35份的硫酸铝,25‑35份的硬石膏,0.5‑1.5份的消泡剂,1.5‑2.5份的减水剂,0.1‑0.3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40‑60份的二级粉煤灰,40‑60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制备方法:按照用量比将各组分加入到配料罐内搅拌混匀即可生产出该灌浆料;解决了目前的灌浆料存在体积收缩较大,易产生微裂纹,导致支座安装后支座板下产生不密实,而且强度低的问题,该灌浆料通过控制各组分之间的用量比,以及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配合,使制得的灌浆料流动性更好、膨胀率更小、强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用于增强灌浆料的强度和流动效果,降低膨胀率,尤其涉及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灌浆料在建筑工程中是一类应用量大、使用面广的建筑材料,灌浆料主要用于:地脚螺栓锚固、机器底座、钢结构与地基接口、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栽埋钢筋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等工程,因此要满足自流性好,快硬、早强、高强、无收缩、微膨胀等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强灌浆料的用量越来越大。目前的灌浆料主要有环氧树脂石英砂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其中水泥灌浆料被广泛使用,但是目前存在的水泥灌浆料的体积收缩较大,易产生微裂纹,导致支座安装后支座板下产生不密实情况,而且现有的水泥基灌浆料强度发展较慢,耐久性差,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的灌浆料存在体积收缩较大,易产生微裂纹,导致支座安装后支座板下产生不密实,而且强度低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灌浆料通过控制各组分之间的用量比,以及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配合,使制得的灌浆料流动性更好、膨胀率更小、强度更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20-460份的水泥,370-390份的砂,25-35份的硫酸铝,25-35份的硬石膏,0.5-1.5份的消泡剂,1.5-2.5份的减水剂,0.1-0.3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40-60份的二级粉煤灰,40-60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30-450份的水泥,375-385份的砂,28-32份的硫酸铝,28-32份的硬石膏,0.8-1.2份的消泡剂,1.8-2.2份的减水剂,0.15-0.25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5-55份的二级粉煤灰,45-55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40份的水泥,380.5份的砂,30份的硫酸铝,30份的硬石膏,1.0份的消泡剂,2.0份的减水剂,0.2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份的二级粉煤灰,50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水泥和细砂为主要原料,加入的硫酸铝使该灌浆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而且有不断增长的后期强度;加入的硬石膏使灌浆料具有流平的效果,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稍加导流即可在地面基层上延展开,与水泥和砂混合使用,同时控制硬石膏与其他组分之间的用量比,即可使生产的该灌浆料具有流动性好、膨胀率小、强度高的效果;加入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的保水剂,与减水剂搭配使用,使灌浆料具有泵送性,在施工过程中,加入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还能提高该灌浆料的涂抹性,延长可操作的时间,使灌浆料在涂抹后不会因干得太快而龟裂,增强了硬化后的强度,同时也能增强粘贴性,减少水泥的用量;加入的二级粉煤灰节约了大量的水泥用量,减少了用水量。进一步的,所述砂包括粒度为20-40目的砂和粒度为40-70目的砂;其中粒度为20-40目的砂与粒度为40-70目的砂的用量比为760∶1。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包括疏水二氧化硅、疏水型多羟基化合物或聚醚改性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包括粉末状的氨基磺酸盐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萘系减水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的减水率大于3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的制备方法,按照用量比称取水泥、砂、硫酸铝、硬石膏、消泡剂、减水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二级粉煤灰、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加入到配料罐内搅拌混匀即可生产出该罐体高强灌浆料。基于上述阐述,本申请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申请的灌浆料通过控制各组分之间的用量比,以及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配合,使制得的灌浆料流动性更好、膨胀率更小、强度更高;(2)本申请的灌浆料中加入的硫酸铝使该灌浆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而且有不断增长的后期强度;(3)本申请的灌浆料中加入的硬石膏使灌浆料具有流平的效果,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或稍加导流即可在地面基层上延展开,与水泥和砂混合使用,同时控制硬石膏与其他组分之间的用量比,即可使生产的该灌浆料具有流动性好、膨胀率小、强度高的效果:(4)本申请的灌浆料中加入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作为水泥的保水剂,与减水剂搭配使用,使灌浆料具有泵送性,在施工过程中,加入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还能提高该灌浆料的涂抹性,延长可操作的时间,使灌浆料在涂抹后不会因干得太快而龟裂,增强了硬化后的强度,同时也能增强粘贴性,减少水泥的用量;(5)本申请的灌浆料中加入的二级粉煤灰节约了大量的水泥用量,减少了用水量;(6)本申请的灌浆料的竖向膨胀率≥0.05,28d抗压强度≥90MPa,0min-30min流动度260mm/10℃,28d膨胀率0.036。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20份的水泥,370份的砂,25份的硫酸铝,25份的硬石膏,0.5份的消泡剂,1.5份的减水剂,0.1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40份的二级粉煤灰,40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制备方法:按照用量比称取水泥、砂、硫酸铝、硬石膏、消泡剂、减水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二级粉煤灰、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加入到配料罐内搅拌混匀即可生产出该罐体高强灌浆料。实施例2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60份的水泥,390份的砂,35份的硫酸铝,35份的硬石膏,1.5份的消泡剂,2.5份的减水剂,0.3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60份的二级粉煤灰,60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制备方法:按照用量比称取水泥、砂、硫酸铝、硬石膏、消泡剂、减水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二级粉煤灰、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加入到配料罐内搅拌混匀即可生产出该罐体高强灌浆料。实施例3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30份的水泥,375份的砂,28份的硫酸铝,28份的硬石膏,0.8份的消泡剂,1.8份的减水剂,0.15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5份的二级粉煤灰,45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制备方法:按照用量比称取水泥、砂、硫酸铝、硬石膏、消泡剂、减水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二级粉煤灰、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加入到配料罐内搅拌混匀即可生产出该罐体高强灌浆料。实施例4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50份的水泥,385份的砂,32份的硫酸铝,32份的硬石膏,12份的消泡剂,2.2份的减水剂,0.25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5份的二级粉煤灰,55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制备方法:按照用量比称取水泥、砂、硫酸铝、硬石膏、消泡剂、减水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二级粉煤灰、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加入到配料罐内搅拌混匀即可生产出该罐体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20-460份的水泥,370-390份的砂,25-35份的硫酸铝,25-35份的硬石膏,0.5-1.5份的消泡剂,1.5-2.5份的减水剂,0.1-0.3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0-60份的二级粉煤灰,40-60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20-460份的水泥,370-390份的砂,25-35份的硫酸铝,25-35份的硬石膏,0.5-1.5份的消泡剂,1.5-2.5份的减水剂,0.1-0.3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0-60份的二级粉煤灰,40-60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30-450份的水泥,375-385份的砂,28-32份的硫酸铝,28-32份的硬石膏,0.8-1.2份的消泡剂,1.8-2.2份的减水剂,0.15-0.25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45-55份的二级粉煤灰,45-55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罐体高强灌浆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440份的水泥,380.5份的砂,30份的硫酸铝,30份的硬石膏,1.0份的消泡剂,2.0份的减水剂,0.2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份的二级粉煤灰,50份的硅微粉和钢渣微粉混合物。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玮贺靖陈英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正和天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