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年专利>正文

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3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透水砖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磷渣22‑30份、碱渣15‑23份、硅灰6‑10份、粉煤灰17‑20份、环氧树脂8‑10份、水10‑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碱渣、磷渣,都属于工厂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固体废物回收后经过一定处理再利用,减小了磷渣、碱渣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其利用率;利用水洗法去除碱渣中的氯,按照水固比6:1的比例水洗三次以上,防止氯离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透水砖的抗压及抗折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

技术介绍
磷渣是电炉法生产黄磷时,在炉内定期排出的一种低熔点炉渣。每生产lt黄磷约排出8—10t磷渣。我国约有60家中小黄磷厂遍布祖国各地。随磷渣的大量排出,对环境污染加剧。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磷渣,我国于1986年正式制订实施“GB6645—86用于水泥中的粒化电炉磷渣”,不过标准颁布至今,在全国范围内水泥厂使用磷渣作混合材的厂家不多,有效利用磷渣,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碱渣是氨碱法制碱过程中排放的废渣。我国氨碱法制碱可达421万t/年。由于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的特点,每生产1t纯碱要向外排放0.3t的碱渣,一个年产80万t纯碱的工厂,每年用于废渣排放的费用约需1000万元。一般情况下,碱渣采取地表堆积的处理方式,大量的碱渣沉积后易造成周围海域的污染。因此,有效利用碱渣,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前景广阔。砖体的收缩率随着磷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后期,由于磷渣粉与碱渣中的Ca(OH)2发生反应生成C-S-H凝胶且本身具有的微集料效应部分补偿了因孔隙失水而产生的干缩。碱渣提供可溶性Ca2+源,生成C-S-H凝胶,增加早期强度。CaCO3为骨架并通过吸收水分间接地提高碱度,从而促进N-A-S-H的形成。在有硅灰和粉煤灰存在的情况下,免烧透水砖早期的水化产物中有大量Ca(OH)2,随着龄期的延长,Ca(OH)2的量越来越少,甚至完全测不到,Grutzeck等人对硅灰的火山灰效应提出解释:硅灰接触拌合水后首先形成富硅的凝胶,并吸收水分;Ca(OH)2与该富硅凝胶的表面反应产生C-S-H凝胶,这些来源于硅灰和Ca(OH)2的C-S-H凝胶多生成于透水砖水化的C-S-H凝胶孔隙之中,大大提高了结构密实度,也就是说:硅灰的火山灰效应能将对强度不利的Ca(OH)2转化成C-S-H凝胶,并填充在水化产物之间,有力地促进了透水砖强度的增长,同时,硅灰与Ca(OH)2反应,Ca(OH)2不断被消耗,会加快产品的水化速率,提高免烧砖的早期强度。环氧树脂的环氧值不小于0.4,可以保证透水砖具有较好的渗透性能,同时起到粘结作用,保证了透水砖的抗压性和稳定性。上述材料所涉及到的反应过程表达为:3CaO•SiO2+6H2O=3CaO•2SiO2•3H2O(胶体)+3Ca(OH)2(晶体)2(2CaO•SiO2)+4H2O=3CaO•2SiO2•3H2O+Ca(OH)2(晶体)3CaO•Al2O3+6H2O=3CaO•Al2O3•6H2O(晶体)随着透水砖水化过程的进行,大量的Ca(OH)2(晶体)生成,硅灰将Ca(OH)2(晶体)转化成C-S-H凝胶,CaO•Al2O3•6H2O(晶体)随着水化过程的进行与粉煤灰反应形成C-A-S-H凝胶结构,提高胶凝能力。水的作用:溶解物质,方便离子间转移;参与水化反应,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为聚合反应提供水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减少磷渣碱渣排放造成的污染,且充分利用磷渣及碱渣,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磷渣22-30份、碱渣15-23份、硅灰6-10份、粉煤灰17-20份、环氧树脂8-10份、水10-15份。进一步的,所述磷渣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CaO47-52份、SiO240-43份、P2O20.2-2.5份、Al2O32-5份、Fe2O30.8-3.0份,磷渣粒径小于等于80μm。进一步的,所述碱渣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CaCO360-65.1份;CaCl210-15份;Ca(OH)28-15份,碱渣粒径小于等于75μm,所述碱渣为氯含量低于0.3的除氯碱渣。进一步的,所述硅灰平均粒径小于等于0.3μm,比表面积大于等于25m2/g。进一步的,所述粉煤灰为脱硫粉煤灰,由如下组分按照百分比组成:SiO240-55份、Al2O320-35份、Fe2O33-5份、CaO3-5份,粒径小于等于80μm。进一步的,所述环氧树脂环氧值不小于0.4。包括以下步骤:(一)、将固废产生的碱渣进行水洗或电渗的方法进行除氯;(二)、按照配比称量或制备各组分;(三)、将磷渣和除氯碱渣按照5:3和5:6的比例分别在1350-1450℃和1450-1700℃的条件下进行烧制;1350-1450℃条件下的磷渣和除氯碱渣分别占总重量份的14-18份,7-10份;1450-1750℃条件下的磷渣和除氯碱渣分别占总重量份的8-12份,8-13份;(四)、将烧制后的磷渣、除氯碱渣研磨后和硅灰,烧制后的磷渣和除氯碱渣重新混合,和硅灰按初始重量份混合,加入混料机中混匀,在300℃的条件下烘制3h;(五)、将物料按照水、硅灰、粉煤灰、磷渣和除氯碱渣及硅灰的烘干混合物、环氧树脂,的顺序依次加入搅拌机中搅拌5min;(六)、将搅拌后的混合材料用压砖机进行机压成型,制得砖坯;(七)、将步骤六制得的砖坯在常温下养护28天,制得透水砖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碱渣、磷渣,都属于工厂生产产生的固体废物,本专利技术将固体废物回收后经过一定处理再利用,减小了磷渣、碱渣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也提高了其利用率;本专利技术利用水洗法去除碱渣中的氯,按照水固比6:1的比例水洗三次以上,防止氯离子使钢筋发生锈蚀,同时操作简单,且最为经济;本专利技术将磷渣和除氯碱渣在300℃的条件下烘置3h,碱渣由结构松散的多孔聚合体颗粒,逐渐形成联结紧密、结构致密的团聚体,使碱渣的比表面积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明显的下降,也使得磷渣随着温度的升高变得致密,提高透水砖的抗折性能;本专利技术制备的透水砖与传统透水砖相比能够显著提高抗折,抗压强度,还可保证其抗冻性,适用范围较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百分比组成:磷渣27份、碱渣23份、硅灰8份、粉煤灰18份、环氧树脂10份、水14份。透水砖制备过程如下:(一)、将固废产生的碱渣进行水洗或电渗的方法进行除氯;(二)、按照配比称量或制备各组分;(三)、将磷渣和除氯碱渣按照5:3和5:6的比例分别在1350-1450℃和1450-1700℃的条件下进行烧制;1350-1450℃条件下的磷渣和除氯碱渣分别占总重量份的17份,10份;1450-1750℃条件下的磷渣和除氯碱渣分别占总重量份的10份,13份;(四)、将烧制后的磷渣、除氯碱渣研磨后和硅灰,烧制后的磷渣和除氯碱渣重新混合,和硅灰按初始重量份混合,加入混料机中混匀,在300℃的条件下烘制3h;(五)、将物料按照水、硅灰、粉煤灰、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磷渣22-30份、碱渣15-23份、硅灰6-10份、粉煤灰17-20份、环氧树脂8-10份、水10-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磷渣22-30份、碱渣15-23份、硅灰6-10份、粉煤灰17-20份、环氧树脂8-10份、水1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渣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CaO47-52份、SiO240-43份、P2O20.2-2.5份、Al2O32-5份、Fe2O30.8-3.0份,磷渣粒径小于等于8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渣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CaCO360-65.1份;CaCl210-15份;Ca(OH)28-15份,碱渣粒径小于等于75μm,所述碱渣为氯含量低于0.3的除氯碱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灰平均粒径小于等于0.3μm,比表面积大于等于25m2/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废免烧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脱硫粉煤灰,由如下组分按照重量份组成:SiO240-55份、Al2O320-35份、Fe2O33-5份、CaO3-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王铁源秦桂娟闫明程于洋李志军陈志燕杜松岩董宁李琦琦陈昊刘柏男张文洁崔长青王亭张于于康楠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