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840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对待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依次进行干燥、破碎、筛分处理,获得炭渣粉末;将炭渣粉末和氟硅酸盐按1:1‑5的质量比混合,机械活化0.5‑12h,优选为4‑8h,获得活化物料;将活化物料于保护性气氛条件下加热至100‑400℃,保温0.5‑10h后,冷却,获得烧结料;将烧结料与酸溶液按1:5‑15的质量比混合,反应2‑8h后,固液分离,获得固相物;对固相物进行水洗,干燥,获得石墨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处理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所得石墨粉纯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提取有价金属后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工业固废综合利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因具有电压高、比容量大、寿命长和无记忆效应等显著优点,自其商业化以来便快速占领了便携式电子电器设备的动力源市场,且产量逐年增大。锂电池是电子消耗品,使用寿命约3年。报废后的锂电池,如处理处置不当,其所含的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有机物以及钴、铜等重金属必然会对环境构成潜在的污染威胁。而另一方面,废锂电池中的钴、锂、铜及塑料等均是宝贵资源,具有极高的回收价值。因此,对废锂电池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处置,不仅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废锂电池资源化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高的正极贵重金属钴和锂的回收,对负极材料的分离回收鲜见报道。锂电池负极原材料主要为纯度高于99.95%优质石墨材料,具有极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因此,实现其清洁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有利于缓解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业内学者和相关企业针对废旧锂离子电池电极碳材料的无害化处置和综合回收利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CN101944644A公开了回收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上可用物质的一种方法,先将负极极片进行清洗、击破的预处理阶段,在加去离子水搅拌去分离负极材料与铜箔,再采用补充物料去得到合格的负极活性浆料。然而,该方法获得的负极材料纯度不高且其中的活性物质、导电剂与增稠剂之间的比例不好控制,从而使得锂离子电池生产困难。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CN102569940A公开了一种退役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回收利用的方法,首先将电池拆解后得到成卷的负极活性材料,展开成带状之后破碎,再进入气流分级机中,从而将金属铜颗粒与石墨粉分离,再使用静电分离器将金属与石墨粉二次分离。目前,对于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处理已经非常的完善了,然而提取过有价金属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所产生的废旧炭渣,由于前端的处理使得其中产生了大量的难以清除的杂质,常见的酸浸和碱浸无法有效去除杂质,因此其处理主要为废弃与火法处理,这种方式的处理不仅使得资源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如何使资源有效利用且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回收碳负极材料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领域需要开发一种针对经过前端处理后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所产生炭渣回收并提纯制备得到高纯石墨粉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以获得高纯石墨粉。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待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依次进行干燥、破碎、筛分处理,获得炭渣粉末;其中,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主要由C、O、Si、Al、Zr、P组成;所述炭渣粉末中,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占炭渣粉末的50-90wt%;S2、将S1获得的炭渣粉末和氟硅酸盐按1:1-5的质量比混合,机械活化0.5-12h,优选为4-8h,获得活化物料;其中,所述氟硅酸盐为氟硅酸铵、氟硅酸钾、氟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S3、将S2获得的活化物料于保护性气氛条件下加热至100-400℃,保温0.5-10h后,冷却,获得烧结料;可选的,所述保护性气氛为氩气、氦气、氮气中的至少一种。S4、将S3获得的烧结料与酸溶液按1:5-15的质量比混合,于30-90℃条件下,反应2-8h后,固液分离,获得固相物;S5、对S4获得的固相物进行水洗,直至洗水呈中性,然后干燥,获得纯度不低于99.9wt%的石墨粉。进一步地,S1中,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中,C的含量为70-85wt%,O的含量为2-5wt%,Si的含量为1-4wt%,Al的含量为2-4wt%,Zr的含量为1-2wt%,P的含量为1-2wt%。一般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中往往含有微量的镍、钴、锰等杂质金属。可选的,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中,C的含量为87.11wt%,O的含量为3.5wt%,Si的含量为3.17wt%,Al的含量为2.24wt%,Zr的含量为1.64wt%,P的含量为1.44wt%,Ca的含量为0.58wt%。进一步地,S1中,所述炭渣粉末中,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占炭渣粉末的70-85wt%。进一步地,S2中,所述氟硅酸盐为氟硅酸铵。如此,在低温烧结过程中,氟硅酸铵可分离出HF,不仅可使得有机粘接剂和导电剂去除,并且其他杂质得到活化,且形成的水溶性良好的氟硅酸盐(如氟硅酸铝、氟硅酸镍、氟硅酸锰等),有利于后期酸洗后的固液分离,氟硅酸铵分离的NH3还对金属杂质有捕集的作用,使得金属杂质更容易被腐蚀,有利于杂质的去除。进一步地,S2中,采用行星磨、搅拌磨、滚筒磨中的一种进行机械活化,优选为行星磨。进一步地,S2中,进行机械活化时,活化介质与活化物料的质量比为5-30:1,进一步为10-25:1,转速为50-400r/min,进一步为100-300r/min。进一步地,所述活化介质为氧化锆球。进一步地,S3中,将S2获得的活化物料于保护性气氛条件下加热至150-300℃,保温4-8h后,冷却,获得烧结料。进一步地,S4中,所述酸为盐酸、硫酸、硝酸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酸的质量浓度为10-40%进一步地,S4中,将S3获得的烧结料与酸溶液按1:8-12的质量比混合,于50-80℃条件下,反应4-6h后,固液分离,获得固相物;进一步地,S5中,采用20-80℃(优选为40-60℃)的水进行水洗,水洗时间为20-120min,优选为40-80min。本专利技术先对炭渣和氟硅酸盐进行机械活化,不仅能使得炭渣与氟硅酸盐充分混匀,还能进一步降低炭渣的粒度,扩大比表面积,增强反应活性,有利于提高炭渣中炭与电解质的分离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经过简单的机械活化、低温烧结和常规酸浸处理,即可获得高纯石墨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且对环境友好。(2)可以经过前端处理后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为原料,高质量地分离石墨和其他杂质,获得纯度可达99.99wt%以上的石墨粉,实现炭渣的无害化处理和高价值利用。(3)本专利技术中的酸溶液可多次循环使用,可降低处理成本,并减小环境损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废旧锂电池炭渣的XRD图谱。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废旧锂电池炭渣烧灰后的XRD图谱。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的石墨粉的XRD图谱。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废旧锂电池炭渣的数码照片。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得的石墨粉的数码照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施方式的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中,C的含量为87.11wt%,O的含量为3.5wt%,Si的含量为3.17wt%,Al的含量为2.24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待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依次进行干燥、破碎、筛分处理,获得炭渣粉末;/n其中,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主要由C、O、Si、Al、Zr、P组成;所述炭渣粉末中,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占炭渣粉末的50-90wt%;/nS2、将S1获得的炭渣粉末和氟硅酸盐按1:1-5的质量比混合,机械活化0.5-12h,获得活化物料;/n其中,所述氟硅酸盐为氟硅酸铵、氟硅酸钾、氟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nS3、将S2获得的活化物料于保护性气氛条件下加热至100-400℃,保温0.5-10h后,冷却,获得烧结料;/nS4、将S3获得的烧结料与酸溶液按1:5-15的质量比混合,于30-90℃条件下,反应2-8h后,固液分离,获得固相物;/nS5、对S4获得的固相物进行水洗,直至洗水呈中性,然后干燥,获得纯度不低于99.9wt%的石墨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待处理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依次进行干燥、破碎、筛分处理,获得炭渣粉末;
其中,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主要由C、O、Si、Al、Zr、P组成;所述炭渣粉末中,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占炭渣粉末的50-90wt%;
S2、将S1获得的炭渣粉末和氟硅酸盐按1:1-5的质量比混合,机械活化0.5-12h,获得活化物料;
其中,所述氟硅酸盐为氟硅酸铵、氟硅酸钾、氟硅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S3、将S2获得的活化物料于保护性气氛条件下加热至100-400℃,保温0.5-10h后,冷却,获得烧结料;
S4、将S3获得的烧结料与酸溶液按1:5-15的质量比混合,于30-90℃条件下,反应2-8h后,固液分离,获得固相物;
S5、对S4获得的固相物进行水洗,直至洗水呈中性,然后干燥,获得纯度不低于99.9wt%的石墨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废旧锂离子电池炭渣中,C的含量为70-85wt%,O的含量为2-5wt%,Si的含量为1-4wt%,Al的含量为2-4wt%,Zr的含量为1-2wt%,P的含量为1-2w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奇凡肖劲叶圣超犹子涵唐雷姚桢诸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