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车辆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8829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3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车辆及设备。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基于所述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生成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将所述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提供给设置于车辆后座的显示屏进行播放。由此,可为后座乘客提供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野,避免盲目打开车门导致的安全事故,提高乘客的下车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车辆及设备
本文件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车辆及设备。
技术介绍
后座乘客盲区是指车辆后座乘客的视野无法覆盖的车辆侧面和后方的区域。车辆后座的乘客在车辆停下后,往往忽视查看车辆侧面和后方是否有行人、电动自行车等,即使注意查看,也可能因为视野原因无法查看到后座乘客盲区内的人、电动车等。此时打开车门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提供可靠的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用于为后座乘客提供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野,提高乘客的下车安全。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所述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包括:在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基于所述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生成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将所述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提供给设置于车辆后座的显示屏进行播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摄像头、显示屏;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生成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提供给设置于车辆后座的显示屏进行播放。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方法。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实现了,在后座乘客可能即将下车时,为后座乘客提供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野,避免盲目打开车门导致的安全事故,提高乘客的下车安全;而且,采集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所使用的是车辆已有的摄像头,而无需增加额外的摄像头,可降低对现有车辆的改造成本,提高推广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后座乘客盲区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影响区域及区域内的对象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文件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所述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20、在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其中,所述车辆的车速可由车速传感器感应得到;所述预设速度阈值限制车速很慢的阈值,如10km/h;所述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覆盖所述车辆的侧面和后方对应的区域。具体地,车辆的车机控制器采集车速传感器实时感应的车速,将车速实时发送给所述车辆的环视控制器SVSECU;由环视控制器实时检测车速的变化情况,若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则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执行采集作业。或者,车机控制器实时检测车速的变化情况,若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则向环视控制器发送触发指令,由环视控制器响应所述触发指令,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执行采集作业。或者,环视控制器采集车速传感器实时感应的车速,并实时检测车速的变化情况,若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则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执行采集作业。其中,环视控制器和车机控制器可以集成于一个控制器。另外,为确保可采集到完全符合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所述摄像头可优选为360环视摄像头。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利用车辆已有的硬件,如车机控制器、车速传感器、环视控制器,并合理布局硬件之间的连接,提供车速检测的多种的实现方式,避免增加额外硬件。本申请实施例在此示出了车速检测的具体实现方式。当然,应理解,车速检测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进一步地提供了视频数据采集作业的具体实现方式:控制所述车辆的左摄像头、右摄像头和后摄像头,分别采集所述车辆左侧、右侧和后方的视频数据。其中,左摄像头、右摄像头和后摄像头分别为设置于车辆左侧、右侧和后方的摄像头,如图2所示,其中,△为摄像头标识,左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至少包括:车身左侧车门至车尾对应的外部区域,右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至少包括:车身右侧车门至车尾对应的外部区域,后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至少包括:车尾对应的外部区域。参见图2,环视控制器与各摄像头之间可通过低电压差分信号LVDS通讯,环视控制器在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可分别向左摄像头、右摄像头和后摄像头发送采集指令,以指示左摄像头、右摄像头和后摄像头执行采集作业。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多个摄像头分别采集车辆各侧的视频数据,从而可全方位覆盖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野,确保盲区被完全可视化;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在乘客下车之前,预先进行视频数据采集作业,可使得乘客提前获得盲区视野,为下车做准备,从而可进一步地提高下车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在此示出了视频数据采集作业的具体实现方式。当然,应理解,视频数据采集作业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步骤140、基于所述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生成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具体地,考虑到各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区域之间存在重叠的情况,若直接作为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可能存在重复视频数据,进而影响用户查看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野。针对此情况,步骤140的一种实现方式可依据预标定的后座乘客盲区的区域边界,对采集的所述车辆左侧、右侧和后方的视频数据进行剪切拼接处理,得到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包括:/n在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n基于所述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生成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n将所述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提供给设置于车辆后座的显示屏进行播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车辆的车速下降至预设速度阈值时,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
基于所述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生成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
将所述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提供给设置于车辆后座的显示屏进行播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车辆的摄像头采集所述车辆的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包括:
控制所述车辆的左摄像头、右摄像头和后摄像头,分别采集所述车辆左侧、右侧和后方的视频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生成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包括:
依据预标定的后座乘客盲区的区域边界,对采集的所述车辆左侧、右侧和后方的视频数据进行剪切拼接处理,得到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乘客盲区包括:第一后座乘客盲区和第二后座乘客盲区,所述第一后座乘客盲区和所述第二后座乘客盲区分别为左侧后座乘客盲区和右侧后座乘客盲区;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侧面和后方的视频数据,生成所述车辆的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包括:
依据预标定的所述第一后座乘客盲区对应的区域边界,对采集的所述车辆左侧和后方的视频数据进行剪切拼接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
依据预标定的所述第二后座乘客盲区对应的区域边界,对采集的所述车辆右侧和后方的视频数据进行剪切拼接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后座乘客盲区的视频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座乘客盲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的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