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婉莹专利>正文

一种转向钻孔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15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涉及钻孔头领域,包括固定环、位置控制件、角度控制件、滑动件、转动件、钻头固定件、旋转控制件和横向调节件,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钻枪本体不动的情况下灵活的调节钻头的方向和角度,以及进给深度。位置控制件设置在固定环上,角度控制件设置在位置控制件上,角度控制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动件,转动件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件之间,钻头固定件配合连接在转动件上,旋转控制件设在一个滑动件上,旋转控制件与转动件配合连接,横向调节件设置在一个滑动件上,横向调节件与转动件配合连接。

A steering drilling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钻孔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孔头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转向钻孔头。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CN201020154396.2的具有防尘结构的钻孔头装置,该技术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钻孔头装置包含一轴座、一安装于轴座的驱动轴、一紧密配合地安装于该轴座的防尘垫圈、一防尘槽及一防尘凸环,该驱动轴穿过该防尘垫圈且包括一环状凸缘部,该防尘槽凹设于环状凸缘部,该防尘凸环凸设于防尘垫圈,该防尘凸环设置于防尘槽中,利用该防尘槽与防尘凸环间形成迂回路径,不但可容纳润滑油,又可阻隔粉尘、碎屑进入轴座,达到防尘的功效,此外,由于防尘垫圈并无与驱动轴紧密接触,而可改善一般防尘垫圈与驱动轴紧密接触而彼此摩擦产生高热、噪音的缺点,又可有效延长防尘垫圈的使用期限。但是该装置不能灵活的调节钻头的方向和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钻孔头,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能在钻枪本体不动的情况下灵活的调节钻头的方向和角度,以及进给深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转向钻孔头,包括固定环、位置控制件、角度控制件、滑动件、转动件、钻头固定件、旋转控制件和横向调节件,所述的位置控制件设置在固定环上,角度控制件设置在位置控制件上,角度控制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动件,转动件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件之间,钻头固定件配合连接在转动件上,旋转控制件设在一个滑动件上,旋转控制件与转动件配合连接,横向调节件设置在一个滑动件上,横向调节件与转动件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所述的固定环上环绕设有多个插螺钉孔,固定环上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滑轨,两个滑轨的外端分别设有一个滑槽;位置控制件设置在两个滑轨之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所述的位置控制件包括滑座、第一螺杆、第一电机和铰接座;滑座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滑槽内,滑座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一螺杆上,第一螺杆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第一电机上,第一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两个滑轨上;滑座上固定连接两个铰接座,角度控制件设置在两个铰接座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所述的角度控制件包括转杆、转架、铰接臂、滑座、第二螺杆、第二电机、T型座和底板;转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转架,两个转架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铰接座上,两个滑动件分别设置在两个转架上,铰接臂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转杆和滑座,滑座滑动配合连接在T型座上,T型座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底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上的电机架上,滑座与第二螺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螺杆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T型座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所述的滑动件包括边座、第一电动推杆和L型轴架;边座滑动配合连接在转架上,第一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边座上,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转架上,L型轴架固定连接在边座上,转动件与L型轴架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所述的转动件包括第三电机、齿轮、固定座、弧形架、轴杆、槽杆和限位环;第三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上,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齿轮与钻头固定件配合连接,固定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弧形架,两个弧形架与钻头固定件配合连接,两个弧形架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轴杆;所述轴杆转动连接在L型轴架上,左端的轴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槽杆,旋转控制件与槽杆配合连接,左端的轴杆上固定连接两个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和槽杆皆位于L型轴架的外端;所述横向调节件与左端的轴杆配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所述的钻头固定件包括槽轮、连接块、齿圈、凸棱、U型座、固定柱、固定套、固定螺钉、第二电动推杆和方板;槽轮转动连接在两个弧形架之间,齿圈上固定连接多个连接块,齿圈通过多个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槽轮上,齿轮与齿圈啮合传动连接,槽轮的内部对称固定连接两个凸棱,U型座的两端分别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凸棱上,固定柱固定连接在U型座上,固定套固定连接在固定柱上,固定螺钉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固定套上;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U型座上,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方板上,方板固定连接在槽轮的内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所述的旋转控制件包括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杆连接板;拨杆滑动配合连接在槽杆内,拨杆固定连接在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第三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杆连接板上,杆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左端的L型轴架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所述的横向调节件包括套环、铰接杆、调节块、第三螺杆、第五电机和梯形棱;套环间隙配合连接在前端的轴杆上,两个限位环分别与套环的两端贴合,铰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套环和调节块,调节块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三螺杆上,第三螺杆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五电机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左端的L型轴架上;调节块滑动配合连接在梯形棱上,梯形棱固定连接在左端的L型轴架上。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本专利技术能在钻枪本体不动的情况下灵活的调节钻头的方向和角度,以及进给深度。位置控制件启动可以调节钻头固定件伸出的长度,角度控制件启动可以改变钻头固定件的角度,两个滑动件启动可以改变钻头固定件竖直方向上的高度,旋转控制件启动对钻头固定件的角度进行微调,横向调节件启动可以对所要钻孔的位置进行微调,以上的过程皆可以在钻枪本体固定不动的状态下调整砖头的位置和角度,以及钻头加工进给的深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转向钻孔头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固定环和位置控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角度控制件和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转动件、旋转控制件和横向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转动件、旋转控制件和横向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钻头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环1;滑轨1-1;滑槽1-2;位置控制件2;滑座2-1;第一螺杆2-2;第一电机2-3;铰接座2-4;角度控制件3;转杆3-1;转架3-2;铰接臂3-3;滑座3-4;第二螺杆3-5;第二电机3-6;T型座3-7;底板3-8;滑动件4;边座4-1;第一电动推杆4-2;L型轴架4-3;转动件5;第三电机5-1;齿轮5-2;固定座5-3;弧形架5-4;轴杆5-5;槽杆5-6;限位环5-7;钻头固定件6;槽轮6-1;连接块6-2;齿圈6-3;凸棱6-4;U型座6-5;固定柱6-6;固定套6-7;固定螺钉6-8;第二电动推杆6-9;方板6-10;旋转控制件7;拨杆7-1;第三电动推杆7-2;杆连接板7-3;横向调节件8;套环8-1;铰接杆8-2;调节块8-3;第三螺杆8-4;第五电机8-5;梯形棱8-6。具体实施方式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钻孔头,包括固定环(1)、位置控制件(2)、角度控制件(3)、滑动件(4)、转动件(5)、钻头固定件(6)、旋转控制件(7)和横向调节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控制件(2)设置在固定环(1)上,角度控制件(3)设置在位置控制件(2)上,角度控制件(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动件(4),转动件(5)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件(4)之间,钻头固定件(6)配合连接在转动件(5)上,旋转控制件(7)设在一个滑动件(4)上,旋转控制件(7)与转动件(5)配合连接,横向调节件(8)设置在一个滑动件(4)上,横向调节件(8)与转动件(5)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钻孔头,包括固定环(1)、位置控制件(2)、角度控制件(3)、滑动件(4)、转动件(5)、钻头固定件(6)、旋转控制件(7)和横向调节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控制件(2)设置在固定环(1)上,角度控制件(3)设置在位置控制件(2)上,角度控制件(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动件(4),转动件(5)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件(4)之间,钻头固定件(6)配合连接在转动件(5)上,旋转控制件(7)设在一个滑动件(4)上,旋转控制件(7)与转动件(5)配合连接,横向调节件(8)设置在一个滑动件(4)上,横向调节件(8)与转动件(5)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钻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环(1)上环绕设有多个插螺钉孔,固定环(1)上对称固定连接两个滑轨(1-1),两个滑轨(1-1)的外端分别设有一个滑槽(1-2);位置控制件(2)设置在两个滑轨(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钻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置控制件(2)包括滑座(2-1)、第一螺杆(2-2)、第一电机(2-3)和铰接座(2-4);滑座(2-1)滑动配合连接在两个滑槽(1-2)内,滑座(2-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一螺杆(2-2)上,第一螺杆(2-2)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第一电机(2-3)上,第一电机(2-3)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两个滑轨(1-1)上;滑座(2-1)上固定连接两个铰接座(2-4),角度控制件(3)设置在两个铰接座(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钻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控制件(3)包括转杆(3-1)、转架(3-2)、铰接臂(3-3)、滑座(3-4)、第二螺杆(3-5)、第二电机(3-6)、T型座(3-7)和底板(3-8);转杆(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转架(3-2),两个转架(3-2)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铰接座(2-4)上,两个滑动件(4)分别设置在两个转架(3-2)上,铰接臂(3-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转杆(3-1)和滑座(3-4),滑座(3-4)滑动配合连接在T型座(3-7)上,T型座(3-7)固定连接在底板(3-8)上,底板(3-8)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2-3)上的电机架上,滑座(3-4)与第二螺杆(3-5)通过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螺杆(3-5)通过联轴器连接在第二电机(3-6)的输出轴上,第二电机(3-6)通过电机架固定连接在T型座(3-7)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向钻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件(4)包括边座(4-1)、第一电动推杆(4-2)和L型轴架(4-3);边座(4-1)滑动配合连接在转架(3-2)上,第一电动推杆(4-2)固定连接在边座(4-1)上,第一电动推杆(4-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转架(3-2)上,L型轴架(4-3)固定连接在边座(4-1)上,转动件(5)与L型轴架(4-3)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向钻孔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件(5)包括第三电机(5-1)、齿轮(5-2)、固定座(5-3)、弧形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婉莹
申请(专利权)人:于婉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