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8000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材料制成:矮地茶30~50份、岗梅15~35份、野菊花5~25份、枇杷叶5~25份、甘草1~15份。具清热、生津、清肺止咳,清降肺气的作用,全方合用,可使肺中热清,肺气得降,咳嗽得止,可以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针对肺中蕴热所致的单纯咳嗽或慢支中医辨证属肺热咳嗽者有效率达到100%。在非发作期,此时肺、脾、肾气皆虛,容易反覆感染,咳喘不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补肺气,增加免疫力;补脾气,化痰止咳;温肾气,则喘嗽可因肾气的充盛而緩解。本发明专利技术处方配伍宣透袪痰,可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炎,多见于中老年,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该病多发生在秋冬寒冷季节,天气转暖后则逐渐缓解,吸烟、感染等因素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是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咳喘,每年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并连续两年以上。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病,40岁以上患病率较高,老年人更可达15%~30%。慢性支气管炎若不及时治疗,会渐渐形成肺气肿,此时肺组织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已难以修复,病情进一步加重,最终会导致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和心脏衰竭的发生。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痰饮、哮喘等范畴。咳嗽一病,中医根据其致病原因分为很多种,有外感六淫致咳者,有痰、湿、火致咳者,有脏腑虚弱致咳者。《景岳全书·咳嗽》篇曰:“咳证虽多,无非肺病”。肺为娇脏,“只受得本然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因外感风热,内舍于肺,或风寒邪气,入里化热,导致肺中蕴热;或七情内伤,导致肺中蕴热,致使肺失清肃,不能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嗽。西医的治疗主要是在需要时以抗生素控制感染,并辅以祛痰、镇咳的措施,同时对症要采用解痉、平喘和气雾疗法等。近年来,细菌耐药成为慢支炎控制的一个严重障碍。以往对于螺旋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敏感的细菌在反复使用上述抗生素后,已形成了强大的耐药性;特别是反复发作的患者,常常在使用高档抗生素的情况下亦不能很好地控制感染。同时,人们对于化学药物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疾病疗效的局限性和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毒副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因此,如何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已成为慢支炎防治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可补肺气,有较强的祛痰、平喘、清热、生津、清肺止咳、清降肺气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材料制成:矮地茶30~50份、岗梅15~35份、野菊花5~25份、枇杷叶5~25份、甘草1~15份。优选,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材料制成:矮地茶35~45份、岗梅20~30份、野菊花10~20份、枇杷叶10~20份、甘草2~10份。优选,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材料制成:矮地茶40份、岗梅25份、野菊花16份、枇杷叶16份、甘草4份。上述方案中,剂型为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上述方案中,所述剂型是胶囊剂。按照如下步骤制备:(1)、将矮地茶、岗梅、野菊花、枇杷叶、甘草洗净,晾干,切碎;(2)、取矮地茶一部分粉碎成细粉;(3)、余量矮地茶与其余药物加水煎煮;(4)、过滤,得煎煮液,煎煮液浓缩至稠膏状;(5)、加入上述矮地茶细粉,混匀;(6)、将所得的混合物在70℃-80℃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4-10小时;(7)、干燥后冷却,然后粉碎,过筛得到颗粒。将颗粒装入胶囊中制成胶囊剂。制空胶囊的主要原料为明胶,生产中以A型明胶和B型明胶混合投料,并添加适当辅料,可用辅料可以选自: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钠、油酸酰胺磺酸钠、琼脂、食用染料、十二烷基磺酸钠等,必要时可加入矫味剂。胶囊规格为每粒装0.34g,口服,一次4~6粒,一日2次。将颗粒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水溶性赋形剂,如糊精、蔗糖,就可以制得颗粒剂,颗粒剂每袋装3g,用法是:冲服,一次一袋,一日三次。另外利用常规技术还可以制成片剂、丸剂等各种剂型。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加水的量为生药总重量的10-12倍,第二次加水量为生药总重量的6-10倍,每次煎煮40-130分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矮地茶为主药,与岗梅、野菊花、枇杷叶、甘草配伍,具清热、生津、清肺止咳,清降肺气的作用,全方合用,可使肺中热清,肺气得降,咳嗽得止,可以达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针对肺中蕴热所致的单纯咳嗽或慢支中医辨证属肺热咳嗽者有效率达到100%。在非发作期,此时肺、脾、肾气皆虛,容易反覆感染,咳喘不停,本专利技术可补肺气,增加免疫力;补脾气,化痰止咳;温肾气,则喘嗽可因肾气的充盛而缓解。本专利技术处方配伍,宣透袪痰,可达到止咳平喘的目的。疗效好,价格便宜,针对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准备以下原材料:矮地茶30g、岗梅15g、野菊花5g、枇杷叶5g、甘草1g。按照如下步骤制备:(1)、将矮地茶、岗梅、野菊花、枇杷叶、甘草洗净,晾干,切碎。(2)、取矮地茶一部分粉碎成细粉,约一半,100-200目。(3)、余量矮地茶与其余药物加水煎煮,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加水的量为生药总重量的10倍,第二次加水量为生药总重量的6倍,每次煎煮40分钟。(4)、过滤,得煎煮液,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30(60℃测)的稠膏。(5)、加入上述矮地茶细粉,混匀。(6)、将所得的混合物在70℃-80℃温度下进行干燥,干燥时间4-10小时。(7)、干燥后冷却,然后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棕褐色颗粒。胶囊规格为每粒装0.34g,给肺中蕴热所致的单纯咳嗽或慢支中医辨证属肺热咳嗽者口服,一次4~6粒,一日2次。一日后咳嗽现象减轻,3-7日后治愈。实施例2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准备以下原材料:矮地茶50g、岗梅35g、野菊花25g、枇杷叶25g、甘草15g。按照如下步骤制备:(1)、将矮地茶、岗梅、野菊花、枇杷叶、甘草洗净,晾干,切碎。(2)、取矮地茶一部分粉碎成细粉,约一半,100-200目。(3)、余量矮地茶与其余药物加水煎煮,一般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加水的量为生药总重量的12倍,第二次加水量为生药总重量的10倍,每次煎煮130分钟。合并药液,分六次服下,一日三次给中医辨证为肺中蕴热所致的单纯咳嗽或慢支中医辨证属肺热咳嗽者服用,一日后咳喘现象减轻,3-7日后治愈。实施例3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准备以下原材料:矮地茶35g、岗梅20g、野菊花10g、枇杷叶10g、甘草2g。按照如下步骤制备:(1)、将矮地茶、岗梅、野菊花、枇杷叶、甘草洗净,晾干,切碎。(2)、取矮地茶一部分粉碎成细粉,约一半,100-200目。(3)、余量矮地茶与其余药物加水煎煮,一般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时加水的量为生药总重量的10倍,第二次加水量为生药总重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材料制成:矮地茶30~50份、岗梅15~35份、野菊花5~25份、枇杷叶5~25份、甘草1~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材料制成:矮地茶30~50份、岗梅15~35份、野菊花5~25份、枇杷叶5~25份、甘草1~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材料制成:矮地茶35~45份、岗梅20~30份、野菊花10~20份、枇杷叶10~20份、甘草2~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重量份数的以下原材料制成:矮地茶40份、岗梅25份、野菊花16份、枇杷叶16份、甘草4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剂型为胶囊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肺中蕴热所致咳嗽和肺热咳嗽型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剂型是胶囊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昆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