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95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4:26
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包括无线充电底座,无线充电底座上设置有检测仪机身,检测仪机身顶部设置有U型检测装置;装置工作时,检测光发光装置中的贴片式蓝光LED将检测光通过透明的双U型透光检测槽照射在牙齿表面,其余方向的光被U型光隔离槽隔离,避免其对口腔其余软组织的伤害,荧光检测模块将牙齿表面反射的光波,并将光学信号转化为包含原始图像信息的电信号;通过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制电路将原始图像信息传送给手机,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配套手机app将原始图像信息进行处理,构建出牙齿上红色荧光分布图,并给出有菌斑牙面的示意图、相关菌斑分布参数和相关提醒;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及安全高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腔检测仪,尤其涉及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
技术介绍
应用定量光诱导荧光技术(Quantitativelight-inducedfluorescence,QLF),成熟牙菌斑在405nm左右蓝光照射下可呈现红色荧光。其原理为:某些致病口腔微生物可以产生的内源性无金属荧光卟啉,例如原卟啉IX,当受到400-420nm范围的紫外光激发时,可在红光区域(600nm左右)表现出强烈的荧光。然而,400nm左右的短波蓝光能量较高,可威胁眼底健康(黄斑区毒素量升高),通过损伤神经细胞加速脑衰老(果蝇动物实验),并且具有诱发基因突变、DNA损伤的风险,可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口腔软组织的细胞类型有多种,其中包含口腔上皮细胞和牙周膜干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其主要过程是生发层细胞分裂增殖并不断向上皮表面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分化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最后到达上皮表面并脱落于口腔中,在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从基底层移动至角化层的时间约为10-14天。正常情况下脱落的细胞数量于新生的细胞数量保持平衡,如此平衡被打破或细胞分化异常时,将产生上皮细胞病变。牙周膜干细胞是存在于牙周膜中的一种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不仅能够维持牙周组织的稳态,而且参与牙周组织的再生。当其代谢和功能受到外界有害因素干扰时,可影响牙周组织正常的生理功能。传统的牙菌斑检测技术需要在门诊进行检测,并通过医生肉眼观察,不利于方便检测和观察。一些轻便的牙菌斑检测仪,通过定量光诱导荧光技术进行检测,但只能挨个牙齿检测,这大大增加了检测的工作量,因为现有技术具有检测不够便利、不能够居家同时检测全部牙齿等方面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能够降低短波蓝光对口腔软组织的潜在损伤,实现上下颌牙列的全面牙菌斑检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安全性好及实用高效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包括无线充电底座3,无线充电底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检测仪机身2,检测仪机身2顶部设有测头插口21;测头插口21可拆卸连接有U型检测装置1;所述U型检测装置1包括与测头插口21可拆卸连接的U型测头支撑件11,U型测头支撑件11的中间设有U型腔111,U型腔111内壁两侧近顶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条112,固定条112中间开设有凹槽113,固定条112两侧设置有倾斜面114;凹槽11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的两侧焊接有多个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两侧的倾斜面11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的一面,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的另一面焊接有多个贴片式蓝光LED17;所述U型测头支撑件11的两侧,还配置有U型光隔离槽14;U型光隔离槽14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的一面,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的另一面焊接有多个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的一面;U型光隔离槽14内,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的另一面设置有双U型透光检测槽15。所述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包括微型电荷耦合器161,微型电荷耦合器161顶端设置有自动对焦马达162,广角微焦距透镜163中变焦部分与自动对焦马达162连接实现变焦。所述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的结构和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和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分别在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及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上平均分布。所述倾斜面114的倾斜角度为45度。所述检测仪机身2内设置有电池24、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制电路25;电池24的电力输出端与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电路25的电力输入端相连接,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电路25的电力输出端分别与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及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的电力输入端相连接;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电路25分别与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检测仪机身2上的按键22及显示屏33双向信号连接;多个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并联至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并与其双向信号连接;多个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并联至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并与其双向信号连接;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与贴片式蓝光LED17连接并对其进行控制;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电路25通过无线信号连接至手机。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电路25包括单片机及与其相连的下载模块、蓝牙模块、显示屏23、按键22和稳压模块;其中:下载模块通过SWDIO、SWCLK引脚与单片机PA13/JTMS/SWDIO、PA14/JTCK/SWCLK引脚相连接;蓝牙模块通过BT_RX、BT_TX引脚与单片机PC10、PC11引脚相连接;显示屏23通过HMI_TX、HMI_RX引脚与单片机PA9、PA10引脚相连接;按键22通过KEY01、KEY02、KEY03引脚与单片机PA3、PA4、PA5引脚相连接;稳压模块通过引脚直接接收单片机的5V电源输出。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包括贴片式蓝光LED17(图中示出LED01-LED32,未示出LED17),编号为LED01至LED32的32个贴片式蓝光LED17分布在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上,并与单片机PD0-PD15及PE0-PE15引脚连接。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微型电荷耦合器161的驱动模块TSL1401CL,并通过电路对自动对焦马达162(电路中的Motor)进行控制;电路分别通过CCDSI、CCDCLK引脚与单片机PB12、PB13引脚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检测头整体的U型设置,可实现全口牙齿唇颊侧、舌腭侧及合面的菌斑检测,优化检测时间,提供全面的菌斑检测结果;U型光隔离槽14有效避免短波蓝光对口腔软组织如牙龈、颊、舌等的损害,与现有技术相比生物安全性更高,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及安全高效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U型检测装置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固定条11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a)为固定条安装部位图,图3(b)为固定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U型检测装置1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6、18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a)为荧光检测模块整体结构图,图6(b)为荧光检测模块拆分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检测原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的电路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一、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122的电路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电路25的电路图图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包括无线充电底座(3),无线充电底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检测仪机身(2),检测仪机身(2)顶部设有测头插口(21);测头插口(21)可拆卸连接有U型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n所述U型检测装置(1)包括与测头插口(21)可拆卸连接的U型测头支撑件(11),U型测头支撑件(11)的中间设有U型腔(111),U型腔(111)内壁两侧近顶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条(112),固定条(112)中间开设有凹槽(113),固定条(112)两侧设置有倾斜面(114);凹槽(11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的两侧焊接有多个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两侧的倾斜面(11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的一面,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的另一面焊接有多个贴片式蓝光LED(17);/n所述U型测头支撑件(11)的两侧,还配置有U型光隔离槽(14);U型光隔离槽(14)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的一面,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的另一面焊接有多个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的一面;U型光隔离槽(14)内,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的另一面设置有双U型透光检测槽(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包括无线充电底座(3),无线充电底座(3)上可拆卸连接有检测仪机身(2),检测仪机身(2)顶部设有测头插口(21);测头插口(21)可拆卸连接有U型检测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U型检测装置(1)包括与测头插口(21)可拆卸连接的U型测头支撑件(11),U型测头支撑件(11)的中间设有U型腔(111),U型腔(111)内壁两侧近顶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条(112),固定条(112)中间开设有凹槽(113),固定条(112)两侧设置有倾斜面(114);凹槽(113)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的两侧焊接有多个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两侧的倾斜面(114)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的一面,发光基础印刷电路板(13)的另一面焊接有多个贴片式蓝光LED(17);
所述U型测头支撑件(11)的两侧,还配置有U型光隔离槽(14);U型光隔离槽(14)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的一面,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的另一面焊接有多个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的一面;U型光隔离槽(14)内,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的另一面设置有双U型透光检测槽(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包括微型电荷耦合器(161),微型电荷耦合器(161)顶端设置有自动对焦马达(162),广角微焦距透镜(163)中变焦部分与自动对焦马达(162)连接实现变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的结构和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检测模块(16)和第二荧光检测模块(18)分别在第一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1)及第二检测部分基础印刷电路板(122)上平均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114)的倾斜角度为45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的牙菌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仪机身(2)内设置有电池(24)、基于嵌入式单片机的主控制电路(25);
所述电池(24)的电力输出端与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蕊高蓓田凯王祥桂王泰然牛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