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648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绝缘本体及固定于绝缘本体的若干电源端子对,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电源端子对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且分成沿高度方向排列的两排,每排中的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内的固持部、自固持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对接触部及自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焊脚,其中一排电源端子对沿自后向前的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另一排电源端子对沿上下方向插装至绝缘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制作方便、高度较低且电性连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高度较低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传统电连接器为了传输较大电流而将电源端子的传输面积增大以使其呈片状结构,每一电源端子通常具有自其片状主体的前端向前延伸出一个或者多个接触臂,同时利用沿高度方向排列的多片式电源端子来实现传输更大电流的目的。另外,为使电连接器与对接元件的电性连接较为方便需要降低电连接器的高度,而此时片数较多的导电端子的制作及组装变得较为困难。以在高度方向上排列有四片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为例,依传统制程,若先将位于上侧的电源端子对装入绝缘本体中,再将位于下侧的电源端子对的焊脚折弯后装入绝缘本体中,当电连接器的中心高度被设置为较低时,位于上排的电源端子对将难以折弯形成向下延伸的焊脚;若先将位于上侧的电源端子对折弯形成向下的焊脚后装入绝缘本体中,则会遮挡住位于下侧的电源端子对的安装空间而导致下侧的电源端子对无法装入绝缘本体。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方便、高度较低且电性连接方便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电源端子对,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电源端子对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且分成沿高度方向排列的两排,每排中的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内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对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焊脚,其中一排所述电源端子对沿自后向前的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另一排电源端子对沿上下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上排的所述电源端子对的每片电源端子的固持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位于下排的电源端子对的每片电源端子的固持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组装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盖体,当所述电源端子对装入所述绝缘本体之后,所述盖体沿上下方向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并邻近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上与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相对应的端子槽沿上下方向向外开放设置,所述盖体具有靠近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的内侧及与该内侧相对设置的外侧,所述盖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分别抵接至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的抵压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包括位于前侧的前盖板、位于后侧的后盖板及将前盖板和后盖板相连的衔接板,所述前盖板遮盖于所述对接部的外侧,所述后盖板遮盖于所述安装部的外侧,所述绝缘本体具有若干限位凸部,每一限位凸部位于相邻的两个端子槽之间,所述衔接板开设有若干收容并定位对应限位凸部的限位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中成对设置的两片电源端子的固持部平行且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以与端子槽内相应的固持槽干涉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每一电源端子对中的两片电源端子共同收容于同一个端子槽内,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中的每一电源端子具有相互平行的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和第二水平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固持部的顶端和底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具有若干沿高度方向将其贯穿并与所述端子槽相连通的散热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的内侧还设有至少一对卡扣部,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位于其横向方向上两侧以与所述卡扣部相配合的锁止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的内侧还设有朝向所述绝缘本体突伸的若干突出部,相邻的两个所述抵压部沿横向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一间隔槽,所述突出部与相应的所述间隔槽在前后方向上对齐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较低的中心高度,以便与对接元件电性连接,并且电连接器的其中一排电源端子对沿自后向前的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另一排电源端子对沿上下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避免两排电源端子对同向安装时对彼此造成的困扰,降低产品的制作难度及制作成本,进而实现电连接器既能传输大电流、整体高度及中心高度均又较低的目的,同时解决多排式电源端子难以组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图。图2至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图6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组装图。图7至图8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9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另一视角的视图。图10是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盖体另一视角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若干电源端子对2。为了便于说明,下文将以电连接器100的对接端视为前端、与对接端相反的另一端视为后端进行说明,也即前后方向为电连接器100与对接元件(未图示)的对接方向,同时,定义与所述前后方向垂直的一个方向为横向方向、与前后方向垂直的另一个方向为高度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于横向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其于高度方向及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请参图1至图9所示,在本技术中,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用以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的安装部11、自所述安装部11向前延伸的对接部12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13,每两个相邻的端子槽13之间设置有一个隔栏14,每一所述端子槽13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将所述绝缘本体1贯穿,每一所述隔栏14也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排端子槽13,位于上排的所述端子槽13在沿前后方向向外开放设置的同时也向上开放设置,位于下排的端子槽13仅沿前后方向向外开放设置。在本技术中,所述安装部11具有用以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面110,于高度方向上,所述安装面110不低于所述对接部12的水平中心面C-C',以降低电连接器100的整体高度;并且电连接器100具有较低的中心高度,以便与对接元件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11具有承载部112及位于所述承载部112在横向方向上两侧的一对延伸部113,在高度方向上,下排的端子槽13位于所述承载部112的下方。所述承载部112整体呈板状且具有沿横向方向排列的若干间隔部1121,每一所述延伸部113向后延伸且突露出所述承载部112,且所述安装面110为所述延伸部113的底面。每一所述延伸部113具有自其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的收容槽1132,所述承载部112具有自其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向外突伸形成的一对锁止部112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电源端子对,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电源端子对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且分成沿高度方向排列的两排,每排中的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内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对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焊脚,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排所述电源端子对沿自后向前的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另一排电源端子对沿上下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电源端子对,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若干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端子槽,所述电源端子对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相应端子槽且分成沿高度方向排列的两排,每排中的每一所述电源端子对包括两片电源端子,每片电源端子包括固持在对应端子槽内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对接触部及自所述固持部的后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焊脚,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排所述电源端子对沿自后向前的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另一排电源端子对沿上下方向插装至所述绝缘本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排的所述电源端子对的每片电源端子的固持部沿上下方向延伸,位于下排的电源端子对的每片电源端子的固持部沿前后方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组装并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的盖体,当所述电源端子对装入所述绝缘本体之后,所述盖体沿上下方向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并邻近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与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相对应的端子槽沿上下方向向外开放设置,所述盖体具有靠近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的内侧及与该内侧相对设置的外侧,所述盖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分别抵接至所述另一排电源端子对的抵压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辉殷定彬
申请(专利权)人: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