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55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其由若干芳纶加强筋与若干铜丝导体绞合成股线,若干股线与若干芳纶加强筋复绞成内层导体,内层导体外设置有绝缘层,采用芳纶加强筋和铜丝绞合形成股线后,再次与芳纶加强筋进行复绞,一方面芳纶加强筋可以填充股线绞合中的缝隙,另一方面芳纶加强筋的应用进一步使得电缆强度更高,且采用该种结构,可以在保证电缆强度同时增加了电缆的柔软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
,特别涉及一种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
技术介绍
移动供电、跨接供电在现代工业社会已成为常态,如大型装备野外作业移动电源供电、装备设施之间移动连接供电、机车车厢连接供电等。这些移动跨接供电要求有相应的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与之配套。目前行业中此类配套电缆无法满足户外移动装置对电缆的柔软、抗拉、耐高温、轻质等综合性能要求。市场上常见的抗拉效果好的电缆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在电缆绝缘层外设置玻璃纤维编织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该电缆可以满足耐高温、大电流、高强度、轻便、柔韧、易弯、耐气候、动态长寿命的要求。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包括导体、设置在导体外的绝缘层,所述导体包括:若干芳纶加强筋与若干铜丝绞合成股线,若干股线与若干芳纶加强筋复绞成内层导体。一方面芳纶加强筋可以填充股线绞合中的缝隙,另一方面股线及内层导体中芳纶加强筋的应用进一步使得电缆强度更高,芳纶填充加强筋使结构圆整稳定,增强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解决高强度移动场合导体断芯问题;且采用多次绞合的结构,可以在保证电缆强度同时增加了电缆的柔软度。优选的,所述股线由若干铜丝围绕若干芳纶加强筋绞合而成。将芳纶加强筋设置在股线的重心,使导体围绕中心芳纶加强筋进行绞合,一方面可以增加导体的聚集程度,可以满足大电流的要求;另一方面此种排布方式使得电缆在抗拉过程中受力均匀,抗拉强度更高。优选的,导体还包括外层编织导体,所述外层编织导体设置在内层导体与绝缘层之间,所述外层编织导体采用铜丝导体编织而成。该外层编织导体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包围内导体层,约束内导体层形成稳定结构,提高电缆动态运行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该层编织层也是导体的一部分,具有导电功能,进一步满足大电流的要求。优选的,所述外层编织导体所用铜丝以40°~50°角度编织。优化编织角度可以增强电缆的机械性能。且电缆编织角度太小影响电缆弯曲柔韧性,编织角度太大会造成导体电阻增大,进而影响载流量。优选的,所述外层编织导体所用铜丝选自直径为0.13mm~0.17mm的镀银铜丝。优选为0.15mm。小直径的编织导体铜丝更有助于实现电缆的特软弯曲性能。优选的,所述股线所用铜丝选自直径为0.10mm~0.12mm的镀银铜丝。该直径的镀银铜丝比行业惯用的0.3~0.5mm的镀锡铜丝更加柔软,耐温等级更高,适合耐高温电缆而不发生高温氧化影响载流量。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抗撕裂高强度硅橡胶材料。绝缘采用抗撕裂高强度硅橡胶,其硅氧键的键能高,具有很高耐热稳定性;氢键键能小,疏水防霉菌性能好;分子结构无双键,耐老化和耐臭氧性能优异;柔软、抗撕、耐日光、耐磨、机械性能优异,耐温等级可达180℃,撕裂强度为38kN/m。有益效果(1)芳纶加强筋以及复合绞合的应用,一方面芳纶加强筋可以填充股线绞合中的缝隙,另一方面股线及内层导体中芳纶加强筋的应用进一步使得电缆强度更高,芳纶填充加强筋使结构圆整稳定,增强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解决高强度移动场合导体断芯问题;且采用多次绞合的结构,可以在保证电缆强度同时增加了电缆的柔软度。(2)将芳纶加强筋设置在股线的重心,使导体围绕中心芳纶加强筋进行绞合,一方面可以增加导体的聚集程度,可以满足大电流的要求;另一方面此种排布方式使得电缆在抗拉过程中受力均匀,抗拉强度更高。(3)外层编织导体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包围内导体层,约束内导体层形成稳定结构,提高电缆动态运行的适应性;另一方面该层编织层也是导体的一部分,具有导电功能,进一步满足大电流的要求。(4)优化编织角度可以增强电缆的机械性能。电缆编织角度太小影响电缆弯曲柔韧性,编织角度太大会造成导体电阻增大,进而影响载流量。(5)外层编织导体所用铜丝选自直径为0.13mm~0.17mm的镀银铜丝。小直径的编织导体铜丝更有助于实现电缆的特软弯曲性能。(6)股线选自特定直径的镀银铜丝比行业惯用的0.3~0.5mm的镀锡铜丝更加柔软,耐温等级更高,适合耐高温电缆而不发生高温氧化影响载流量。(7)绝缘采用抗撕裂高强度硅橡胶,其硅氧键的键能高,具有很高耐热稳定性;氢键键能小,疏水防霉菌性能好;分子结构无双键,耐老化和耐臭氧性能优异;柔软、抗撕、耐日光、耐磨、机械性能优异,耐温等级可达180℃,撕裂强度为38kN/m。绝缘外不必编织玻璃纤维。本申请所用的抗撕裂高强度的硅橡胶抗拉强度达9.0MPa,断裂伸长率达480%,邵氏硬度A为70,比重仅1.19g/cm3,优于行业惯用硅橡胶。行业惯用的硅橡胶耐磨和抗撕裂强度很差,需要在绝缘外编织玻璃纤维,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仅为7.0MPa和150%。上述结构的组合,使得该技术电缆结构的绝缘层外围不必编织玻璃纤维也可达到很高的抗拉强度,使得电缆可以承受大电流,更加柔软,适于动态运行,更加轻便、耐高温、耐油、适应环境、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电缆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导体结构示意图1-导体;1.1-铜丝;1.2-芳纶加强筋;1.3-外层编织导体;2-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电缆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本技术的电缆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1)、导体(1)外设置的绝缘层(2),所述导体(1)包括:若干芳纶加强筋(1.2)与若干铜丝(1.1)绞合成股线,若干股线与若干芳纶加强筋(1.2)复绞成内层导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特软动态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1)、导体(1)外设置的绝缘层(2),所述导体(1)包括:若干芳纶加强筋(1.2)与若干铜丝(1.1)绞合成股线,若干股线与若干芳纶加强筋(1.2)复绞成内层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股线由若干铜丝(1.1)围绕若干芳纶加强筋(1.2)绞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1)还包括外层编织导体(1.3),所述外层编织导体(1.3)设置在内层导体与绝缘层(2)之间,所述外层编织导体(1.3)采用铜丝编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态电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江黄年华鲁海燕洪永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全信传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