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239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外表面的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转子装配体,所述转子装配体中的转子上设置有多片转瓦,增加了换热面积,同时采用磁流体作为冷却液,在磁场的作用下磁流体具有热磁流动效应,从而实现换热装置换热率的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各部分相对独立,方便维护和检修;具有良好互换性、可以实现模块化、系列化和快速设计;对工作环境无特殊要求,能够适应各种特殊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换热器大多数都是在换热过程中不传输运动过程的,因而无法适用于旋转机械的换热。同时,现有技术的旋转换热器适用的换热介质多为气体,换热效率较低,在结构上也较为复杂,不利于系列化生产。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换热器结构复杂,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转子装配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外表面的磁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转子装配体包括第一转子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上分别设有用于磁流体进出所述转子装配体的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一端设置有流道,在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片转瓦,所述第一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与所述第二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嵌套连接。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所述若干片转瓦呈圆环形排布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周围。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呈多层圆环形排布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周围,每层转瓦所在的圆环直径不同,且每层圆环上的转瓦高度沿中心向外逐级降低,任意两片相邻转瓦之间均留有过磁流体缝隙。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呈多层圆环形排布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周围,每层转瓦所在的圆环直径不同,且每层圆环上的转瓦高度沿中心向外逐级升高,任意两片相邻转瓦之间均留有过磁流体缝隙。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所述端盖靠近所述外壳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件。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所述流道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容纳所述转动件的第二凹槽。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二凹槽内还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件。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磁性件与所述外壳体之间的加热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磁性件外表面的隔热层。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所述磁性件为磁铁或磁场线圈。可选地,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中,所述磁流体中含有导热颗粒。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上的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转子装配体,所述转子装配体中的转子上设置有多片转瓦,增加了换热面积。磁性件可以为转子装配体提供一个稳定的磁场环境,在磁场的作用下磁流体自身产生的热磁流动效应,从而实现换热装置换热率的提升。本技术所提供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结构简单,设计紧凑,各部分相对独立,方便维护和检修;具有良好互换性、可以实现模块化、系列化和快速设计;对工作环境无特殊要求,能够适应各种特殊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的四分之一旋转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的一种转子装配体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的另一种转子装配体剖视图。图6为第一转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转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一转子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所提供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的端盖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5所示,磁流体旋转换热器1,包括包括外壳体10,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0内部的转子装配体20,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0外表面的磁性件11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0两端的端盖30(31);所述转子装配体20包括第一转子21及第二转子22,所述第一转子21与所述第二转子22上分别设有用于磁流体进出所述转子装配体的第一通道211,在所述第一通道211一端设置有流道230(240),在所述第一通道211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片转瓦270(280),所述第一转子21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270与所述第二转子22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280嵌套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以磁流体作为换热过程中的热量交换介质,所述磁流体在所述磁性件所提供的磁场作用下产生热磁流动效应,使得磁流体流经所述转瓦时,吸收转瓦上的热量变成高温磁流体,流出磁流体旋转换热器1,实现换热。由于磁流体在吸收热量时,并不影响转子的相互转动,从而可实现在旋转过程中进行换热。进一步,可以在磁流体旋转换热器1旁边设置冷却装置,通过冷却管路将磁流体旋转换热器1与冷却装置相连接。将流出磁流体旋转换热器1的高温磁流体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冷却后的磁流体再次流入磁流体旋转换热器1进行循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流体包括,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以及基载液,所述基载液为去离子水、煤油、机油、磷酸盐溶液和氟醚油等。其中,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主要通过固相反应法或化学共沉淀方法制备得到,将制得的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通过分散剂分散到去离子水、煤油、机油、磷酸盐溶液和氟醚油中得到磁流体。在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流体中还分散有高导热颗粒,所述高导热颗粒在磁场作用下可通过磁自组装在流道内形成类似于翅片的链状结构,所述形成链状结构的高导热颗粒分散在磁流体中可有效提升磁流体的导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磁场的强度大小,可以调节由所述高导热颗粒通过磁自组装形成的所述链状结构的长度。所述导热颗粒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转子装配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外表面的磁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转子装配体包括第一转子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上分别设有用于磁流体进出所述转子装配体的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一端设置有流道,在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片转瓦,所述第一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与所述第二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嵌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内部的转子装配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外表面的磁性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两端的端盖;所述转子装配体包括第一转子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与所述第二转子上分别设有用于磁流体进出所述转子装配体的第一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一端设置有流道,在所述第一通道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片转瓦,所述第一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与所述第二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嵌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片转瓦呈圆环形排布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呈多层圆环形排布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周围,每层转瓦所在的圆环直径不同,且每层圆环上的转瓦高度沿中心向外逐级降低,任意两片相邻转瓦之间均留有过磁流体缝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流体旋转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上的所述若干片转瓦呈多层圆环形排布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周围,每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余鹏牛小东李德才山口博司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