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721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3:03
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它由圆柱形干燥机和圆柱形导热油加热器所组成,基中:干燥机由干燥机支柱、出料螺旋、出料箱、刮料耙叶驱动轴支撑底座、刮料耙叶驱动轴、干燥机壳体、大干燥盘圆、小干燥圆盘、刮料耙叶、中心落料口、加料螺旋、加料斗、滚动轴承、传动机构、驱动电机与减速器、湿气排出口、干燥机导热油上接口、挡料圈、导热油循环泵和干燥机导热油下接口及导热油联通管所构成;导热油加热器由阀门、加热器导热油下接口、导热油加热器壳体、导热油导流挡板、导热油加热管、加热器导热油上接口、烟囱接口、导热油加入口、烟道气挡板和烟道气入口所构成。利用烟道气在导热油加热器中加热导热油后,再用导热油加热烘干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一、
本技术涉及物料的烘干设备,尤其是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二、
技术介绍
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将颗粒或粉状湿物料烘干,如用气流干燥和流化床干燥或沸腾床干燥,由于这些干燥设备的干燥介质必须与待干燥的物料直接接触,干燥介质将污染制得的产品,影响产品的质量。例如,将湿的粉状活性炭烘干,目前以热空气作干燥介质,采用气流干燥或沸腾床干燥设备,必须先将空气加热,因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加热效率较低,能耗较大,同时空气中的杂质被活性炭吸附而降低其吸附性能,而且污染活性炭产品。另一方面,在生产活性炭的活化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高温活化尾气,通常直接排向大气,造成热能浪费,同时对大气环境造成热污染。已有过利用烟道气余热的干燥设备专利报导,如申请号为201820056159.9的专利“利用烟道气余热烘干湿炭的连续化干燥设备”,其特征是用烟道气加热干燥圆盘来烘干物料,存在着烟道气的比热容较小,所能提供的热能较小,干燥速度较慢。基于上述背景,本技术开发了一种以比热容较大的导热油作加热介质的外热式干燥设备。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专利技术了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它由圆柱形干燥机和圆柱形导热油加热器所组成,基中:干燥机筒体直径2~3米,高5~8米,干燥机由干燥机支柱(1)、出料螺旋(2)、出料箱(3)、刮料耙叶驱动轴支撑底座(4)、刮料耙叶驱动轴(5)、干燥机壳体(6)、大干燥盘圆(7)、小干燥圆盘(8)、刮料耙叶(9)、中心落料口(10)、加料螺旋(11)、加料斗(12)、滚动轴承(13)、传动机构(14)、驱动电机与减速器(15)、湿气排出口(16)、干燥机导热油上接口(17)、挡料圈(18)、导热油循环泵(19)和干燥机导热油下接口(20)及导热油联通管(32)所构成。干燥机的结构特征是:在干燥机壳体中自上往下设置大小交替排列的干燥圆盘,干燥圆盘为中空的夹套式结构,夹套里通加热导热油,大干燥圆盘外缘设置挡料圈(18),在大干燥圆盘中心设置中心落料口(10),在大干燥圆盘上面设置旋转时让物料向中心落料口移动的刮料耙叶,每个干燥圆盘上沿半径方向设置相互垂直的四排刮料耙叶,使物料从干燥圆盘外缘向中心落料口移动而掉落到下一层干燥圆盘;在小干燥圆盘上面设置旋转时让物料从中心向外缘移动的刮料耙叶,每个干燥圆盘上沿半径方向设置相互垂直的四排刮料耙叶,使物料从干燥圆盘的中心向外缘移动而掉落到下一层干燥圆盘上,依此类推;上下相邻的两个大、小干燥圆盘之间在一侧用导热油联通管(32)首尾相连接,使各个干燥圆盘夹套相互连通。刮料耙叶安装在驱动轴(5)上,刮料耙叶驱动轴(5)的顶端安装在滚动轴承(13)上,其底部支撑在驱动轴支撑底座(4)上,用驱动电机与减速器(15)通过传动机构(14)驱动刮料耙叶旋转。在干燥机顶部设置加料斗(12)和加料螺旋(11)向顶层的干燥圆盘匀速加料;在干燥机顶部的另一侧设置湿气排出口(16),物料加热后挥发的湿气从此出口排出;在干燥机底部中心设置出料箱(3),在出料箱中安装出料螺旋(2)进行出料;在干燥机底部侧面设置导热油下接口(20),加热导热油依次流过干燥机壳体中的各个大小干燥圆盘夹套,以加热干燥圆盘上的物料,导热油经设置在干燥机顶部侧面的导热油上接口(17)流回到导热油加热器中进行再加热。导热油加热器由阀门(21)、加热器导热油下接口(22)、导热油加热器壳体(23)、导热油导流挡板(24)、导热油加热管(25)、加热器导热油上接口(26)、烟囱接口(27)、烟道气上挡板(28)、导热油加入口(29)、烟道气下挡板(30)和烟道气入口(31)所构成。导热油加热器的结构特征是:在圆柱形导热油加热器壳体中设置按正三角形排列布置的导热油加热管(25),烟道气走管中,导热油走管间,在导热油加热管间设置三层导热油导流挡板(24)以确保导热油的加热均匀性;在导热油加热器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一块烟道气上挡板(28)和烟道气下挡板(30)以增长烟道气在加热器中的流程,延长烟道气对导热油的传热时间;在导热油加热器底部设置烟道气入口(31);在导热油加热器的顶部设置烟囱接口(27)以便于安装排放烟囱。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的正立面剖视结构示意图,1为干燥机支柱,2为出料螺旋,3为出料箱,4为刮料耙叶驱动轴支撑底座,5为刮料耙叶驱动轴,6为干燥机壳体,7为大干燥圆盘,8为小干燥圆盘,9为刮料耙叶,10为中心落料口,11为加料螺旋,12为加料斗,13为滚动轴承,14为传动机构,15为驱动电机与减速器,16为湿气排出口,17为干燥机导热油上接口,18为挡料圈,19为导热油循环泵,20为干燥机导热油下接口,21为阀门,22为加热器导热油下接口,23为导热油加热器壳体,24为导热油导流挡板,25为导热油加热管,26为加热器导热油上接口,27为烟囱接口,28为烟道气上挡板,29为导热油加入口,30为烟道气下挡板,31为烟道气入口;图2为图1中A-A横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32为导热油联通管,其余部件说明同上;图3为图1中B-B横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部件说明同上;图4为图1中C-C横截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部件说明同上。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是这样进行操作的,结合附图1说明如下:待烘干物料经加料斗(12)用加料螺旋(11)匀速加到干燥机顶层的大干燥圆盘上,开启驱动电机与减速器(15),通过传动机构(14)驱动刮料耙叶旋转,大干燥圆盘上的物料就被刮料耙叶(9)推着向中心移动并经中心落料口(10)掉落到下一层的小干燥圆盘上,然后被刮料耙叶推着向干燥圆盘外缘移动并掉落到下一层的大干燥圆盘上,依此类推,重复上述过程,在最底层干燥圆盘上烘干的物料被刮料耙叶刮推到中心的落料口掉到出料箱(3)后用出料螺旋(2)进行出料;从干燥机底部侧面的导热油下接口(20)用导热油循环泵(19)向干燥机的干燥圆盘夹套中通入加热用导热油,导热油流过干燥机中的各个干燥圆盘夹套,以加热每个干燥圆盘上的物料,然后经干燥机顶部侧面的导热油上接口(17)流回到导热油加热器进行再加热,如此进行导热油加热烘干物料和再被烟道气加热的循环过程;干燥过程中从物料中挥发的水蒸气,从设在顶盖上的湿气排出口(16)排出,这样就完成了对湿物料的烘干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其特征为:该干燥设备由圆柱形干燥机和圆柱形导热油加热器所组成,基中:干燥机筒体直径2~3米,高5~8米,干燥机由干燥机支柱(1)、出料螺旋(2)、出料箱(3)、刮料耙叶驱动轴支撑底座(4)、刮料耙叶驱动轴(5)、干燥机壳体(6)、大干燥盘圆(7)、小干燥圆盘(8)、刮料耙叶(9)、中心落料口(10)、加料螺旋(11)、加料斗(12)、滚动轴承(13)、传动机构(14)、驱动电机与减速器(15)、湿气排出口(16)、干燥机导热油上接口(17)、挡料圈(18)、导热油循环泵(19)和干燥机导热油下接口(20)及导热油联通管(32)所构成;导热油加热器由阀门(21)、加热器导热油下接口(22)、导热油加热器壳体(23)、导热油导流挡板(24)、导热油加热管(25)、加热器导热油上接口(26)、烟囱接口(27)、烟道气上挡板(28)、导热油加入口(29)、烟道气下挡板(30)和烟道气入口(31)所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其特征为:该干燥设备由圆柱形干燥机和圆柱形导热油加热器所组成,基中:干燥机筒体直径2~3米,高5~8米,干燥机由干燥机支柱(1)、出料螺旋(2)、出料箱(3)、刮料耙叶驱动轴支撑底座(4)、刮料耙叶驱动轴(5)、干燥机壳体(6)、大干燥盘圆(7)、小干燥圆盘(8)、刮料耙叶(9)、中心落料口(10)、加料螺旋(11)、加料斗(12)、滚动轴承(13)、传动机构(14)、驱动电机与减速器(15)、湿气排出口(16)、干燥机导热油上接口(17)、挡料圈(18)、导热油循环泵(19)和干燥机导热油下接口(20)及导热油联通管(32)所构成;导热油加热器由阀门(21)、加热器导热油下接口(22)、导热油加热器壳体(23)、导热油导流挡板(24)、导热油加热管(25)、加热器导热油上接口(26)、烟囱接口(27)、烟道气上挡板(28)、导热油加入口(29)、烟道气下挡板(30)和烟道气入口(31)所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导热油加热的外热式干燥设备,其特征是:在干燥机壳体中自上往下设置大小交替排列的干燥圆盘,干燥圆盘为中空的夹套式结构,夹套里通加热的导热油,在大干燥圆盘外缘设置挡料圈(18),在大干燥圆盘中心设置中心落料口(10),在大干燥圆盘上面设置旋转时让物料向中心落料口移动的刮料耙叶,在每个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应梯庄晓伟潘炘王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