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的活塞阀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90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体的塑料活塞阀门机构,安装在泵体上充当阀门机构,包括泵体,泵体的内部设置有沿着泵体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中部设置有上固定柱和下固定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去除原有的球阀,利用活塞的上下移动而在活塞下端的泵体内部形成的压差,来控制T型塑料钩的上下运动,T型塑料钩在上下压力差的作用下,随着活塞的上下运动,而与挡圈结合和分离,从而使T型塑料钩和挡圈配合起着阀门作用。这一技术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手动泵的泵体下方必须使用球形玻璃,钢或塑料珠等产品作为球阀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因塑料珠适圆度较难控制而造成球阀气密性不理想的问题。这一技术的开发成功,推进了可回收全塑料泵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的活塞阀门机构
本技术技术涉及一种泵的塑料阀门机构。
技术介绍
本技术技术应用于输送流体的泵上。这种泵运用泵内活塞的往复机械运动产生的气压差使泵外的液体或其他物体引入泵内,并通过经设计的泵内通道被输送出泵外。这种泵主要用来,但不限于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气体,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等。阀门机构是泵体中一个机构,现有技术中不少泵体采用不锈钢珠,玻璃珠或者塑料珠以球阀的形式实现阀门的启闭,当泵体内活塞被按动向泵体下部运动时,活塞下部的空气受活塞的挤压,一方面对下部的由钢珠,玻璃珠或塑料珠形成的球阀施加自上而下的压力,使得该球阀紧贴住挡圈而起密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球阀的密封作用,受挤压的空气无法通过挡圈进入插管位,只能经由内部相通的上下固定柱排出泵体。这类阀门虽然简单易用,但是,一旦钢珠或玻璃珠组装在泵内,泵就因为使用材料多样而需经拆解后方能回收,因此,对塑料泵的回收再利用形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塑料珠的原料固然和塑料泵的其他原料类似,但塑料珠的制造很难确保精细完美的适圆度,而且塑料珠过轻,容易悬浮于挡圈之上,这二个因数音响了塑料珠作为球阀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泵体的阀门机构,以解决目前市场上采用球阀的环保可回收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泵体的T型塑料钩机构,安装在泵体下端的挡圈上充当阀门机构,包括所述泵体,所述泵体的顶部连接大圈,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沿着泵体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中部设置有内部相通的上固定柱和下固定柱,所述下固定柱下方的泵体向下设置有插管位,所述插管位的内部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T型塑料钩和挡圈,所述T型塑料钩设置在挡圈的上方,所述T型塑料钩的向下一面连接有二个竖杆,二个竖杆的下端分别为一个钩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下固定柱的顶部设置有止行环,所述止行环的底端截面大于下固定柱的底端截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管位的内通孔直径介于下固定柱和止行环的直径之间,且泵体底部到T型塑料钩顶部的距离等于下固定柱突出于止行环的距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圈的顶部截面和T型塑料钩的底部界面呈相互配合的斜切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的外圈截面形状为Y型,所述活塞的中部沿轴向方向为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去除原有的球阀,利用活塞的上下移动而在活塞下端的泵体内部形成的压差,来控制T型塑料钩的上下运动;T型塑料钩在上下压力差的作用下,随着活塞的上下运动,而与挡圈结合和分离,从而使T型塑料钩和挡圈配合起着阀门作用。这一技术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手动泵的泵体下方必须使用球形玻璃,钢或塑料珠等产品作为球阀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因塑料珠适圆度较难控制而造成球阀气密性不理想的问题;这一技术的开发成功,推进了可回收全塑料泵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泵体的活塞阀门机构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泵体的活塞阀门机构的T型塑料钩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2、活塞;3、凸柱;4、插管位;5、T型塑料钩;6、挡圈;7、竖杆;8、下固定柱;9、止行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请参阅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泵体的活塞阀门机构,安装在泵体上充当阀门机构,包括泵体1,泵体1的顶部连接大圈,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沿着泵体1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2,活塞2中部设置有内部相通的上固定柱3和下固定柱8,下固定柱8下方的泵体1向下设置有插管位4,插管位4的内部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T型塑料钩5和挡圈6,T型塑料钩5设置在挡圈6的上方,T型塑料钩5的向下一面连接有二个竖杆7,二个竖杆7的下端分别为一个钩子。其中,位于下固定柱8的顶部设置有止行环9,止行环9的底端截面大于下固定柱8的底端截面;插管位4的内通孔直径介于下固定柱8和止行环9的直径之间,且泵体1底部到T型塑料钩5顶部的距离等于下固定柱8突出于止行环9的距离;挡圈6的顶部截面和T型塑料钩5的底部界面呈相互配合的斜切面,一方面避免T型塑料钩5从挡圈6的中间脱出,另一方面通过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密封性;活塞2的外圈截面形状为Y型,活塞2的中部沿轴向方向为通孔,该通孔是当活塞打开后,供液体或气体流通的通道。其中,位于活塞2下方的凸柱8侧面成阶梯状,凸柱8的外径成阶梯递减,插管位4的内通孔直径介于底部凸柱8的大外径和小外径之间,当活塞2向下运动时,其底部的凸柱8能够压住T型塑料钩5,使T型塑料钩5紧贴挡圈6的上方而起到并保证密封效果。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泵体的T型塑料钩阀门机构,当活塞往上运动时,活塞下端的泵体空间增加,从而使该段增加的空间内部压力小于挡圈下端的空气压力,外界的压力向上顶开T型塑料钩,使得T型塑料钩5和挡圈6分离,阀门打开,液体或气体从插管位进入泵体。当活塞2下运动时,活塞下端泵体内部压力大于外界压力,该压力同时施加在T型塑料钩上,最终,活塞下方的凸柱8够压住T型塑料钩5,使T型塑料钩5紧贴挡圈6的上方而起到并保证密封效果,此时阀门关闭,本技术通过泵体替换原有的球阀,利用活塞的上下移动控制阀门的启闭,这一技术一方面解决了现有手动泵的泵体下方必须使用球形玻璃,钢或塑料珠等产品作为球阀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因塑料珠适圆度较难控制而造成球阀气密性不理想的问题。这一技术的开发成功,推进了可回收全塑料泵的发展。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的活塞阀门机构,安装在泵体上充当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泵体(1),所述泵体(1)的顶部连接大圈,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沿着泵体(1)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2),所述活塞(2)中部设置有内部相通的上固定柱(3)和下固定柱(8),所述下固定柱(8)下方的泵体(1)向下设置有插管位(4),所述插管位(4)的内部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T型塑料钩(5)和挡圈(6),所述T型塑料钩(5)设置在挡圈(6)的上方,所述T型塑料钩(5)的向下一面连接有二个竖杆(7),二个竖杆(7)的下端分别为一个钩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的活塞阀门机构,安装在泵体上充当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泵体(1),所述泵体(1)的顶部连接大圈,所述泵体(1)的内部设置有能够沿着泵体(1)内壁上下移动的活塞(2),所述活塞(2)中部设置有内部相通的上固定柱(3)和下固定柱(8),所述下固定柱(8)下方的泵体(1)向下设置有插管位(4),所述插管位(4)的内部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T型塑料钩(5)和挡圈(6),所述T型塑料钩(5)设置在挡圈(6)的上方,所述T型塑料钩(5)的向下一面连接有二个竖杆(7),二个竖杆(7)的下端分别为一个钩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体的活塞阀门机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下固定柱(8)的顶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兴必盛塑业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