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81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包括门板和锁盒,所述锁盒侧面的设有锁舌,所述锁舌在所述锁盒侧面的开口中伸缩,所述锁盒前后两面下部均设有锁芯护套,所述锁芯护套内部设有锁芯,所述锁盒前面上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锁盒前面上角设有警铃,所述锁盒前后两面中部均设有把手,所述锁盒内部设有伸缩单元、保护单元和蓄电池,两个所述把手是上侧均设有充电接口,所述锁芯后面设有旋钮,所述锁盒后面上部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该智能锁采用了电子与机械共同作用的方法,防撬效果更好,即使发生断电,报警装置失效,保护单元锁死,设有充电接口,可接充电宝等,以防意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
本技术涉及防撬智能锁
,具体为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智能锁防撬报警系统通常采用单一的电子报警装置,一旦发生锁体内的电池电量过低或耗尽时则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撬与作用,还有些智能锁防撬报警系统采用与家庭电网联网的方式,但总避免不了家中停电的情况,电子报警系统失效,这时可能会让小偷有机可乘,现有的电子报警系统易受到实际因素的影响,安全系数不高,容易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门板和锁盒,所述锁盒侧面的设有锁舌,所述锁舌在所述锁盒侧面的开口中伸缩,所述锁盒前后两面下部均设有锁芯护套,所述锁芯护套内部设有锁芯,所述锁盒前面上部设有控制面板,所述锁盒前面上角设有警铃,所述锁盒前后两面中部均设有把手,所述锁盒内部设有伸缩单元、保护单元和蓄电池,两个所述把手是上侧均设有充电接口,所述锁芯后面设有旋钮,所述锁盒后面上部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面板和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单元包括齿轮、齿条、导杆和L形杆,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表面的中部,所述齿条啮合连接在所述齿轮上侧,且所述齿条两端有圆形通孔,所述导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盒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杆表面,所述L形杆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齿条上表面,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舌侧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杆长度远长于所述齿条,所述L形杆倒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单元包括支撑板、电动伸缩杆、连接片、挡杆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盒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电动伸缩杆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所述连接片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伸缩杆顶端,所述挡杆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片下表面远离所述电动伸缩杆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杆底端,所述电动伸缩杆和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杆内部中空,且上部后面有小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连接电线穿过所述挡杆的内部与后面的小孔而不影响所述挡杆的上下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该智能锁采用了电子与机械共同作用的方法,防撬效果更好,即使发生断电,报警装置失效,挡杆只会挡住锁芯,从而最大程度上保护锁不被打开,上面有充电接口,可接充电宝等,以防意外。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锁盒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锁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保护单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档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门板、2-锁盒、3-锁舌、4-锁芯护套、5-锁芯、6-控制面板、7-警铃、8-把手、9-伸缩单元、91-齿轮、92-齿条、93-导杆、94-L形杆、10-保护单元、101-支撑板、102-电动伸缩杆、103-连接片、104-挡杆、105-压力传感器、11-蓄电池、12-充电接口、13-旋钮、14-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门板1和锁盒2,所述锁盒2侧面的设有锁舌3,所述锁舌3在所述锁盒2侧面的开口中伸缩,所述锁盒2前后两面下部均设有锁芯护套4,所述锁芯护套4内部设有锁芯5,所述锁盒2前面上部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锁盒2前面上角设有警铃7,所述锁盒2前后两面中部均设有把手8,所述锁盒2内部设有伸缩单元9、保护单元10和蓄电池11,两个所述把手8是上侧均设有充电接口12,所述锁芯5后面设有旋钮13,所述锁盒2后面上部设有控制开关14,所述控制面板6和所述控制开关1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单元9包括齿轮91、齿条92、导杆93和L形杆94,所述齿轮91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5表面的中部,所述齿条92啮合连接在所述齿轮91上侧,且所述齿条92两端有圆形通孔,所述导杆9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盒2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齿条92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杆93表面,所述L形杆94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齿条92上表面,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舌3侧面,所述锁芯5转动可以带动所述齿轮9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齿条92运动,进而带动所述L形杆94运动,最后带动所述锁舌3运动,从而实现锁的打开与关闭。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杆93长度远长于所述齿条92,所述L形杆94倒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单元10包括支撑板101、电动伸缩杆102、连接片103、挡杆104和压力传感器105,所述支撑板101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盒2一侧的内壁上,所述电动伸缩杆102底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01上表面,所述连接片103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电动伸缩杆102顶端,所述挡杆104顶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片103下表面远离所述电动伸缩杆102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105固定连接在所述挡杆104底端,所述电动伸缩杆102和所述压力传感器105的输入端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保护单元10开锁时,通过所述控制面板6打开所述电动伸缩杆102,首先带动所述连接片103向上运动,再带动所述挡杆104向上运动,直到所述挡杆104完全出去所述锁芯5方形孔,这时便可以插入钥匙转动所述锁芯5开锁了,当所述保护单元10报警时,如果有撬锁的,开锁工具插入锁芯5时会碰到所述压力传感器105,这时信号传给所述控制面板6,打开所述警铃7报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杆104内部中空,且上部后面有小孔,所述压力传感器105的连接电线穿过所述挡杆104的内部与后面的小孔而不影响所述挡杆104的上下运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从门外开锁时,需要输入密码才能操作控制面板6,通过控制面板6打开电动伸缩杆102,首先带动连接片103向上运动,再带动挡杆104向上运动,直到挡杆104完全行进出锁芯5的方形孔,这时插入钥匙转动锁芯5,锁芯5转动带动齿轮91转动,从而带动齿条92运动,再带动L形杆94运动,最后带动锁舌3运动,便可打开锁了,进门关锁时,转动旋钮13,锁芯5回复到初始位置,档杆104正对锁芯5上的方形孔,此时按下控制开关14,打开电动伸缩杆102,首先带动连接片103向下运动,再带动挡杆104向下运动,挡杆104插入锁芯5的方形孔,如果有撬锁的,开锁工具插入锁芯5时会碰到所述压力传感器105,压力传感器105将转化后的电信号传给控制面板6,控制面板6打开警铃7响铃进行报警。本技术涉及的电路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上述虽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包括门板(1)和锁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2)侧面的设有锁舌(3),所述锁舌(3)在所述锁盒(2)侧面的开口中伸缩,所述锁盒(2)前后两面下部均设有锁芯护套(4),所述锁芯护套(4)内部设有锁芯(5),所述锁盒(2)前面上部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锁盒(2)前面上角设有警铃(7),所述锁盒(2)前后两面中部均设有把手(8),所述锁盒(2)内部设有伸缩单元(9)、保护单元(10)和蓄电池(11),两个所述把手(8)是上侧均设有充电接口(12),所述锁芯(5)后面设有旋钮(13),所述锁盒(2)后面上部设有控制开关(14),所述控制面板(6)和所述控制开关(1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包括门板(1)和锁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盒(2)侧面的设有锁舌(3),所述锁舌(3)在所述锁盒(2)侧面的开口中伸缩,所述锁盒(2)前后两面下部均设有锁芯护套(4),所述锁芯护套(4)内部设有锁芯(5),所述锁盒(2)前面上部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锁盒(2)前面上角设有警铃(7),所述锁盒(2)前后两面中部均设有把手(8),所述锁盒(2)内部设有伸缩单元(9)、保护单元(10)和蓄电池(11),两个所述把手(8)是上侧均设有充电接口(12),所述锁芯(5)后面设有旋钮(13),所述锁盒(2)后面上部设有控制开关(14),所述控制面板(6)和所述控制开关(14)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撬报警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单元(9)包括齿轮(91)、齿条(92)、导杆(93)和L形杆(94),所述齿轮(91)固定连接在所述锁芯(5)表面的中部,所述齿条(92)啮合连接在所述齿轮(91)上侧,且所述齿条(92)两端有圆形通孔,所述导杆(9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锁盒(2)两侧的内壁上,所述齿条(92)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杆(93)表面,所述L形杆(94)底端固定连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景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迈云慧智能设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