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利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67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水利护坡,包括边坡和设置在边坡上的防护网,边坡的顶部设置有蓄水槽,边坡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蓄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端部与排水槽连通;蓄水槽内设置有水平的预制板,预制板上成型有若干通孔,蓄水槽内设置有横板,横板位于通孔下方,横板上活动安装有竖直的活动杆,活动杆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顶部和预制板底部相抵,顶板和横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活动杆外部,蓄水槽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预制板上方并且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延伸至边坡内并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上设置有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更好的利用自然降雨,并且在雨水量较大时不会冲击护坡和植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水利护坡
本技术涉及水利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水利护坡。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家对水利工程越来越重视,民众对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水利工程的岸坡防护设计重点倡导生态、环保、水清、岸绿的生态型护坡结构。现在很多护坡多是在坡体上种植植被,在坡顶上可以行驶车辆和行人,然后在坡体内部设置排水管,把坡顶上的积水排到河流中。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进行边坡的水土养护,一般会在边坡上种植绿植,但是在降水量较少时,直接把水排到河流中,不利于水资源利用,现在也有利用排水管把雨水排到植被坡体上,这样虽然节约用水,但是如果与水量较大时,容易冲击坡体,不利于坡体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道水利护坡,可以更好的利用自然降雨,并且在雨水量较大时不会冲击护坡和植被。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河道水利护坡,包括边坡和设置在边坡上的防护网,边坡的顶部设置有蓄水槽,边坡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蓄水槽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端部与排水槽连通;蓄水槽内设置有水平的预制板,预制板上成型有若干通孔,蓄水槽内设置有横板,横板位于通孔下方,横板上活动安装有竖直的活动杆,活动杆顶部设置有顶板,顶板顶部和预制板底部相抵,顶板和横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活动杆外部,蓄水槽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预制板上方并且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延伸至边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蓄水槽和排水槽的结构,排水槽可以将边坡上以及蓄水槽中流出的水流送走,在蓄水槽中增加了预制板的结构,预制板底部增加了通孔的结构并在通孔下方增加横板和活动杆的结构,活动杆上设置复位弹簧和顶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顶部的顶板和预制板底部相抵接,起到了对通孔的封堵效果,在蓄水槽内的水积蓄到一定的量时,在水压之下会使得托板向下移动,将通孔打开,通过通孔以及底部的排水管进行排水,分担了蓄水槽中排水孔排水的压力,多余的水流会通过底部的排水管送入到排水槽中,不易出现水流溢满造成对边坡的冲刷;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对自然雨水的合理利用,并且在雨水量较大时蓄水槽中的水不会冲击护坡和植被。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复位弹簧顶部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设置在活动杆顶部并和顶板底部连接;顶板包括板一和板二,板一和板二相互靠近的一侧成型有配合的凸起和凹槽,板一和板二上均设置有连接螺钉,两处连接螺钉分别穿过板一以及板二和连接环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连接环的结构并将顶板拆分为板一和板二,板一和板二之间通过凹槽和凸起进行配合,在拼接之后使用连接螺钉的结构可以实现板一和板二在连接环顶部的连接使用,在需要进行拆卸时,将连接螺钉旋下便于进行拆分,使用较为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顶板四周设置有橡胶圈,橡胶圈顶部和预制板底部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橡胶圈的结构,使得顶板和预制板之间的抵接更加紧密,不易出现漏水。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出水管两侧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分流管的结构,使用水流从出水管两侧进入到分流管中,通过分流管上的出水孔用于进行边坡内的灌溉。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防护网包括横钢丝和纵钢丝,横钢丝与纵钢丝的连接处设置有安装环,安装环中设置有插杆,插杆插入到边坡内,插杆顶部和安装环连接,插杆外部设置有限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防护网的结构对边坡进行防护,种植的植物可以从横钢丝和纵钢丝的间隔中生出,增加了安装环和插杆的结构,用于对防护网进行定位,插杆插入到边坡内部之后,插杆两侧的限位杆结构增加了和边坡内部的连接面积,起到了增强连接稳定性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插杆包括外部的杆一以及杆一内部的杆二,杆一顶部向下形成活动槽,杆二活动安装在活动槽中,活动槽两侧成型有孔洞,限位杆活动安装在孔洞中,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成型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逐渐靠近活动槽开口并从中间向两侧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杆设置为杆一和杆二的结构,插杆上的限位杆活动安装在杆一上,在进行杆一的安装时可以将限位杆送入到杆一内,杆一的安装较为方便;杆一安装之后再进行杆二的安装,将杆二钉入到活动槽中,杆二底部作用在限位杆上,使得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端进入到边坡中,使得插杆和边坡的连接更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限位杆上连接有挡片,挡片和活动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挡片和连接弹簧的结构,在杆一和杆二处于分离的状态时,因为存在连接弹簧的结构,使得两侧的限位杆不会从孔洞中脱落;并且在进行杆一的安装时,因为连接弹簧的作用使得限位杆端部缩回到活动槽中,便于进行杆一在边坡中的安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杆二顶部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边缘设置有连接片,连接片底部设置有卡块,安装环四周设置有和卡块配合的卡槽,卡块上成型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四周到中间并向定位板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定位板、卡块和卡槽的结构,在向下移动时卡块会和卡槽进行配合,实现了定位板和安装环之间的连接,将插杆结构和安装环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体结构更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增加了蓄水槽和排水槽的结构,排水槽可以将边坡上以及蓄水槽中流出的水流送走,在蓄水槽中增加了预制板的结构,预制板底部增加了通孔的结构并在通孔下方增加横板和活动杆的结构,活动杆上设置复位弹簧和顶板,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顶部的顶板和预制板底部相抵接,起到了对通孔的封堵效果,在蓄水槽内的水积蓄到一定的量时,在水压之下会使得托板向下移动,将通孔打开,通过通孔以及底部的排水管进行排水,分担了蓄水槽中排水孔排水的压力,多余的水流会通过底部的排水管送入到排水槽中,不易出现水流溢满造成对边坡的冲刷;使用了连接环的结构并将顶板拆分为板一和板二,板一和板二之间通过凹槽和凸起进行配合,在拼接之后使用连接螺钉的结构可以实现板一和板二在连接环顶部的连接使用,在需要进行拆卸时,将连接螺钉旋下便于进行拆分,使用较为方便;将插杆设置为杆一和杆二的结构,插杆上的限位杆活动安装在杆一上,在进行杆一的安装时可以将限位杆送入到杆一内,杆一的安装较为方便;杆一安装之后再进行杆二的安装,将杆二钉入到活动槽中,杆二底部作用在限位杆上,使得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端进入到边坡中,与边坡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蓄水槽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插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边坡;11、蓄水槽;12、排水槽;13、排水管;14、出水管;15、分流管;2、防护网;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水利护坡,包括边坡(1)和设置在边坡(1)上的防护网(2),其特征在于:边坡(1)的顶部设置有蓄水槽(11),边坡(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12),蓄水槽(11)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的端部与排水槽(12)连通;蓄水槽(11)内设置有水平的预制板(3),预制板(3)上成型有若干通孔(31),蓄水槽(11)内设置有横板(32),横板(32)位于通孔(31)下方,横板(32)上活动安装有竖直的活动杆(44),活动杆(44)顶部设置有顶板(4),顶板(4)顶部和预制板(3)底部相抵,顶板(4)和横板(3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6),复位弹簧(46)套设在活动杆(44)外部,蓄水槽(11)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预制板(3)上方并且连接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延伸至边坡(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利护坡,包括边坡(1)和设置在边坡(1)上的防护网(2),其特征在于:边坡(1)的顶部设置有蓄水槽(11),边坡(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槽(12),蓄水槽(11)的槽底设置有排水管(13),排水管(13)的端部与排水槽(12)连通;蓄水槽(11)内设置有水平的预制板(3),预制板(3)上成型有若干通孔(31),蓄水槽(11)内设置有横板(32),横板(32)位于通孔(31)下方,横板(32)上活动安装有竖直的活动杆(44),活动杆(44)顶部设置有顶板(4),顶板(4)顶部和预制板(3)底部相抵,顶板(4)和横板(32)之间设有复位弹簧(46),复位弹簧(46)套设在活动杆(44)外部,蓄水槽(11)侧壁上设置有排水孔,排水孔位于预制板(3)上方并且连接有出水管(14),出水管(14)延伸至边坡(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利护坡,其特征在于:复位弹簧(46)顶部连接有连接环(45),连接环(45)设置在活动杆(44)顶部并和顶板(4)底部连接;顶板(4)包括板一(41)和板二(42),板一(41)和板二(42)相互靠近的一侧成型有配合的凸起和凹槽,板一(41)和板二(42)上均设置有连接螺钉(48),两处连接螺钉(48)分别穿过板一(41)以及板二(42)和连接环(45)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利护坡,其特征在于:顶板(4)四周设置有橡胶圈(47),橡胶圈(47)顶部和预制板(3)底部相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林军闵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