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579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材冷却装置,它包括:冷却筒,所述冷却筒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装载冷却液体,所述冷却筒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开设有入线口和出线口;内管,所述内管上端周缘密封连接在所述出线口外周,所述内管中设置有过线通道,所述内管下端向入线口延伸;所述冷却筒上还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连通所述内管外壁与所述冷却筒内壁之间的所述内腔。能够实现线材带速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材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材冷却装置,用于光伏焊带涂锡后的冷却,也可用于其它线材的冷却。
技术介绍
光伏焊带即镀锡铜带,应用于光伏组件电池片的连接,是光伏组件焊接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光伏焊带在涂锡时要经过230摄氏度熔锡炉,焊带通过锡炉后温度可达到100摄氏度以上,需要降温后才能收卷。且降温处理可使锡层更均匀、附着牢固。现实中通常使用冷风冷却和液氮冷却。其中,冷风冷却通常使用惰性气体、空调制冷,具有能耗大、冷却效率低、接触面低、成本高的缺点,造成带速不高。液氮冷却的冷却效果好,但是同样存在能耗大、成本高的缺点,且带速仍不是很高,可参见后面列出的参考专利3、参考专利4。除使用冷风冷却和液氮冷却外,现有出现采用液冷的尝试,如通过冷却水或其它常规冷却液(不会快速挥发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好,能耗低,运行成本小。后面列出的参考专利2为一种液冷装置,其采用喷淋的方式将冷却液喷淋到焊带上,但是喷淋方式会影响焊带直线度而影响带速,因此在此种情况下若带速很高,焊带抖动严重,影响前序热浸涂覆。另外,喷淋方式中冷却液与焊带不能充分接触,从而冷却效果仍不高。后面列出的参考专利1也是一种液冷装置,冷却液与焊带可充分接触,从而具有较高的冷却效率。但是其冷却液形成的液流以及保护管中惰性气体产生的气流作用于焊带,仍然影响焊带的带速,若带速高则会使焊带剧烈振动,从而影响前序的热浸涂覆。另外,装置运行过程中,仍需消耗惰性气体而增加运行成本。因此,需要改进。参考专利:1,中国专利“金属带热浸涂装置”,公开号为“CN1403623A”;2,中国专利“窄金属带热浸涂装置”,公开号为“CN1068980A”;3,中国专利“镀覆装置及镀覆方法”,公布号为“CN108431284A”;4,美国专利“Hotdippingmethodforformingametaloralloycoatingaroundanelongatedbody”,公开号为“US4552788A”。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线材冷却装置,解决的问题是提高线材带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材冷却装置,它包括:冷却筒,所述冷却筒具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装载冷却液体,所述冷却筒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开设有入线口和出线口;内管,所述内管上端周缘密封连接在所述出线口外周,所述内管中设置有过线通道,所述内管下端向入线口延伸;所述冷却筒上还开设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连通所述内管外壁与所述冷却筒内壁之间的所述内腔。优化地,它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冷却筒内壁与所述内管之间。优化地,所述入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处均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在自下而上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导向孔的上端与所述入线口或与所述出线口相通。优化地,所述出线口外设置有风刀。进一步地,所述风刀吹风方向的设置能够实现将线材表面的冷却液体吹回所述内管中。更进一步地,所述风刀的出风口环形包绕线材。优化地,所述冷却筒外壁设置有翅片,所述翅片自所述冷却筒外壁向远延伸。优化地,它还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冷却筒外周,所述外筒内壁与所述冷却筒外壁之间形成有冷却液体容纳腔,所述冷却液体容纳腔用于装载冷却液体。进一步地,所述外筒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之间连接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中设置有循环泵。优化地,所述入线口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在自下而上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导向孔中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中设置有过线通道,所述密封塞由单作用气缸驱动,当所述单作用气缸断气时,所述单作用气缸能够将所述密封塞推进所述导向孔中,且推力足够大以使所述密封塞中的过线通道被挤压而闭合。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线材冷却装置,将冷却液体(纯水或其它冷却液)装载到冷却筒中,线材(如焊带)从下端的入线口流入,从上端的出线口流出,线材与冷却筒中的冷却液体充分接触而具有很高的冷却效率,高的冷却效率为高速线材提供保证。另外,线材不受冷却液或其它流体的横向冲击,从而能够实现提高线材带速。为了解决下端入线口的漏液,在冷却筒内设置了内管,通过使冷却液体水平面高于内管的下端而实现密封,并通过抽气口将内管外侧液位上端与上密封盖之间的密闭内腔抽真空,实现通过压强差使冷却液体不会从下端的入线口漏出。综上所述,实现了提高线材带速的效果。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线材冷却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中去除一半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密封塞及驱动其移动的附属结构放大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冷却筒;11、入线口;12、出线口;13、抽气口;14、导向孔;15、内腔;151、密闭空腔;16、排液管;2、内管;21、过线通道;3、连接板;31、通孔;4、风刀;5、翅片;6、外筒;61、冷却液体容纳腔;62、进液口;63、出液口;7、防漏组件;71、密封塞;72、单作用气缸;73、楔块;74、滑板;741、导向条;75、侧板;76、底板;77、弹簧;8、真空发生器;9、电磁阀;101、液位传感器;102、线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所示,线材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筒1和外筒6。线材102(光伏焊带)经热浸涂覆热融锡后,从下方穿入冷却筒1,从上方穿出冷却筒1,经过冷却筒1内时被冷却。如图2,图2为图1所示线材冷却装置剖开并去除约一半后的另一半立体示意图。冷却筒1由金属材料制成,导热性能好。冷却筒1上下端具有密封盖,实现内部密封(除入线口11和出线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n冷却筒(1),所述冷却筒(1)具有内腔(15),所述内腔(15)用于装载冷却液体,所述冷却筒(1)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开设有入线口(11)和出线口(12);/n内管(2),所述内管(2)上端周缘密封连接在所述出线口(12)外周,所述内管(2)中设置有过线通道(21),所述内管(2)下端向所述入线口(11)延伸;/n所述冷却筒(1)上还开设有抽气口(13),所述抽气口(13)连通所述内管(2)外壁与所述冷却筒(1)内壁之间的所述内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冷却筒(1),所述冷却筒(1)具有内腔(15),所述内腔(15)用于装载冷却液体,所述冷却筒(1)的下端和上端分别开设有入线口(11)和出线口(12);
内管(2),所述内管(2)上端周缘密封连接在所述出线口(12)外周,所述内管(2)中设置有过线通道(21),所述内管(2)下端向所述入线口(11)延伸;
所述冷却筒(1)上还开设有抽气口(13),所述抽气口(13)连通所述内管(2)外壁与所述冷却筒(1)内壁之间的所述内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连接在所述冷却筒(1)内壁与所述内管(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线口(11)和所述出线口(12)处均设置有导向孔(14),所述导向孔(14)在自下而上的方向上内径逐渐减小,所述导向孔(14)的上端与所述入线口(11)或与所述出线口(12)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口(12)外设置有风刀(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材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4)吹风方向的设置能够实现将线材表面的冷却液体吹回所述内管(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奥特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