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52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沥水机构;所述沥水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电热板,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沥水箱,所述沥水箱外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沥水箱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沥水箱底部固定设有滤网,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多个轮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沥水箱转动,与此同时,两个第一电热板在沥水箱旋转过程中始终对沥水箱加热,使得壳体不会长时间的加温,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COD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但一般水及废水中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数量相对不大,而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在对COD浓水由于其内部含有大量混合物,在对COD浓水处理的通常方法为加温处理,而对于壳体长时间的加热以及使用,会使得壳体使用寿面减少,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因此,专利技术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高COD浓水处理设备,通过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沥水箱转动,与此同时,两个第一电热板在沥水箱旋转过程中始终对沥水箱加热,使得壳体不会长时间的加温,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COD浓水由于其内部含有大量混合物,在对COD浓水处理的通常方法为加温处理,而对于壳体长时间的加热以及使用,会使得壳体使用寿面减少,导致使用寿命降低,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立柱,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沥水机构;所述沥水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电热板,两个所述第一电热板分别镶嵌于两个立柱内壁中,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沥水箱,所述沥水箱两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一电热板相贴合,所述沥水箱外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沥水箱底部与两个立柱顶部相贴合,所述沥水箱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沥水箱底部固定设有滤网,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多个轮体,多个所述轮体顶部均与沥水箱底部相贴合,多个所述轮体底部均与立柱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顶部与沥水箱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水箱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穿过滤网并延伸至沥水箱内部,所述第一水管顶部设有三个第三水管,三个所述第三水管顶部设有第四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与三个第三水管之间和三个第三水管与第四水管之间均固定设有第二水管,所述第四水管一端固定设有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设在立柱顶部,所述水泵底部固定设有第五水管,所述第五水管一端穿过立柱并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第五水管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水管与立柱相贴合,所述第一水管上开设有多个开口。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部镶嵌有两个第二电热板,两个所述第二电热板分别设在第一水管两侧,所述第一水管外侧套设有滤网框,所述第一水管与滤网框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滤网框顶部与滤网底部相接触,多个所述开口均设在滤网框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管和第四水管外侧均固定套设有连接柱,两个所述连接柱两端分别与沥水箱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箱与电机之间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两端分别与沥水箱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延伸至立柱内部,所述电机输出端与立柱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电机输出端通过轴承与立柱活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沥水箱后侧设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通过铰链与沥水箱铰接,所述水箱后侧固定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固定设有开关阀。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沥水箱转动,与此同时,两个第一电热板在沥水箱旋转过程中始终对沥水箱加热,与现有技术相比,使得壳体不会长时间的加温,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后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的A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2的B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立柱、2第一电热板、3沥水箱、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电机、7滤网、8水箱、9第一水管、10第二水管、11第三水管、12第四水管、13第二电热板、14滤网框、15轮体、16连接柱、17开口、18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说明书附图1-5,该实施例的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立柱1,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沥水机构;所述沥水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电热板2,两个所述第一电热板2分别镶嵌于两个立柱1内壁中,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沥水箱3,所述沥水箱3两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一电热板2相贴合,所述沥水箱3外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4,所述沥水箱3底部与两个立柱1顶部相贴合,所述沥水箱3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4相啮合,所述沥水箱3底部固定设有滤网7,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多个轮体15,多个所述轮体15顶部均与沥水箱3底部相贴合,多个所述轮体15底部均与立柱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水箱8,所述水箱8顶部与沥水箱3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水箱8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9穿过滤网7并延伸至沥水箱3内部,所述第一水管9顶部设有三个第三水管11,三个所述第三水管11顶部设有第四水管12,所述第一水管9与三个第三水管11之间和三个第三水管11与第四水管12之间均固定设有第二水管10,所述第四水管12一端固定设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固定设在立柱1顶部,所述水泵18底部固定设有第五水管,所述第五水管一端穿过立柱1并延伸至水箱8内部,所述第五水管与水箱8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水管与立柱1相贴合,所述第一水管9上开设有多个开口17,通过沸水进入第一水管9内,然后沸水再通过两个第二水管10、第三水管11、第四水管12和第五水管,然后可以对沥水箱3内的混合物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所述水箱8内部镶嵌有两个第二电热板13,两个所述第二电热板13分别设在第一水管9两侧,所述第一水管9外侧套设有滤网框14,所述第一水管9与滤网框14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滤网框14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立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沥水机构;/n所述沥水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电热板(2),两个所述第一电热板(2)分别镶嵌于两个立柱(1)内壁中,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沥水箱(3),所述沥水箱(3)两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一电热板(2)相贴合,所述沥水箱(3)外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4),所述沥水箱(3)底部与两个立柱(1)顶部相贴合,所述沥水箱(3)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4)相啮合,所述沥水箱(3)底部固定设有滤网(7),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多个轮体(15),多个所述轮体(15)顶部均与沥水箱(3)底部相贴合,多个所述轮体(15)底部均与立柱(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立柱(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沥水机构;
所述沥水机构包括两个第一电热板(2),两个所述第一电热板(2)分别镶嵌于两个立柱(1)内壁中,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沥水箱(3),所述沥水箱(3)两侧壁分别与两个第一电热板(2)相贴合,所述沥水箱(3)外侧固定设有第一齿轮(4),所述沥水箱(3)底部与两个立柱(1)顶部相贴合,所述沥水箱(3)一侧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输出端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4)相啮合,所述沥水箱(3)底部固定设有滤网(7),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多个轮体(15),多个所述轮体(15)顶部均与沥水箱(3)底部相贴合,多个所述轮体(15)底部均与立柱(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COD浓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1)之间设有水箱(8),所述水箱(8)顶部与沥水箱(3)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水箱(8)内部固定设有第一水管(9),所述第一水管(9)穿过滤网(7)并延伸至沥水箱(3)内部,所述第一水管(9)顶部设有三个第三水管(11),三个所述第三水管(11)顶部设有第四水管(12),所述第一水管(9)与三个第三水管(11)之间和三个第三水管(11)与第四水管(12)之间均固定设有第二水管(10),所述第四水管(12)一端固定设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固定设在立柱(1)顶部,所述水泵(18)底部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宝孟毅郑淑一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方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