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6278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包括顶椎、气体发生器、内管壳、底座;所述顶椎、气体发生器依次设置于内管壳内部;所述顶椎一端带有尖刺部,用于刺破封膜,另一端带有基座,基座的直径小于内管壳的直径且与内管壳紧密接触;所述气体发生器位于基座下方并与基座底部接触;所述底座设置于内管壳底部;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气体发生器能够产生高压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刺破速度极快,作用后顶椎收回,不影响储物瓶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
技术介绍
储气瓶,储水瓶等装置广泛应用于消防,医疗,军工,建筑等行业,瓶体一般用金属膜做为封口装置,在使用时需要用尖锐物体将其刺破,使瓶内的水或气泄漏出来。人工刺破封膜的方式效率低,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快速刺破储气瓶或者储水瓶的封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刺破速度极快,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遇到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包括顶椎、气体发生器、内管壳、底座;所述顶椎、气体发生器依次设置于内管壳内部;所述顶椎一端带有尖刺部,用于刺破封膜,另一端带有基座,基座的直径小于内管壳的直径且与内管壳紧密接触;所述气体发生器位于基座下方并与基座底部接触;所述底座设置于内管壳底部;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于底座上;所述气体发生器能够产生高压气体;所述内管壳的中上部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孔。内管壳上孔的作用是用于高压气体多余能量的释压。进一步地,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所述内管壳与底座连接部分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所述顶椎上套有弹簧。本技术在工作时,气体发生器率先作用,产生高压气体,推动顶椎运动,刺破气瓶,高压气体多余能量通过内管壳上两个及以上的孔释放出内管壳外部,顶椎再由弹簧将其弹回原位置,不影响出水口或出气口。r>进一步地,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还包括外管壳;所述外管壳位于内管壳外部;所述内管壳和外管壳之间形成气体通道;所述外管壳具有与气瓶口连接的一端。外管壳与气瓶口连接处设有连接螺纹或者快速接头;气瓶被刺破封膜后,气流可以顺着气体通道的方向流动。进一步地,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所述气体发生器内含有燃烧能产生高压气体的药剂。进一步地,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所述内管壳和外管壳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刺破速度极快,作用后顶椎收回,不影响储物瓶工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包含外管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包含外管壳的气体通道内的气流导向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不包含外管壳内部作用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不包含外管壳内部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不包含外管壳内部作用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顶椎,2-弹簧,3-气体发生器,4-密封圈,5-底座,6-内管壳,7-外管壳,8-气体通道,9-气瓶口,10-孔,11-基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包括顶椎1、气体发生器3、内管壳6、底座5;所述顶椎1、气体发生器3依次设置于内管壳6内部;所述顶椎1一端带有尖刺部,用于刺破封膜,另一端带有基座11,基座11的直径小于内管壳6的直径且与内管壳6紧密接触;所述气体发生器3位于基座11下方并与基座11底部接触;所述底座5设置于内管壳6底部;所述气体发生器3固定于底座5上;所述气体发生器3能够产生高压气体。所述内管壳6与底座5连接部分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顶椎1上套有弹簧2。所述内管壳6的中上部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孔10。内管壳6上孔的作用是用于高压气体多余能量的释压。所述气体发生器3内含有燃烧能产生高压气体的药剂。本技术在工作时,气体发生器率先作用,产生高压气体,推动顶椎运动,刺破气瓶后由弹簧将其弹回原位置,不影响出水口或出气口。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外管壳7;所述外管壳7位于内管壳6外部;所述内管壳6和外管壳7之间形成气体通道8;所述外管壳7具有与气瓶口连接的一端;所述内管壳6和外管壳7为不锈钢材质。气瓶被刺破封膜后,气流可以顺着气体通道的方向流动。本技术根据客户安装方式的不同,可以配备外管壳或者不配备外管壳。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带外管壳的,如实施例1;另一种是带外管壳的,如实施例2。本技术配备外管壳或者不配备外管壳,都可以达到快速刺破封膜的效果。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椎(1)、气体发生器(3)、内管壳(6)、底座(5);/n所述顶椎(1)、气体发生器(3)依次设置于内管壳(6)内部;/n所述顶椎(1)一端带有尖刺部,用于刺破封膜,另一端带有基座(11),基座(11)的直径小于内管壳(6)的直径且与内管壳(6)紧密接触;/n所述气体发生器(3)位于基座(11)下方并与基座(11)底部接触;/n所述底座(5)设置于内管壳(6)底部;所述气体发生器(3)固定于底座(5)上;所述气体发生器(3)能够产生高压气体;/n所述内管壳(6)的中上部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椎(1)、气体发生器(3)、内管壳(6)、底座(5);
所述顶椎(1)、气体发生器(3)依次设置于内管壳(6)内部;
所述顶椎(1)一端带有尖刺部,用于刺破封膜,另一端带有基座(11),基座(11)的直径小于内管壳(6)的直径且与内管壳(6)紧密接触;
所述气体发生器(3)位于基座(11)下方并与基座(11)底部接触;
所述底座(5)设置于内管壳(6)底部;所述气体发生器(3)固定于底座(5)上;所述气体发生器(3)能够产生高压气体;
所述内管壳(6)的中上部设置有两个及以上的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刺破封膜的动力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壳(6)与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范诚诚陈智王根武杨莉魏煜易聪鹏魏亚宁魏德贤魏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集瀛汽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