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22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煤矿井下支柱高效支护及运输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机架设置在履带总成上,机架前后分别设置主驾驶室、副驾驶室、油箱、柴油机系统和电气系统,机架中部设置有升降夹紧平台,所述的升降夹紧平台包括升降平台支撑框架,升降平台支撑框架上支撑连接双叉升降平台和机架,双叉升降平台由平台液压系统控制2根举升油缸控制平台升降,双叉升降平台中部设置可以自转的旋转台,双叉升降平台外侧设置限位装置,双叉升降平台上侧设置距离传感器,旋转台上设置夹紧装置,旋转台底部设置有旋转轴心,旋转轴心上设置有凸出块,凸出块与回转夹紧油缸充液杆端铰接,回转夹紧油缸另一端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
本技术属于煤矿井下支柱高效支护及运输设备的设计与制造
,具体是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开采强度及产能的增加,对综采工作面顺槽超前支护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超前支架排队式逐步前移的移架方式对顶板进行反复支撑,对顶板易造成破坏且难以维护,对巷道内行人及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解决工作面顺槽出口动压巷道破碎顶板的超前支护问题,研制开发了循环式超前支架及轮式支架搬运车,操作人员只需通过操纵搬运车上的集控阀组即可实现支撑、回撤、补液机械化自动化作业。然而,对一些矿井顺槽巷道底板无硬化、路况复杂矿井,就会造成轮式支架搬运车行驶困难、通过性差、对地比压大,以及一些坡度较大矿井材料运输困难问题。为了提高产品适应性,满足用户需求,在现有料车底盘上,研制开发了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以适应底板无硬化、路况复杂矿井的顺槽巷道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超前支护的需求,提供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包括主驾驶室、副驾驶室、机架、履带总成、柴油机系统和电气系统,机架设置在履带总成上,机架前后分别设置主驾驶室、副驾驶室、油箱、柴油机系统和电气系统,机架中部设置有升降夹紧平台,所述的升降夹紧平台包括升降平台支撑框架,升降平台支撑框架上支撑连接双叉升降平台和机架,双叉升降平台由平台液压系统控制2根举升油缸控制平台升降,双叉升降平台中部设置可以自转的旋转台,双叉升降平台外侧设置限位装置,双叉升降平台上侧设置距离传感器,旋转台上设置夹紧装置,旋转台底部设置有旋转轴心,旋转轴心上设置有凸出块,凸出块与回转夹紧油缸充液杆端铰接,回转夹紧油缸另一端固定。进一步的,机架上设置有由油箱主体前侧的外框架以及机架围成的立柱内井。进一步的,平台液压系统中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通过设定回转夹紧油缸运动行程或者液压油流量,实现旋角的定量。进一步的,机架上还安装有车载高压乳化液泵站,所述的车载高压乳化液泵站包括车载高压乳化液泵、乳化液箱、乳化液多路阀和大流量换向阀,车载高压乳化液泵通过大流量换向阀与动力源连接,车载高压乳化液泵进口与乳化液箱连通,车载高压乳化液泵出口与乳化液多路阀进液口连通,乳化液多路阀回液口与乳化液箱连通,乳化液多路阀通过胶管与快插接头连通。进一步的,油箱由外框架和油箱主体组成一个可拆装的模块内嵌在机架底部,并通过销轴螺栓等将履带总成和机架上下联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开发了一种外形尺寸小、载荷、举升高度大的车载式升降平台、专用于搬运门式支架,是国内第一台履带式无反复支撑超前支护专用车,可实现支架的回撤、运输、支撑、补液功能。行走部分针对无底板硬化矿井采用履带结构提高了车辆适应性;操控部分采用双向可独立驾驶操纵,升降夹紧平台的回转及夹紧功能,确保了支架安全、平稳运输支护,提高车辆通过性;独立车载高压乳化液泵站系统,改变了井下乳化液泵站管路依靠人工拖拉的传统方式,减少矿井人员配置,提高了车辆安全性。该搬运车的设计增加单机利用率,减少煤矿企业购置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矿井减员增效、打造安全高效矿井的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I;图2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II;图3为升降夹紧平台结构示意图I;图4为升降夹紧平台结构示意图II;图5为油箱结构、立柱内井示意图;图6为车载高压乳化液泵站系统原理图;图中1-主驾驶室,2-副驾驶室,3-车载高压乳化液泵站,4-升降夹紧平台,5-机架,6-履带总成,7-柴油机系统,8-电气系统,9-行走液压系统,10-乳化液箱,11-油箱,12-限位装置,13-立柱内井,14-平台液压系统,15-夹紧装置,16-外框架,17-油箱主体,18-升降平台支撑框架,19-双叉升降平台,20-旋转台,21-旋转底座,22-回转夹紧油缸,23-旋转轴心,24-举升油缸,25-位置传感器,26-乳化液多路阀,27-大流量换向阀,28-距离传感器,29-乳化液过滤器,30-乳化液安全阀,31-乳化液压力表,32-快插接头,33-车载高压乳化液泵。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包括主驾驶室1、副驾驶室2、机架5、履带总成6、柴油机系统7和电气系统8,机架5设置在履带总成6上,机架5前后分别设置主驾驶室1、副驾驶室2、油箱11、柴油机系统7和电气系统8,机架5中部设置有升降夹紧平台4,所述的升降夹紧平台4包括升降平台支撑框架18,升降平台支撑框架18上支撑连接双叉升降平台19和机架5,双叉升降平台19由平台液压系统14控制2根举升油缸24控制平台升降,双叉升降平台19中部设置可以自转的旋转台20,双叉升降平台19外侧设置限位装置12,旋转台20上设置夹紧装置15,旋转台20底部设置有旋转轴心23,旋转轴心23上设置有凸出块,凸出块与回转夹紧油缸22充液杆端铰接,回转夹紧油缸22另一端与旋转底座21固定。操纵控制手柄,回转夹紧油缸22充液杆端伸出,推动旋转轴心23旋转,与限位装置12共同完成支架夹紧。该搬运车开至顺槽巷道机尾部单跨支撑装置下方,将升降夹紧平台4上旋转机构的卡槽对准支架横梁中部,将升降夹紧平台4升起至支架横梁落入升降夹紧平台4卡槽中,利用车载高压乳化液泵站3将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的立柱收回,通过升降夹紧平台4旋转后限位装置12进行夹紧,车辆在柴油机系统7、电气系统8及行走液压系统9配合下运输无反复单跨支架行驶至顺槽超前支护的前端,通过升降夹紧平台4将所载的单跨支撑装置摆正,将升降夹紧平台4升至支撑横梁的上表面紧贴顶板,再利用车载高压乳化液泵站3将支架的立柱伸出至其完全撑紧顶板,完成从工作面出口降架→搬运→升架的一个无反复支撑循环。机架5上设置有由油箱主体17前侧的外框架16以及机架5围成的立柱内井13。平台液压系统14中设置有位置传感器25,位置传感器25通过设定回转夹紧油缸22运动行程或者液压油流量,实现旋角的定量。定量旋角设计的升降夹紧平台4由夹紧装置15和平台液压系统14组成,工作时平台液压系统14控制升降夹紧平台4上升,让支架卡进升降夹紧平台4卡槽中,支架支柱收回,升降夹紧平台4将支架由垂直与车体前进方向逆时针旋转设定角度(0~90°)后限位装置12进行限位夹紧,最大90°旋转后可实现一端支架立柱位于车体的立柱内井13中,一端位于副驾驶室2,然后平台液压系统14控制支架下降,提高车辆通过性。撤架时,平台液压系统14通过位置传感器25控制回转夹紧油缸22杆端伸出行程,转动旋转台20卡槽与车辆前进方向垂直,双叉升降平台19的2根举升油缸24伸出,距离传感器28监测平台与架体位置最小位置,当达到设定值后,平台液压系统14停止供油,支架横梁底部落入旋转台20卡槽搓板面,然后平台液压系统14通过位置传感器25控制回转夹紧油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包括主驾驶室(1)、副驾驶室(2)、机架(5)、履带总成(6)、柴油机系统(7)和电气系统(8),机架(5)设置在履带总成(6)上,机架(5)前后分别设置主驾驶室(1)、副驾驶室(2)、油箱(11)、柴油机系统(7)和电气系统(8),其特征在于:机架(5)中部设置有升降夹紧平台(4),所述的升降夹紧平台(4)包括升降平台支撑框架(18),升降平台支撑框架(18)上支撑连接双叉升降平台(19)和机架(5),双叉升降平台(19)由平台液压系统(14)控制2根举升油缸(24)控制平台升降,双叉升降平台(19)中部设置可以自转的旋转台(20),双叉升降平台(19)外侧设置限位装置(12),双叉升降平台(19)上侧设置距离传感器(28),旋转台(20)上设置夹紧装置(15),旋转台(20)底部设置有旋转轴心(23),旋转轴心(23)上设置有凸出块,凸出块与回转夹紧油缸(22)充液杆端铰接,回转夹紧油缸(22)另一端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包括主驾驶室(1)、副驾驶室(2)、机架(5)、履带总成(6)、柴油机系统(7)和电气系统(8),机架(5)设置在履带总成(6)上,机架(5)前后分别设置主驾驶室(1)、副驾驶室(2)、油箱(11)、柴油机系统(7)和电气系统(8),其特征在于:机架(5)中部设置有升降夹紧平台(4),所述的升降夹紧平台(4)包括升降平台支撑框架(18),升降平台支撑框架(18)上支撑连接双叉升降平台(19)和机架(5),双叉升降平台(19)由平台液压系统(14)控制2根举升油缸(24)控制平台升降,双叉升降平台(19)中部设置可以自转的旋转台(20),双叉升降平台(19)外侧设置限位装置(12),双叉升降平台(19)上侧设置距离传感器(28),旋转台(20)上设置夹紧装置(15),旋转台(20)底部设置有旋转轴心(23),旋转轴心(23)上设置有凸出块,凸出块与回转夹紧油缸(22)充液杆端铰接,回转夹紧油缸(22)另一端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式无反复支撑单跨支架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5)上设置有由油箱主体(17)前侧的外框架(16)以及机架(5)围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玉军王庆祥谢龙郭培燕马凤苹马艳卫韦建龙王治伟赵秀梅薛慧珍赵瑞萍兰春亮高源赵海兴郝亚星贾二虎侯尧花范江鹏林广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