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可调分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6051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光光束的光能比例可调分束器,它是顶角两边平面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棱镜构成的。棱镜在与其连结的机械部件的作用下可以沿平行于斜边平面的水平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入射光反射比之目的。本分束器不仅可以达到分束比连续可调,而且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做成本,适用于高功率激光器的各项指标测量、激光工作加工及基于种子光放大的相干组束等领域。(*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分束器,特别涉及一种分光光束的能量比例可调的分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最早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到今天的数字阵列扫描干涉成像光谱技术,对其中的光学分束器要求越来越高。光学分束器是能把一束光分成两束或多束的光学元件。一般情况下,它由蒸涂金属膜或介质膜的玻璃板构成。参见凌德洪编写的物理学词典,光学分册,科学出版社,88年5月,83页。另一种常用的就是由双折射晶体构成的偏振分束器(PBS),它可以把入射光成分中的两种不同偏振态的光分开,参见李红斌等人发表的“偏振分束器对乐学电流传感器稳定性的影响”,《光子学报》,32(2),2003,160-162。还有一些用光栅做成的分束器,用于把不同波长的光分开,参见张耀举等人发表的“用三角形闪耀光栅实现分束器”,《光学技术》,29(3),2003,367-369。上述分束器都无法实现分束比连续可调,而且分出的两束或多束光的偏振状态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限制了它在某些系统中的应用。比如说基于种子光放大的相干组束光纤激光器系统,就要求高功率光纤放大器共用同一个种子光源,通过精密调相技术实现多个放大激光的相干耦合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比例可调分束器,它应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分束比连续可调的特点,可以将一束光分成两束或多束,输出光束的状态完全相同,而且分束比可以连续调节,从而满足某些特定的需要。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的原理是本技术突破了原来分束器将入射光进行反射和折射而使不同折射率性质的光分开的原理。本方案是在棱镜顶角相邻的两镜面镀以高反介质膜,使入射到该两镜面的光束沿不同方向分开,从而达到分束之目的。通过改变棱镜的位置,可以调整入射到两镜面上的光束比例,顶角的大小可视所需分光的角度而定,如果选择直角棱镜,则出射光束将沿同一直线的不同方向出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比例可调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它是顶角两边平面上镀由高反射膜的棱镜构成。所述的棱镜置于一平移台上并粘合在一起。所述的棱镜的顶角为两分光束的夹角的一半。所述的棱镜是顶角为直角的三角棱镜。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是在棱镜顶角相邻的两镜面镀以高反射介质膜,使入射到该两镜面的光束沿不同方向分开,从而达到分束之目的。通过改变棱镜的位置,可以调整入射到两镜面上的光束的比例,顶角的大小可视所需分光光束的夹角而定,如果选择直角棱镜,则出射光束将沿同一直线的不同方向出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直角棱镜分束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直角棱镜分束器俯视结构和光学原理图。图中1-直角棱镜,2和3-镀有高反介质膜的镜面,4-手动调节的一维平移台,它与棱镜1是粘合为一体的,5-入射光束,6和7为经过分束后的出射光束。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和图2。由图可见,本技术可调分束比棱镜分束器是由光学玻璃制作的棱镜并在棱镜顶角相邻两镜面2和3镀以宽带高反射介质膜而构成的。棱镜的顶角为90度。图2中入射光束5沿顶角方向入射,棱镜顶角将入射光束5分割成两部分,分别入射到镀有高反膜的第一镜面2和第二镜面3上,经反射后成为方向相反的两出射光束6和7。既可通过手直接该棱镜或调整一维平台4使棱镜沿水平方向移动棱镜,改变棱镜顶角在入射光束5中的位置,就可以改变入射光在第一镜面2和第二镜面3上上的比例,从而达到分束比(即6和7的比例)连续调节。本技术棱镜在与其连结的机械部件的作用下可以沿平行于斜边平面的水平方向移动,即可达到调节分束光能量比例之目的。本技术分束器不仅可以达到分束比连续可调,而且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做成本,适用于高功率激光器的各项指标测量、激光工作加工及基于种子光放大的相干组束等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比例可调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它是顶角两边平面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棱镜构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的比例可调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镜置于一平移台上并粘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比例可调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镜的顶角为两分光光束所需的夹角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比例可调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棱镜是顶角为直角的棱镜。专利摘要一种分光光束的光能比例可调分束器,它是顶角两边平面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棱镜构成的。棱镜在与其连结的机械部件的作用下可以沿平行于斜边平面的水平方向移动,从而达到调节入射光反射比之目的。本分束器不仅可以达到分束比连续可调,而且降低了工艺难度和制做成本,适用于高功率激光器的各项指标测量、激光工作加工及基于种子光放大的相干组束等领域。文档编号G02B5/04GK2769918SQ200420114530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楼祺洪, 薛冬, 周军, 孔令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比例可调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它是顶角两边平面上镀有高反射膜的棱镜构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祺洪薛冬周军孔令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