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7440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由两件下模板拼装组成,拼装后在下模上形成沿着下模左右方向延伸的冲裁型腔和下模上下方向上形成的退缺型腔;所述上模为与退缺型腔相配合的凸模;上模与冲裁型腔的相向面的左右两侧均加工有上刀,在冲裁型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上刀横跨冲裁型腔,所述下模的冲裁型腔与上模的相向面加工有下刀,所述上刀和下刀配合形成剪切刀口,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浪费材料、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
技术介绍
门框对防盗门的安全性起到重要作用,在门框底坎的制造工艺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尺寸要求对门框进行切割,目前市面上大多通过切角机对门框底坎进行裁切。现有的方法只能对门框底坎一面进行裁切,这种加工方法一次只能裁切门框底坎的一边,裁切效率低;另一方面,需要在门框底坎边缘留够足够的加工余量,冲裁后废料太多,浪费门框底坎型材,且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浪费材料、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由两件下模板拼装组成,拼装后在下模上形成沿着下模左右方向延伸的冲裁型腔和下模上下方向上形成的退缺型腔;所述上模为与退缺型腔相配合的凸模;上模与冲裁型腔的相向面的左右两侧均加工有上刀,在冲裁型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上刀横跨冲裁型腔,所述下模的冲裁型腔与上模的相向面加工有下刀,所述上刀和下刀配合形成剪切刀口。本技术的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工作时,需先将本技术的上模、下模安装在冲床上,从而将整个模具固定在冲床上,然后再调节好冲床的上下行程,然后将门框底坎通过下模上的冲裁型腔的一侧送入模具内,调解好冲裁型腔两侧的门框底坎的尺寸,然后启动冲床,通过冲床下压上模从而使其向下运动;上模向下运动时,由上模的上刀和下模的下刀配合对两侧的门框底坎的各个面进行冲裁。冲裁结束后,冲床上行过程中,带动上模向上运动,此时,最后取出冲裁后的门框即可得到加工后的产品,冲裁出的废料从下模上的退缺型腔中落下。本方案只需要将一条金属门门框底坎按照所需尺寸放入模具中,不需要提前对门框底坎边缘进行粗切,因此,不需要在门框底坎边缘预留加工余量,减小了节约了门框底坎型材;所述上刀横跨冲裁型腔,可以一次完成对门框底坎两段的切断,可以一次冲裁两段门框底坎,提升加工效率。所述冲裁型腔两侧对称,每一侧呈竖立的阶梯状,可以对金属门门框底坎进行不同长度的裁切。进一步的,在冲裁型腔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上刀包括位于冲裁型腔一侧的条形段及位于冲裁型腔另一侧的弯折段,条形段沿着冲裁型腔的宽度方向延伸,弯折段围成环形结构,且条形段与弯折段相接。通过条形段和弯折段形成的环形切面,对金属门门框底坎一次完成两段的切除,环形结构里侧冲裁出的废料从退缺型腔中落下。所述上刀包括位于冲裁型腔一侧的条形段及位于冲裁型腔另一侧的弯折段,条形段沿着冲裁型腔的宽度方向延伸,弯折段围成环形结构,且条形段与弯折段相接。所述下模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通过下模板组合形成的下模,同时可以减小下模的加工过程的废料。所述上模通过线割加工形成上刀。上模上方设安装孔,下模下方设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模具安装到冲床上。所述上模材料为Cr12,所述下模材料为Cr12。进一步的,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还包括设于冲裁型腔两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贴合于下模一侧表面,与冲裁型腔(4)相配合,冲裁时,工人可通过限位块将门框送入模具内。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方案只需要将一条金属门门框底坎按照所需尺寸放入模具中,不需要提前对门框底坎边缘进行粗切,因此,不需要在门框底坎边缘预留加工余量,一方面减小了节约了门框底坎型材,另一方便,可以一次冲裁两段门框底坎,提升加工效率。通过下模板组合形成的下模,同时可以减小下模的加工过程的废料,型腔位于模具内部,加工过程安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下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下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上模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上模;2、下模;3、退缺型腔;4、冲裁型腔;5、螺纹连接孔;6、螺钉;7、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由两件下模板拼装组成,拼装后在下模2上形成沿着下模左右方向延伸的冲裁型腔4和下模上下方向上形成的退缺型腔3;所述上模1为与退缺型腔3相配合的凸模;上模1与冲裁型腔4的相向面的左右两侧均加工有上刀,在冲裁型腔4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上刀横跨冲裁型腔4,所述下模2的冲裁型腔4与上模1的相向面加工有下刀,所述上刀和下刀配合形成剪切刀口。本技术的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工作时,需先将本技术的上模、下模安装在冲床上,从而将整个模具固定在冲床上,然后再调节好冲床的上下行程,然后将门框底坎通过下模上的冲裁型腔的一侧送入模具内,调解好冲裁型腔两侧的门框底坎的尺寸,然后启动冲床,通过冲床下压上模从而使其向下运动;上模向下运动时,由上模的上刀和下模的下刀配合对两侧的门框底坎的各个面进行冲裁。冲裁结束后,冲床上行过程中,带动上模向上运动,此时,最后取出冲裁后的门框即可得到加工后的产品,冲裁出的废料从下模上的退缺型腔中落下。本方案只需要将一条金属门门框底坎按照所需尺寸放入模具中,不需要提前对门框底坎边缘进行粗切,因此,不需要在门框底坎边缘预留加工余量,减小了节约了门框底坎型材;所述上刀横跨冲裁型腔4,可以一次完成对门框底坎两段的切断,可以一次冲裁两段门框底坎,提升加工效率。所述冲裁型腔两侧对称,每一侧呈竖立的阶梯状,可以对金属门门框底坎进行不同长度的裁切。所述上刀包括位于冲裁型腔4一侧的条形段及位于冲裁型腔4另一侧的弯折段,条形段沿着冲裁型腔4的宽度方向延伸,弯折段围成环形结构,且条形段与弯折段相接。所述下模板通过螺钉6固定连接。通过下模板组合形成的下模2,同时可以减小下模的加工过程的废料。所述上模1通过线割加工形成上刀。上模上方设安装孔,下模下方设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将模具安装到冲床上。所述上模材料为Cr12,所述下模材料为Cr12。进一步的,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还包括设于冲裁型腔两侧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贴合于下模一侧表面,与冲裁型腔(4)相配合,冲裁时,工人可通过限位块将门框送入模具内。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在冲裁型腔4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上刀包括位于冲裁型腔4一侧的条形段及位于冲裁型腔4另一侧的弯折段,条形段沿着冲裁型腔4的宽度方向延伸,弯折段围成环形结构,且条形段与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n所述下模(2)由两件下模板拼装组成,拼装后在下模(2)上形成沿着下模左右方向延伸的冲裁型腔(4)和下模上下方向上形成的退缺型腔(3);所述上模(1)为与退缺型腔(3)相配合的凸模;/n上模(1)与冲裁型腔(4)的相向面的左右两侧均加工有上刀,在冲裁型腔(4)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上刀横跨冲裁型腔(4),所述下模(2)的冲裁型腔(4)与上模(1)的相向面加工有下刀,所述上刀和下刀配合形成剪切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2)由两件下模板拼装组成,拼装后在下模(2)上形成沿着下模左右方向延伸的冲裁型腔(4)和下模上下方向上形成的退缺型腔(3);所述上模(1)为与退缺型腔(3)相配合的凸模;
上模(1)与冲裁型腔(4)的相向面的左右两侧均加工有上刀,在冲裁型腔(4)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上刀横跨冲裁型腔(4),所述下模(2)的冲裁型腔(4)与上模(1)的相向面加工有下刀,所述上刀和下刀配合形成剪切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门门框底坎定尺剪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在冲裁型腔(4)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上刀包括位于冲裁型腔(4)一侧的条形段及位于冲裁型腔(4)另一侧的弯折段,条形段沿着冲裁型腔(4)的宽度方向延伸,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洪潘国王刚林坪邓章明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凯达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