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包括:一透射部、一反射部及一光学系统。透射部的进稿口位于扫描仪的上表面,滚轮从进稿口下方延伸至扫描仪底部,第一光源比进稿口接近扫描仪侧边,发出第一光线,驱动马达带动滚轮运转。反射部的第二光源位于扫描仪内部且接近上表面,并发出第二光线。光学系统第一反射镜位于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路径的交点,可移开让过或透射第一光线,或反射第二光线经第二反射镜组至镜头。镜头将光线聚焦,并投射至光学传感器成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切换的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扫描仪的反射式和透射式一体化的扫描装置。一般的扫描仪系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反射式扫描仪系统,另一种是透射式扫描仪系统。在反射式扫描仪系统中,文件(该文件为不透明的文件)摆置于一块透光玻璃上,光源则通过透光玻璃照射到文件上,然后通过文件的反射,经过一套光学系统传到光学传感器上,例如电荷耦合组件(Charge Couple Device,CCD),来形成扫描影像。而在透射式扫描仪系统中,文件(该文件可以是底片或者幻灯片之类的可透光文件)也摆置在透光玻璃上,而光源则先穿透过文件,再经过透光玻璃及光学系统,传到光学传感器上形成扫描影像。请参照附图说明图1,是公知的描仪系统示意图。当反射式扫描仪系统要扫描文件40时,感测载具30上的光源38发射出的光线照射到透光玻璃20上,而此光线经过文件40反射后,通过感测载具30上的接收狭缝34进入感测载具30,最后经过光学系统36将光线传到光学传感器32(CCD),由光学传感器32来接收此光线并转换为影像资料,完成一笔扫描的动作。接着,感测载具30沿着透光玻璃20往同一个方向位移,并作下一笔扫描的动作,直到所有的文件都被反射式扫描仪系统扫描成为影像资料为止。而在利用反射式扫描仪的功能时,上部的光源载具10不会动作。当利用透射式扫描仪系统要扫描文件40时,光源载具10内的光源12发射出的光线由光源载具10上所开启的光源狭缝14发射出来,该光线经过文件40以及透光玻璃20,经过感测载具30上的接收狭缝34进入感测载具30,最后经由光学系统36将光线传到光学传感器32,由光学传感器32来接收此光线并转换为影像资料,完成一笔扫描的动作。接着,光源载具10以及感测载具30沿着透光玻璃20往同一个方向位移,并作下一个扫描的动作,直到所有的文件都被穿透式扫描仪系统扫描成为影像资料为止。而在利用穿透式扫描仪的功能时,感测载具30上的光源38不发光。由于公知的扫描仪在扫描透射稿时,其中光源12必须借助另外的光源载具10提供,光源载具10与感测载具30在运动时可能不完全同步,或是光源载具10容易与感测载具30脱离等其它的问题产生,而且从成本角度考虑也显得过高。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消除分离光源载具与感测载具所产生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影像缺失,并减少制造成本。为达到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提供一种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应用于扫描仪中。且扫描仪还具有一侧边、以及一上表面,其中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至少包括一透射部、一反射部、以及一光学系统。该透射部位于接近扫描仪侧边的内部,至少包括一进稿口、复数个滚轮、一第一光源、以及一驱动马达。其中进稿口为细长形狭缝,位于扫描仪的上表面,而滚轮从接近进稿口下方开始排列,并延伸至扫描仪底部。第一光源比进稿口更接近扫描仪的侧边,并发射出第一光线,而驱动马达是用来带动滚轮运转的。反射部接近于扫描仪的上表面,至少包括一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位于扫描仪内部且接近上表面,并发射出一第二光线。光学系统设置于扫描仪的内部,至少包括一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组、一镜头、以及一光学传感器。其中第一反射镜位于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投射路径的交点,并可旋转移开或透射第一光线、或反射第二光线经第二反射镜组至镜头。镜头将该第一光线或第二光线聚焦,并投射至光学传感器成像。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无须光源载具,可避免杂质、灰尘沾在玻璃表面而产生牛顿环等不必要因素的影响,并减少制造成本。消除分离光源载具与感测载具所产生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影像缺失。在扫描仪的侧面装设透射稿进稿机构,可以直接进行扫描或方便重复扫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图面说明图1是公知扫描仪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A至图4D是本技术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的流程图;图5A至图5C是本技术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反射镜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光源载具12、38光源14光源狭缝20透光玻璃30感测载具32光学传感器34接收狭缝36光学系统40文件200、300扫描仪220、320透射部222、322进稿口224、324滚轮226、326第一光源227、327第一聚光镜228、328驱动马达229、329第一光线240、340反射部290、390透射文件295、395反射文件242、342盖板246、346第二光源247、347第二聚光镜249、349第二光线260、360光学系统262、362第一反射镜264、364第二反射镜组266、366镜头268、368光学传感器370导轨272第一载具274第二载具380载具390二端方向如图2所示,扫描仪200具有一侧边202、以及一上表面204。透射部220位于接近扫描仪侧边202的内部,至少包括一进稿口222、复数个滚轮(Roller)224、一第一光源226、以及一驱动马达228。其中进稿口222为细长形狭缝,位于扫描仪200的上表面204上,以供欲扫描的文件290垂直插入扫描仪200。而滚轮224从接近进稿口222的下方开始排列,并延伸至扫描仪200底部。第一光源226比进稿口222更接近扫描仪200的侧边202,且第一光源226还包括一第一聚光镜227,以聚集光源并穿过文件290,从而产生第一光线229。而驱动马达228用来带动滚轮224运转。透射部220还具有一重复(Repeat)开关(未绘出),以选择透射部220是继续运作还是结束工作。反射部240接近扫描仪200的上表面204,至少包括一第二光源246。而第二光源246位于扫描仪200内部且接近上表面204,且第二光源246还包括一第二聚光镜247,以聚集光源并投射光线至文件295,经过文件295的反射,产生一第二光线249。其中反射部240还具有一盖板242,盖板242可覆盖在扫描仪200的上表面204上,以压合文件295,使之更为平整。而扫描仪200还具有一切换开关(未绘出),用以选择使用该反射部220还是该透射部240。光学系统260设置在扫描仪200的内部,至少包括第一反射镜262、第二反射镜组264、一镜头(Lens)266、以及一光学传感器268。其中第一反射镜262具有半穿透半反射或旋转的功能,且位于第一光线229与第二光线249投射路径的交点,可旋转移开让第一光线229顺利通过,或透射第一光线229,或反射第二光线249。该透射光线229或反射光线249经第二反射镜组264至镜头266。镜头266将第一光线229或第二光线249聚焦,并投射至光学传感器268成像。其中光学传感器268,比如是电荷耦合组件(Charge Couple Device,CCD)。其中第一反射镜262、第二光源246、以及第二聚光镜247固定于第一载具272上,而第二载具274配置有第二反射镜组264。当进行扫描时,以镜片移动(Mirror Moving)的扫描方式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应用于一扫描仪中,该扫描仪具有一侧边及一上表面,其特征在于:该可切换反射式或透射式的扫描装置至少包括: 一透射部,位于接近该扫描仪的该侧边内部,至少包括一进稿口、复数个滚轮、一第一光源及一驱动马达,其中该进稿口为细长形狭缝,位于该扫描仪的该上表面,该些滚轮从接近该进稿口下方开始排列,并延伸至该扫描仪底部,该第一光源比该进稿口更接近该侧边,并投射一第一光线,而该驱动马达用以垂直带动该些滚轮运转; 一反射部,接近该扫描仪的该上表面,至少包括一第二光源,该第二光源位于接近该上表面的内部,并投射一第二光线; 一光学系统,设置于该扫描仪的内部,至少包括一第一载具、一第二载具、一镜头及一光学传感器,其中该第一载具包括一第一反射镜、第二载具包括一第二反射镜组,而该第一反射镜位于该第一光线与该第二光线投射路径的交点,该第二反射镜组反射该第一光线或该第二光线至该镜头,该镜头将该第一光线或该第二光线聚焦,并投射至该光学传感器成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