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64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轨道;用于喷涂工装的承载架,承载架与轨道滑动配合;用于喷涂工装的定位头,定位头的一端与承载架固定,定位头的另一端为与喷涂工装插接的自由端;使承载架在装卸工位与喷涂工位之间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承载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风电螺栓在装卸工位与喷涂工位之间对自动进行输送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改善环境的能源发展战略,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我国风电行业尤其是大容量的兆瓦级别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得到快速发展,风电设备用的高强度紧固件由于长期野外服役,环境恶劣,维修条件差,所以要求紧固件稳定性强。其中最常使用的紧固件为风电螺栓,随着装机容量的提高,为满足其性能要求,风电螺栓的尺寸也是越来越大,其长度可达4至5米。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扩大,对螺栓强度性能指标的要求也越高。风电机组服役条件严酷,常年在露天经受阳光雨露的影响,且风区一般在山间、河谷、海滩,安装和维修比较困难,因此要求风电螺栓等紧固件使用寿命最少10年,因此风电螺栓表面的处理尤为重要。一般是在风电螺栓的表面增设涂覆层,通过涂覆层对风电螺栓形成保护,现有技术中,将风电螺栓放置在涂覆槽中,通过浸涂的试在风电螺栓的表面形成涂覆层。然而,由于浸涂方式的所需时间长,导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在装卸工位与喷涂工位之间对风电螺栓自动进行输送的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轨道;用于喷涂工装的承载架,承载架与轨道滑动配合;用于喷涂工装的定位头,定位头的一端与承载架固定,定位头的另一端为与喷涂工装插接的自由端;使承载架在装卸工位与喷涂工位之间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承载架连接。<br>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架包括:支撑喷涂工装的支撑架;滑块,滑块与支撑架固定,滑块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横跨在支架上;承载架还包括位于支架外侧的护罩,支撑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护罩。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头包括圆柱部分以及与喷涂工装插接的圆锥部分。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安装板,电机与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带传动机构,带传动机构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输送装置为两个。当电机正转时,驱使带传动机构工作,带传动机构的皮带移动,带传动机构的皮带带动支撑架移动,从而使喷涂工装移动到喷涂工位,喷涂机器人对装载在喷涂工装上的螺栓进行喷涂。当喷涂完成后,电机反转,驱使带传动机构工作,带传动机构的皮带移动,带传动机构的皮带带动支撑架反向移动,从而使喷涂工装移动到装卸工位,通过搬运装置将载有风电螺栓的喷涂工装从输送装置上移走,并将装载有未喷涂的风电螺栓的喷涂工装搬到输送装置上,输送装置等待指令进行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喷涂工装的主视图;图2为喷涂工装的俯视图;图3为喷涂工装的左视图;图4为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的主视图;图5为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的左视图;A为风电螺栓;1为框架,1a为主梁,1b为副梁,1c为孔或套,2为第一隔板,2a为空档区域,2b为凹槽,3为提架,4为支腿,4a为装配孔,5为导向柱,6为第二隔板,6a为凹槽;7为支架,7a为轨道,8为支撑架、9为滑块,10为护罩,11为定位头,12为电机,13为电机安装板,14a为轴,14b为轴承,14c为主动皮带轮,14d为被动皮带轮,14e为第一皮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风电螺栓的喷涂工装,包括框架1、若干个用于支撑风电螺栓的第一隔板2、将框架1进行搬动或移动的提架3,框架1由外边框以及副梁1b组成,外边框优选由四条主梁1a首尾连接而成,外边框优先设置成矩形,副梁1b位于外边框内部,副梁1b的两端分别与主梁1a连接,由此形成框架1。主梁与主梁之间焊接固定,副梁1b与主梁1a焊接固定。如图1至图3,框架1上设有用于输送装置上的定位头11插入的孔或套1c。在实际的喷涂过程中,通过供定位头11插入到孔或套1c中之后,使得喷涂工装整体与输送装置固定,避免喷涂工装移动,在喷涂过程中,只需喷涂机器人按照设置的路径进行移动,对风电螺栓A的表面进行喷涂即可。因此,在喷涂过程中,不需要使喷涂工装进行移动。如图1至图3,第一隔板2间隔分布并固定在框架1上,第一隔板2的厚度为3—5mm,第一隔板2优先采用3mm的厚度,隔长2的长度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第一隔板2的高度大于风电螺栓A的外径,第一隔板2的高度根据风电螺栓A的外径进行选择,例如,风电螺栓A的外径为36mm,则第一隔板2的高度采用40mm。相邻两个第一隔板2之间形成空档区域2a,在向风电螺栓喷涂的过程中,空档区域2a可以使扩散到风电螺栓外部的喷涂材料泄漏到喷涂工装外部,通过收集器将这些喷涂材料回收并重新利用,有利于节省成本。如图1至图3,每个第一隔板2上间隔布置有若干的用于容纳风电螺栓一部分的凹槽2b,将风电螺栓A放置在凹槽2b中,通过凹槽2b的作用,可避免风电螺栓A在喷涂过程中滚动,即凹槽2b对风电螺栓A形成定位的作用。凹槽2b呈三角形或梯形,凹槽2b优先采用三角形。如图1至图3,提架3与框架1固定,提架3与框架1焊接固定,提架3呈U型,对提架3施加提升作用力或牵引力,可使喷涂工装整体移动,以便于手动或通过吊运设备将喷涂工装移动到喷涂设备的工作工位。如图1至图3,喷涂工装还包括用于码垛的支腿4、码垛时与上层喷涂工装支腿上的装配孔结合的导向柱5,支腿4的一端与框架1的下部连接,支腿4的另一端有装配孔4a,导向柱5的一端与框架1的上部连接,导向柱5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码垛,是将多个喷涂工装叠加起来,例如,多个喷涂工装上装载有未喷涂的风电螺栓A,为了减少这些喷涂工装占用的场地面积,将这些喷涂工装进行码垛,在码垛过程中,使上层喷涂工装的支腿4上的装配孔4a与下层喷涂工装上的导向柱5结合,这些喷涂工装在多层进行叠加后,由于装配孔4a与导向柱5的结合,使得码垛的稳固性获得增加,并且,由于每层装截有风电螺栓A的喷涂工装的重量达数百公斤,因此,码垛的稳固性获得增加后,也提高了码垛对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如图1至图3,导向柱5的另一端呈锥形。将导向柱5的另一端设置成锥形,有利于在支腿4与导向柱5结合时对支腿4形成导向,以便于使导向柱5与支腿4进行装配。如图1至图3,喷涂工装还包括第二隔板6,第二隔板6布置在框架1上,第二隔板6与第一隔板2交叉成相互垂直的状态,第二隔板6上同样设置有凹槽6a,通过增设第二隔板6,一方面可以使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6形成的整体的强度获得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两者相互垂直,因此,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待喷涂风电螺栓A放在第一隔板2上还是第二隔板6上。如图4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的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支架7、用于喷涂工装的承载架、用于喷涂工装的定位头11,支架7上设有轨道7a。承载架与轨道7a滑动配合,承载架沿轨道7a直线运动。如图4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n支架,支架上设有轨道;/n用于喷涂工装的承载架,承载架与轨道滑动配合;/n用于喷涂工装的定位头,定位头的一端与承载架固定,定位头的另一端为与喷涂工装插接的自由端;/n使承载架在装卸工位与喷涂工位之间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承载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包括:
支架,支架上设有轨道;
用于喷涂工装的承载架,承载架与轨道滑动配合;
用于喷涂工装的定位头,定位头的一端与承载架固定,定位头的另一端为与喷涂工装插接的自由端;
使承载架在装卸工位与喷涂工位之间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与承载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电螺栓喷涂工装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包括:
支撑喷涂工装的支撑架;
滑块,滑块与支撑架固定,滑块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电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斌蒋华军吴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君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