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和钻井液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64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和钻井液离心机。所述排渣机构包括转鼓、设置在所述转鼓内的螺旋推进器以及盖设在所述转鼓外侧的机罩,所述转鼓在远离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其壁厚的排渣孔;其中,所述排渣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刮泥件,所述刮泥件夹设在所述机罩与所述转鼓之间并与所述排渣孔相对应,并且,所述刮泥件与所述转鼓的外周壁相连。通过在转鼓对应排渣孔位置处设置刮泥件,这样,借助刮泥件可以有效清除排渣孔部位的沉渣,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积料或堵料的情况发生,不会增大差速器扭矩,提高钻进液离心机的产量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和钻井液离心机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以及一种包括该排渣机构的钻井液离心机。
技术介绍
石油勘探和地质超深孔钻探等领域内用钻井液处理设备,其体积庞大、处理量大、能耗高以及不易搬运等缺点,因此,该钻井液处理设备无法满足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小、能耗低、单孔作业时间短、频繁搬运的森林覆盖生态脆弱区,以及高原高寒、缺水及机动车难进入(路况差)工作区等中浅孔取样地质钻探绿色勘查的需求。相关技术中,存在单电动机驱动钻井液离心机与卧式螺旋冲洗液离心机,离心机工作原理为:转鼓与螺旋推进器以一定差转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进料管连续输送到螺旋推进器内,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沉积在转鼓壁上形成沉渣层,螺旋推进器连续将沉渣层推送到排渣口。当螺旋推进器输送沉渣量大于排渣孔排渣能力时,沉渣一定会在排渣孔部位堆积,容易形成积料或堵料,增大差速器扭矩,造成过载停产,甚至损坏差速器;整机动平衡失衡,噪音振动剧烈,缩短离心机寿命;同时排渣口处的部分沉渣被甩到转鼓防护罩内,其具有一定粘度和粘附力,易固结,不易脱落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以及一种包括该排渣机构的钻井液离心机。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所述排渣机构包括转鼓、设置在所述转鼓内的螺旋推进器以及盖设在所述转鼓外侧的机罩,所述转鼓在远离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其壁厚的排渣孔;其中,所述排渣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刮泥件,所述刮泥件夹设在所述机罩与所述转鼓之间并与所述排渣孔相对应,并且,所述刮泥件与所述转鼓的外周壁相连。在可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渣机构包括多个刮泥件,所述多个刮泥件沿所述转鼓的外周壁间隔设置。在可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鼓上设置有多个排渣孔,所述多个刮泥件与所述多个排渣孔交替设置。在可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刮泥件沿所述转鼓的外周壁等间隔设置。在可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泥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安装部向靠近所述机罩方向弯折延伸的刮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转鼓的外周壁相连。在可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其厚度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转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每个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其中,所述排渣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在可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转鼓和第二转鼓;其中,所述第一转鼓与所述第二转鼓相连,所述第二转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所述排渣孔和所述刮泥件。在可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渣机构还包括阻泥件,所述阻泥件夹设在所述机罩与所述转鼓之间并与所述排渣孔相对应,并且,所述阻泥件与所述机罩的内周壁相连。在可选地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件包括呈环形的阻泥部以及自所述阻泥部两侧向外延伸的两个第二安装部;其中,所述阻泥部夹设在所述机罩与所述转鼓之间,所述两个第二安装部与所述机罩相连。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钻井液离心机,包括前文记载的所述的排渣机构。本技术实施例的钻井液用排渣机构和钻井液离心机,通过在转鼓对应排渣孔位置处设置刮泥件,这样,借助刮泥件可以有效清除排渣孔部位的沉渣,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积料或堵料的情况发生,不会增大差速器扭矩,提高钻进液离心机的产量以及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排渣口处的部分沉渣被甩到盖设在转鼓上的机罩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排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排渣机构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刮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刮泥件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阻泥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100,所述排渣机构100包括转鼓110、设置在所述转鼓110内的螺旋推进器120以及盖设在所述转鼓110外侧的机罩130。所述转鼓110在远离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其壁厚的排渣孔111。其中,所述排渣机构100还包括至少一个刮泥件140,所述刮泥件140夹设在所述机罩130与所述转鼓110之间并与所述排渣孔111相对应,并且,所述刮泥件140与所述转鼓110的外周壁相连。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所谓在转鼓110远离进料端一侧设置有贯穿其壁厚的至少一个排渣孔111是指,在图1中转鼓110的右端设置有所述排渣孔111。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在转鼓110外周壁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壁厚的排渣孔111,该多个排渣孔111可以沿转鼓110外周壁等间隔设置,或者,该多个排渣孔111也可以采取其他一些布局方式,本实施例对排渣孔111的数量以及设置方式并不具体限制。示例性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机罩130和转鼓110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刮泥件140,该多个刮泥件140均与转鼓110的外周壁相连,并与排渣孔111位置相对应,所谓的位置相对应是指,如图1所示,刮泥件140在转鼓110的设置位置也是处于远离进料端。该多个刮泥件140也可以沿转鼓110的外周壁间隔设置,优选地是该多个刮泥件140沿转鼓110的外周壁等间隔设置或对称设置,如此,在将该排渣机构100应用于钻井液离心机时,在其高速运转时,并不会影响整个离心机的动平衡,可以降低整机的噪音振动,提高离心机的使用寿命。现有的钻进液离心机在工作时,其转鼓与螺旋推进器以一定差转速同向高速旋转,物料由进料管连续输送到螺旋推进器内,加速后进入转鼓,在离心力作用下,较重的固相物会沉积在转鼓内周壁上形成沉渣层,借助螺旋推进器所设置的螺旋结构,可以连续将沉渣层推送到排渣口。但是,本申请的技术人经过多次现场调研发现,现有的钻井液离心机,当螺旋推进器所输送的沉渣量大于排渣孔排渣能力时,沉渣一定会在排渣孔部位堆积,容易形成积料或堵料,增大差速器扭矩,造成过载停产,甚至损坏差速器,整机动平衡失衡,噪音振动剧烈,缩短离心机寿命,同时排渣口处的部分沉渣被甩到盖设在转鼓上的机罩内,其具有一定粘度和粘附力,易固结,不易脱落和清洗。为此,本申请的技术人独创性地提出了应用于钻井液离心机的排渣机构100,一并结合图1和图2,通过在转鼓110对应排渣孔111位置处设置刮泥件140,这样,在钻井液离心机运转时,刮泥件140会随转鼓110一起转动,从而可以对转鼓110与机罩130之间、机罩130内的沉渣进行有效去除,进而可以避免沉渣堆积在排渣孔111附近及机罩130内,可以有效避免积料或堵料的情况发生,不会增大差速器扭矩,提高钻进液离心机的产量以及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有效避免排渣口111处的部分沉渣被甩到盖设在转鼓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机构包括转鼓、设置在所述转鼓内的螺旋推进器以及盖设在所述转鼓外侧的机罩,所述转鼓在远离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其壁厚的排渣孔;其中,/n所述排渣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刮泥件,所述刮泥件夹设在所述机罩与所述转鼓之间并与所述排渣孔相对应,并且,所述刮泥件与所述转鼓的外周壁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机构包括转鼓、设置在所述转鼓内的螺旋推进器以及盖设在所述转鼓外侧的机罩,所述转鼓在远离进料端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贯穿其壁厚的排渣孔;其中,
所述排渣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刮泥件,所述刮泥件夹设在所述机罩与所述转鼓之间并与所述排渣孔相对应,并且,所述刮泥件与所述转鼓的外周壁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机构包括多个刮泥件,所述多个刮泥件沿所述转鼓的外周壁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鼓上设置有多个排渣孔,所述多个刮泥件与所述多个排渣孔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刮泥件沿所述转鼓的外周壁等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件包括第一安装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安装部向靠近所述机罩方向弯折延伸的刮泥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转鼓的外周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井液离心机用排渣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美贵翁炜蒋睿黄玉文欧阳志勇刘文武徐军军吴烁杨鹏赵志涛张德龙贺云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