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型雾化吸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41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用型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杯、雾化芯、第一螺纹管、第二螺纹管、面罩和氧气导管,药液杯呈立式布置,上部开口,底部呈漏斗形,中心向上突起形成气体喷嘴,气体喷嘴向下延伸突出形成进气管;药液杯侧壁相对位置设有药雾出口和给氧口,可分别连接第一螺纹管和第二螺纹管;第一螺纹管末端连接面罩;雾化芯嵌入药液杯中,氧气导管与药液杯底部的进气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供患者自主吸入雾化治疗外,亦可解决在患者没有自主呼吸状态下也能方便地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用型雾化吸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吸入器,具体涉及一种两用型雾化吸入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210020704U公开了一种雾化吸入器,包括空气压缩机、雾化管和雾化罐,空气压缩机一端设有出气口,所述雾化罐上连接有面罩,所述空气压缩机外侧固定连接有缓存罐,出气口位于缓存罐内部,缓存罐内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雾化管的一端与缓存罐连通,雾化管的另一端与雾化罐连通。中国专利CN110742323A公开了一种雾化吸入装置,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容纳有多个相对独立的气雾产生器,每一所述气雾产生器具有吸雾部,每一所述吸雾部上开设有吸雾孔,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气雾产生器活动伸出吸雾部的出口。雾化吸入是临床上一种很重要的气道内给药途径,具有用药量少,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等特点。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自主进行吸入治疗,方便有效。还有很多情况下,患者处于无自主呼吸状态,也需要吸入治疗。比如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难以第一时间开放静脉通路的,可以气道吸入给药,争取抢救时间;气管插管全麻诱导前,雾化吸入局麻药进行气道黏膜表面麻醉;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痉挛,雾化吸入解痉药是快速有效方法。因此,本两用型雾化吸入设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疗装置。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设备只适用于患者自主吸入使用,无自主呼吸患者无法使用或使用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两用型雾化吸入器,除了供患者自主吸入雾化治疗外,主要解决在患者没有自主呼吸状态下也能方便地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技术问题。根据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两用型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杯、雾化芯、第一螺纹管、第二螺纹管、面罩和氧气导管,药液杯呈立式布置,上部开口,底部呈漏斗形,中心向上突起形成气体喷嘴,气体喷嘴向下延伸突出形成进气管;药液杯侧壁相对位置设有药雾出口和给氧口,可分别连接第一螺纹管和第二螺纹管;第一螺纹管末端连接面罩;雾化芯嵌入药液杯中,氧气导管与药液杯底部的进气管相连接。根据一个实施例,本技术前述两用型雾化吸入器中,给氧口通过给氧口外口密封膜封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两用型雾化吸入器可用于两种状态的患者:(1)当患者有自主呼吸时,给氧口外口密封膜不用去除,本技术雾化吸入器可当作普通雾化器使用,患者通过连接于药雾出口处的第一螺纹管的面罩呼吸,进行主动雾化治疗,连接于给氧口的第二螺纹管可以作为握持把手。(2)当患者没有自主呼吸时,将给氧口外口密封膜去除,再通过第二螺纹管与呼吸器接口相连接,药雾出口之第一螺纹管接面罩扣于患者面部行控制通气,进行被动雾化治疗。若患者已留置气管内导管,药雾出口之第一螺纹管直接连接气管内导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两用型雾化吸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两用型雾化吸入器之给氧口外口密封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药液杯;2为雾化芯;3为第一螺纹管;4为第二螺纹管;5为面罩;6为氧气导管;7为进气管;8为储液斗;9为喷嘴;10为隔片;11为药雾;12为药雾出口;13为给氧口;14为给氧口外口密封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技术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改同样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两用型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杯1、雾化芯2、第一螺纹管3、第二螺纹管4、面罩5和氧气导管6,药液杯1呈立式布置,上部开口,底部呈漏斗形,中心向上突起形成气体喷嘴9,气体喷嘴9向下延伸突出形成进气管7;药液杯1侧壁相对位置设有药雾出口12和给氧口13,可分别连接第一螺纹管3和第二螺纹管4,第一螺纹管3末端连接面罩5;雾化芯2嵌入药液杯1中,氧气导管6与药液杯1底部的进气管7相连接。如图1-2所示,具体实施本技术时,给氧口13外口可由给氧口外口密封膜14封闭。当患者有自主呼吸时,给氧口外口密封膜14不用去除,本实施例之雾化吸入器可当做普通雾化器使用,患者通过连接于药雾出口处的第一螺纹管3的面罩5呼吸,进行主动雾化治疗,连接于给氧口13的第二螺纹管4可以作为握持把手如图1所示,当需要对无自主呼吸的患者进行气道内雾化给药时,取出雾化芯2,将药液加入药液杯1中,将氧气导管6的一端连接于药液杯1底部的进气管7,另一端连接于中心供氧端口或高压氧气瓶端口。氧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在喷嘴9处形成高速喷射气流,在附近产生低压,利用文丘里原理,带动储液斗中的药液在喷嘴9处一起喷射出,高速撞击隔片形成药雾11,药雾11流向药雾出口12,药雾出口12通过第一螺纹管连接面罩5扣于患者口鼻或者连接患者留置的气管导管。去除黏贴于给氧口13外口的密封膜14,连接第二螺纹管4,再与呼吸器接口相连接,进行控制通气,从而推动药雾进入患者气道内,实现气道内雾化给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型雾化吸入器,其特征是,包括药液杯、雾化芯、第一螺纹管、第二螺纹管、面罩和氧气导管,药液杯呈立式布置,上部开口,底部呈漏斗形,中心向上突起形成气体喷嘴,气体喷嘴向下延伸突出形成进气管;药液杯侧壁相对位置设有药雾出口和给氧口,可分别连接第一螺纹管和第二螺纹管;第一螺纹管末端连接面罩;雾化芯嵌入药液杯中,氧气导管与药液杯底部的进气管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型雾化吸入器,其特征是,包括药液杯、雾化芯、第一螺纹管、第二螺纹管、面罩和氧气导管,药液杯呈立式布置,上部开口,底部呈漏斗形,中心向上突起形成气体喷嘴,气体喷嘴向下延伸突出形成进气管;药液杯侧壁相对位置设有药雾出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路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