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包括主约束带,所述主约束带的上表面的中端胶接有魔术贴公贴,所述主约束带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棉层,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牵引绳的一端,多个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均与后侧的固定棉层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的后表面的左端和后侧的固定棉层的前表面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的一端,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解决了现有的约束带虽然能够起到一定固定和保护的作用,但是结构单一,无法调节,有些比较瘦的病人可以从约束带里把手伸出来,挣脱约束带,约束的效果差,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治疗负担的问题。
A restraint band for preventing extubation of patients with irri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领域为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
技术介绍
约束带是一种保护病人安全的装置,固定在病人身体的某一部位,限制病人身体和肢体的活动,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神经内科等容易发生躁动的病人,为了避免病人乱动,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通常采用现有的约束带进行单一肢体固定,现有的约束带虽然能够起到一定固定和保护的作用,但是结构单一,无法调节,有些比较瘦的病人可以从约束带里把手伸出来,挣脱约束带,约束的效果差,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治疗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包括主约束带,所述主约束带的上表面的中端胶接有魔术贴公贴,所述主约束带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棉层,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牵引绳的一端,多个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均与后侧的固定棉层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的后表面的左端和后侧的固定棉层的前表面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的一端,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两个所述限位柱均为圆柱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圆周外表面均缠绕有弹簧,所述主约束带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穿插带,所述穿插带上下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穿插带的左表面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缠绕有绑带,所述主约束带的右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副约束带,所述副约束带的前表面由左至右贯穿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所述副约束带的下表面的右端胶接有魔术贴母贴。优选的,所述主约束带、穿插带和副约束带的内部均使用海绵层进行填充。优选的,多个所述牵引绳均使用弹力绳。优选的,前侧的所述限位柱的后端面和后侧的限位柱的前端面均为球面。优选的,多个所述圆形通孔之间均等距开设。优选的,所述穿插带的左表面与连接环的右端面之间转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柱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拨动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通过安装两个固定棉层,在两个固定棉层上均安装伸缩杆、限位柱和弹簧,在穿插带上开设通槽,使副约束带的右端绕着病人的手腕从通槽穿出,利用魔术贴公贴和魔术贴母贴的贴合将将副约束带的下表面和主约束带的上表面固定,实现对病人手腕的约束,通过将前侧的限位柱向前移动,后侧的限位柱向后移动,两个伸缩杆均回缩,两个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两个限位柱不影响副约束带与主约束带的固定,松开两个限位柱,在两个弹簧的复位特性下,前侧的限位柱向后移动,后侧的限位柱向前移动,分别插入所对应的圆形通孔内,实现对副约束带的二次固定,解决了现有的约束带虽然能够起到一定固定和保护的作用,但是结构单一,无法调节,有些比较瘦的病人可以从约束带里把手伸出来,挣脱约束带,约束的效果差,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大的治疗负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约束带、2-魔术贴公贴、3-固定棉层、4-牵引绳、5-伸缩杆、6-限位柱、7-弹簧、8-穿插带、9-通槽、10-连接环、11-绑带、12-副约束带、13-圆形通孔、14-魔术贴母贴、15-拨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包括主约束带1,所述主约束带1的上表面的中端胶接有魔术贴公贴2,所述主约束带1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棉层3,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3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牵引绳4的一端,多个所述牵引绳4的另一端均与后侧的固定棉层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3的后表面的左端和后侧的固定棉层3的前表面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的一端,两个所述伸缩杆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6,两个所述限位柱6均为圆柱杆,两个所述伸缩杆5的圆周外表面均缠绕有弹簧7,所述主约束带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穿插带8,所述穿插带8上下贯穿开设有通槽9,所述穿插带8的左表面设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上缠绕有绑带11,所述主约束带1的右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副约束带12,所述副约束带12的前表面由左至右贯穿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13,所述副约束带12的下表面的右端胶接有魔术贴母贴14,我们发生拔管的情况主要是有些比较瘦的病人可以从约束带装置里把手伸出来,针对防止体型消瘦的带管病人的改良版约束带装置,所述通槽9的大小与副约束带12的厚度和宽度向适配,使所述副约束带12能够通过通槽9穿出,使用时,将所述主约束带1放置在病人手腕上,将所述副约束带12的右端绕着病人的手腕从通槽9穿出,然后将所述副约束带12的下表面和主约束带1的上表面固定,实现对病人手腕的约束,所述魔术贴公贴2和魔术贴母贴14相匹配,所述魔术贴公贴2和魔术贴母贴14可贴合可拆开,利用所述魔术贴公贴2和魔术贴母贴14的贴合将主约束带1和副约束带12固定,利用所述魔术贴公贴2和魔术贴母贴14的拆开将主约束带1和副约束带12拆分,方便操作,从而调节装置穿戴在病人手腕上的长度,适合不同身材的病人使用,将前侧的所述限位柱6向前移动,后侧的所述限位柱6向后移动,两个所述伸缩杆5均回缩,两个所述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两个所述限位柱6不影响副约束带12与主约束带1的固定,固定结束后,松开两个所述限位柱6,在两个所述弹簧7的复位特性下,前侧的所述限位柱6向后移动,后侧的所述限位柱6向前移动,分别插入所对应的所述圆形通孔13内,实现对所述副约束带12的二次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多个所述牵引绳4有效限制两个固定棉层3,避免两个所述固定棉层3向主约束带1的前后两侧倾斜,从而避免两个所述固定棉层3带动两个伸缩杆5、两个限位柱6和两个弹簧7向前后两侧倾斜,影响限位效果,例如,所述主约束带1的长度设为九厘米,厚度设为一厘米,所述副约束带12的长度设为二十厘米,厚度设为零点五厘米,所述穿插带8的长度设为二厘米,所述穿插带8的厚度设为零点二五厘米,使装置适用于手腕周长尺寸处于十厘米至二十五厘米的范围的患者使用,两个所述限位柱6均使用钢性材料,提高所述限位柱6的限位能力,提高两个所述限位柱6对副约束带12的二次固定效果,使体重在三十公斤至九十公斤的患者都无法挣脱装置。具体而言,所述主约束带1、穿插带8和副约束带12的内部均使用海绵层进行填充,海绵层质地柔软,为病人的手腕提供缓冲保护,避免病人挣脱过程中磕撞到坚硬物体上,提高装置的安全性,海绵层具有延展性,使所述主约束带1、穿插带8和副约束带12便于缠绕在病人的手腕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包括主约束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约束带(1)的上表面的中端胶接有魔术贴公贴(2),所述主约束带(1)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棉层(3),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3)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牵引绳(4)的一端,多个所述牵引绳(4)的另一端均与后侧的固定棉层(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3)的后表面的左端和后侧的固定棉层(3)的前表面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的一端,两个所述伸缩杆(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6),两个所述限位柱(6)均为圆柱杆,两个所述伸缩杆(5)的圆周外表面均缠绕有弹簧(7),所述主约束带(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穿插带(8),所述穿插带(8)上下贯穿开设有通槽(9),所述穿插带(8)的左表面设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上缠绕有绑带(11),所述主约束带(1)的右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副约束带(12),所述副约束带(12)的前表面由左至右贯穿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13),所述副约束带(12)的下表面的右端胶接有魔术贴母贴(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烦躁病人拔管的约束带,包括主约束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约束带(1)的上表面的中端胶接有魔术贴公贴(2),所述主约束带(1)的上表面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棉层(3),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3)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牵引绳(4)的一端,多个所述牵引绳(4)的另一端均与后侧的固定棉层(3)的前表面固定连接,前侧的所述固定棉层(3)的后表面的左端和后侧的固定棉层(3)的前表面的左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杆(5)的一端,两个所述伸缩杆(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柱(6),两个所述限位柱(6)均为圆柱杆,两个所述伸缩杆(5)的圆周外表面均缠绕有弹簧(7),所述主约束带(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有穿插带(8),所述穿插带(8)上下贯穿开设有通槽(9),所述穿插带(8)的左表面设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上缠绕有绑带(11),所述主约束带(1)的右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副约束带(12),所述副约束带(12)的前表面由左至右贯穿开设有多个圆形通孔(13),所述副约束带(12)的下表面的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舒,
申请(专利权)人:张舒,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