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佳睿专利>正文

无线听音器及无线听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530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无线听音器及无线听诊系统,无线听音器用于与无线拾音器配合使用,以构成无线听诊系统,无线听音器包括一对听诊耳机,听诊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听音主体和耳塞;其中一个听诊耳机为主耳机,且与另一个听诊耳机连接,主耳机能够与无线拾音器无线通讯连接;主耳机还包括压力开关和无线接收部,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主耳机上所述耳塞的背面侧,且与无线接收部连接,以通过压力开关控制无线接收部的打开和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线听音器与无线拾音器不进行物理连接,从而避免医师移动拾音器造成听音器从耳朵脱落,增加了医师听诊的便利性;且能够使医师及时获取到检测到的声音信息,同时能够避免无线听音器的电量浪费。

Wireless hearing device and wireless stethoscop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听音器及无线听诊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听音器及无线听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医疗领域,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主要由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及听音部分组成。拾音部分对患者进行检测,通过传导部分对收集的声音进行放大,从而使医师通过听音部分听到患者被检测部位的状况,以用于诊断。现有的听诊器的拾音部分与听音部分通过导管连接在一起,听音部分呈半环形结构,使用时,医师常常随着检测部位的不同会移动拾音部分的位置,有时会造成听音部分脱离耳朵,影响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现状,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听音器及无线听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听音部分受拾音部分的位置移动易造成与耳朵脱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听音器,用于与无线拾音器配合使用,以构成无线听诊系统,所述无线听音器包括一对听诊耳机,所述听诊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听音主体和耳塞;其中一个听诊耳机为主耳机,且与另一个所述听诊耳机连接,所述主耳机能够与所述无线拾音器无线通讯连接;所述主耳机还包括压力开关和无线接收部,所述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主耳机上所述耳塞的背面侧,且与所述无线接收部连接,以通过所述压力开关控制所述无线接收部的打开和关闭。优选地,所述压力开关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开关元件,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耳塞与所述听音主体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打开与关闭,所述开关元件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供电电源、所述无线接收部连接。优选地,所述听诊耳机还包括拿取部,所述拿取部突出设置于所述听音主体上。优选地,所述拿取部包括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听音主体,另一端与所述听音主体之间留有操作空间。优选地,两个听诊耳机均为主耳机。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听诊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听音器和无线拾音器,所述无线拾音器包括拾音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拾音本体的无线发射部;所述无线听音器的无线接收部能够与所述无线发射部通过无线通讯连接,以将所述无线拾音器的检测信息发送给所述无线听音器。优选地,所述无线拾音器上设置有收纳腔,所述无线听音器可收纳于所述收纳腔。优选地,所述无线听音器包括两个听诊耳机,分别为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收纳腔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左耳机和右耳机相适配。优选地,所述无线发射部与所述无线接收部均为蓝牙通讯部件。优选地,还包括服务器;所述无线听音器设置有多个,所述无线拾音器和各所述无线听音器分别与所述服务器连接,以通过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无线拾音器的检测信息发送至各所述无线听音器。本技术的无线听音器,通过设置无线接收部,能够与无线拾音器进行无线通讯,即无线拾音器和无线听音器不进行物理连接,从而避免医师移动拾音器造成听音器从耳朵脱落,增加了医师听诊的便利性;且在无线拾音器上设有压力开关,当医师佩戴无线拾音器时压力开关受到挤压,无线接收部才会开始工作,从而使医师及时获取到检测到的声音信息,同时能够避免无线听音器的电量浪费。本技术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具体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来阐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这些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的介绍,应能理解所述技术特征和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技术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无线听音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无线听诊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无线听诊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无线听音器与无线拾音器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无线听诊系统中无线拾音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无线拾音器;11、拾音本体;111、收纳腔;1111、第一开口;1112、第二开口;1113、小段;1114、大段;112、底面;113、侧面;12、拾音部;13、无线发射部;15、充电触头;20、无线听音器;21、主耳机;211、无线接收部;212、听音主体;213、耳塞;214、拿取部;215、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描述的“顶面”、“底面”“侧面”等仅是为了表述方便而定义的,并不限定无线听诊系统实际使用时的方位,如定义拾音本体的检测面(即使用时朝向患者的一面)为底面,其他面仅是相对于其进行的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听诊系统,可以检测患者的心脏、肺部、动脉、静脉和其他内脏器官处发出的声音,进而帮助医师进行诊断。参考图2-图4,无线听诊系统包括无线听音器20和无线拾音器10,无线拾音器10用于与患者接触,以获取被检查部位的声音信息,无线拾音器10包括拾音本体11和设置于拾音本体11的无线发射部13;无线听音器20可以佩戴于医师耳朵,与无线拾音器10配合使用,以进行听诊,即无线听音器20包括无线接收部211,无线接收部211能够与无线发射部13通过无线通讯连接,以将无线拾音器10的检测信息发送给无线听音器20,进而到达医师的耳朵,便于诊断。具体地,参考图1,无线听音器20包括两个听诊耳机,听诊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听音主体212和耳塞213,耳塞213位于听音主体213的端部;其中一个听诊耳机为主耳机21,且与另一个听诊耳机与连接,可以为无线连接,也可以通过信号线连接,主耳机21能够与无线拾音器10无线通讯连接;主耳机21除具有耳机的基本结构,其还包括压力开关和无线接收部211,压力开关设置于耳塞213的背面侧,即背离其插入面(即在使用时耳塞213朝向耳蜗的一面)的一侧,且与无线接收部211连接,以通过压力开关控制无线接收部211的打开和关闭。上述无线听音器20,设置有无线接收部211,能够与无线拾音器10进行无线通讯,即无线拾音器10和无线听音器20不进行物理连接,二者独立设置,如此,在使用时,无线拾音器10的移动基本不会受到无线听音器20的限制(当然指在无线信号的传输距离内),从而避免医师移动无线拾音器10造成无线听音器20从耳朵脱落,增加了医师听诊的便利性。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将无线听音器20与无线拾音器10通过无线信号传递,因此,医师将无线听音器20佩戴上之后,可能忘了及时开启无线接收部211的开关即开始进行检测,造成检测的声音信息遗漏,需要重复检测,增加不必要的重复操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技术同时在无线听音器20上设置有压力开关,医师在佩戴无线听音器20时,耳朵被塞入耳塞213,压力开关受到挤压被触发,此时无线接收部211即开始工作,从而能够尽可能避免检测声音信号的遗漏,减少重复检查的次数,进而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压力开关,只有在无线听音器20被医师佩戴时才开始工作,因此还能够避免无线听音器20长期处于工作状态造成的电量浪费。其中,压力开关可以为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听音器(20),用于与无线拾音器(10)配合使用,以构成无线听诊系统,其特征在于,/n所述无线听音器包括一对听诊耳机,每个所述听诊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听音主体(212)和耳塞(213);其中一个听诊耳机为主耳机(21),且与另一个听诊耳机连接,所述主耳机(21)能够与所述无线拾音器无线通讯连接;/n所述主耳机还包括压力开关和无线接收部(211),所述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主耳机上所述耳塞的背面侧,且与所述无线接收部(211)连接,以通过所述压力开关控制所述无线接收部(211)的打开和关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听音器(20),用于与无线拾音器(10)配合使用,以构成无线听诊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听音器包括一对听诊耳机,每个所述听诊耳机包括相互连接的听音主体(212)和耳塞(213);其中一个听诊耳机为主耳机(21),且与另一个听诊耳机连接,所述主耳机(21)能够与所述无线拾音器无线通讯连接;
所述主耳机还包括压力开关和无线接收部(211),所述压力开关设置于所述主耳机上所述耳塞的背面侧,且与所述无线接收部(211)连接,以通过所述压力开关控制所述无线接收部(211)的打开和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听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开关包括压力传感器(215)和开关元件,所述压力传感器(215)设置于所述耳塞(213)与所述听音主体(212)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215)与所述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开关元件的打开与关闭,所述开关元件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与供电电源、所述无线接收部(2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听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耳机还包括拿取部(214),所述拿取部(214)突出设置于所述听音主体(2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听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拿取部(214)包括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听音主体(212),另一端与所述听音主体(212)之间留有操作空间。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佳睿
申请(专利权)人:万佳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