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演龙专利>正文

一种捕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14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捕鼠装置,包括盒体、防雨盖、放鼠门、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设置在盒体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盒体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与诱鼠圆筒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垂直圆片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设置在耳板上的耳孔、设置在诱鼠圆筒上并与耳孔相适应的固定孔、贯穿固定孔与耳孔进而实现圆片与诱鼠圆筒转动连接的轴杆、设置在轴杆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设置在圆片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捕鼠装置,不仅能够对老鼠进行便捷、高效的捕捉,而且还具备成本低廉、不易丢失且适用于室内室外到多种环境的特点。

A rat catc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捕鼠装置
本技术涉及捕鼠
,特别涉及一种捕鼠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老鼠的基数多、繁殖能力极强,且容易偷食老鼠、传染疾病,对人们又极大的危害,故而人们常常需要对老鼠进行捕捉。现有的捕鼠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基本人们的捕鼠需求,但却存在着使用起来不够便捷,且售价较高、容易丢失、通常无法在野外进行使用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捕鼠装置,不仅能够对老鼠进行便捷、高效的捕捉,而且还具备成本低廉、不易丢失且适用于室内室外到多种环境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捕鼠装置,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上端的防雨盖、设置在盒体侧端下部的放鼠门、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设置在盒体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盒体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与诱鼠圆筒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垂直圆片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设置在耳板上的耳孔、设置在诱鼠圆筒上并与耳孔相适应的固定孔、贯穿固定孔与耳孔进而实现圆片与诱鼠圆筒转动连接的轴杆、设置在轴杆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设置在圆片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设置在圆片上且带有引诱孔的诱饵盒、设置在诱饵盒中的第一诱饵、与诱饵盒的上端卡接的盒盖、设置在防雨盖底部的悬杆、设置在悬杆下端的储物筒、设置在储物筒中的第二诱饵、设置在圆片下端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的通孔、两个对称于通孔设置在圆片上的固定槽、设置在固定槽中用于使得圆片以轴杆为轴发生转动后自动进行复位的重块、设置在圆片上并位于通孔边缘的若干个大头针、对称设置在诱鼠圆筒内侧壁的下端并与圆片相适应的卡挡板;所述轴杆的截面直径小于耳孔的截面内径,所述大头针的尖锐部朝向圆片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悬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悬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防雨盖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挂钩相适应的第一挂环,所述储物筒的上端侧部设置有与第二挂钩相适应的第二挂环。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底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进行固定的螺钉。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诱鼠圆筒水平设置,所述诱鼠圆筒的外侧壁与连接孔螺连接,所述诱鼠圆筒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5cm。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形状为V型。进一步的,所述重块与固定槽卡接,所述重块与固定槽的连接处还通过粘胶进行固定,所述重块为玻璃珠。进一步的,所述防雨盖与盒体的顶部通过连接单元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垂直于盒体的外侧端上部设置的第一连接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第一衔接孔、垂直于防雨盖底部设置且与第一连接板相适应的第二连接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且与第一衔接孔相适应的第二衔接孔、贯穿第一衔接孔与第二衔接孔的销杆,所述第二连接板为L型,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紧密贴合。进一步的,还包括防盗单元,所述防盗单元包括设置在盒体侧端的第一锁环、设置在诱鼠圆筒远离盒体一端的第二锁环、贯穿第一锁环与第二锁环并与树干相连接的链锁。进一步的,所述放鼠门与盒体的侧端下部滑动连接,所述盒体的侧端设置有与放鼠门相适应的连接滑槽,所述放鼠门上还设置有把手。进一步的,所述防雨盖上还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防雨盖上还设置有提手,所述防雨盖的顶部边缘还设置有若干个老鼠玩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其一,现有的捕鼠装置,通常无法在野外进行使用,在野外使用的过程中,不仅容易被人偷走,也容易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而使得捕鼠过程受到干扰或使得捕鼠装置受到损坏;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通过防雨盖,却可以降低天气对捕鼠过程的干扰,并降低捕鼠装置受到损坏的程度,还能够通过第一锁环、第二锁环和链锁的配合,将捕鼠装置固定到树木上,避免捕鼠装置被偷走。其二,现有的捕鼠装置中用于防止老鼠逃走的防护装置上通常没有设置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通孔,也没有设置用于防止老鼠逃走的尖针,但本技术所述的设置在圆片上的通孔能够使得老鼠的尾巴受到伤害,进而避免捕捉到的老鼠的完整性受到破坏,通过大头针,能够更好地避免老鼠反向推动圆片逃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诱鼠圆筒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诱鼠圆筒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盒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放鼠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放鼠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盒体;2、防雨盖;3、放鼠门;4、透气孔;5、连接孔;6、诱鼠圆筒;7、圆片;8、耳板;9、耳孔;10、固定孔;11、轴杆;12、橡胶帽;13、插孔;14、诱饵盒;15、第一诱饵;16、盒盖;17、悬杆;18、储物筒;19、第二诱饵;20、通孔;21、固定槽;22、重块;23、大头针;24、卡挡板;25、第一挂钩;26、第二挂钩;27、第一挂环;28、第二挂环;29、底板;30、侧板;31、第一连接板;32、第一衔接孔;33、第二连接板;34、第二衔接孔;35、销杆;36、第一锁环;37、第二锁环;38、把手;39、透明观察窗;40、提手;41、连接滑槽;42、引诱孔;43、合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如图1-6所示,一种捕鼠装置,包括盒体1、设置在盒体1上端的防雨盖2、设置在盒体1侧端下部的放鼠门3、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4、设置在盒体1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5、通过连接孔5与盒体1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6、与诱鼠圆筒6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7、垂直圆片7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8、设置在耳板8上的耳孔9、设置在诱鼠圆筒6上并与耳孔9相适应的固定孔10、贯穿固定孔10与耳孔9进而实现圆片7与诱鼠圆筒6转动连接的轴杆11、设置在轴杆11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12、设置在圆片7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7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13、设置在圆片7上且带有引诱孔42的诱饵盒14、设置在诱饵盒14中的第一诱饵15、与诱饵盒14的上端卡接的盒盖16、设置在防雨盖2底部的悬杆17、设置在悬杆17下端的储物筒18、设置在储物筒18中的第二诱饵19、设置在圆片7下端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的通孔20、两个对称于通孔20设置在圆片7上的固定槽21、设置在固定槽21中用于使得圆片7以轴杆11为轴发生转动后自动进行复位的重块22、设置在圆片7上并位于通孔20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上端的防雨盖、设置在盒体侧端下部的放鼠门、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设置在盒体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n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盒体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与诱鼠圆筒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垂直圆片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设置在耳板上的耳孔、设置在诱鼠圆筒上并与耳孔相适应的固定孔、贯穿固定孔与耳孔进而实现圆片与诱鼠圆筒转动连接的轴杆、设置在轴杆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设置在圆片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设置在圆片上且带有引诱孔的诱饵盒、设置在诱饵盒中的第一诱饵、与诱饵盒的上端卡接的盒盖、设置在防雨盖底部的悬杆、设置在悬杆下端的储物筒、设置在储物筒中的第二诱饵、设置在圆片下端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的通孔、两个对称于通孔设置在圆片上的固定槽、设置在固定槽中用于使得圆片以轴杆为轴发生转动后自动进行复位的重块、设置在圆片上并位于通孔边缘的若干个大头针、对称设置在诱鼠圆筒内侧壁的下端并与圆片相适应的卡挡板;/n所述轴杆的截面直径小于耳孔的截面内径,所述大头针的尖锐部朝向圆片的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设置在盒体上端的防雨盖、设置在盒体侧端下部的放鼠门、设置在盒体侧端的多个透气孔、设置在盒体侧端的若干个诱鼠单元;
所述诱鼠单元包括设置盒体侧端的连接孔、通过连接孔与盒体的侧端相连接的诱鼠圆筒、与诱鼠圆筒的上端内侧壁活动连接的圆片、垂直圆片的上端边缘设置的两个耳板、设置在耳板上的耳孔、设置在诱鼠圆筒上并与耳孔相适应的固定孔、贯穿固定孔与耳孔进而实现圆片与诱鼠圆筒转动连接的轴杆、设置在轴杆两个自由端的橡胶帽、设置在圆片上的用于通过铁丝将圆片送入诱鼠圆筒中的插孔、设置在圆片上且带有引诱孔的诱饵盒、设置在诱饵盒中的第一诱饵、与诱饵盒的上端卡接的盒盖、设置在防雨盖底部的悬杆、设置在悬杆下端的储物筒、设置在储物筒中的第二诱饵、设置在圆片下端用于供老鼠的尾巴通过的通孔、两个对称于通孔设置在圆片上的固定槽、设置在固定槽中用于使得圆片以轴杆为轴发生转动后自动进行复位的重块、设置在圆片上并位于通孔边缘的若干个大头针、对称设置在诱鼠圆筒内侧壁的下端并与圆片相适应的卡挡板;
所述轴杆的截面直径小于耳孔的截面内径,所述大头针的尖锐部朝向圆片的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底板、与底板转动连接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对底板与侧板的连接处进行固定的螺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捕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鼠圆筒水平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演龙
申请(专利权)人:胡演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