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蜜蜂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12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蜜蜂箱,属于蜜蜂养殖领域,用于蜜蜂饲养,其中底座通过侧板连接有盖体,底座中的上水箱与进水管贯通,下水箱与出水管贯通;底座水箱的顶端设置有底座凸起,在底座水箱靠近底座凸起侧面的位置处加工有管路连接孔,管路连接孔通过管件连接有管路;底座水箱还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内侧面与底座凸起的侧面贴合;侧板上设有容纳管路的空腔,在侧板的上部设置有侧板气路;侧板的顶端通过盖体连接件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为锥台型结构,在锥台型结构的侧面加工有盖体气路;所述侧板与底座凸起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巢框。其能够通过蜂箱结构的改进实现蜂箱内温度保持在合理的温度区间内,避免不同季节温度对蜜蜂繁殖的影响。

Bee incub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蜜蜂箱
本技术属于蜜蜂养殖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恒温蜜蜂箱。
技术介绍
蜜蜂作为重要的授粉昆虫,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昆虫资源。在炎热的夏季,工蜂需要不断地采水和扇风,来降低蜂箱内的温度,不断地采水和扇风作业会增加工蜂工作量,进而加快工蜂的衰弱,降低工蜂寿命。冬天,当外环境温度低于-2℃或高于8℃时,会造成越冬蜂的快速衰老,不利于来年的春繁。同时,受外界环境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蜂王的滞育或产卵能力下降,不仅影响产卵的数量,而且也容易产生一些发育不良的工蜂,造成蜂群的快速衰亡;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封盖子蜜蜂和新出房蜜蜂是当下研究中最为广泛的实验材料之一,夏冬两季蜂王的停产无疑影响了科研的速度和进展。因此如何尽可能的保证蜂群的强盛,是促进蜜蜂春繁和秋繁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也是蜜蜂养殖与科研行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传统的夏季降温方法是在蜂箱上方加盖草席遮阳,或用反光材料覆盖蜂箱盖子,减少太阳辐射,降温效果不理想;传统的冬季保温方法则通过紧脾、蜂箱内加稻草等保温材料进行保温,并未对蜂箱提供热源。以上方法均未达到理想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恒温蜜蜂箱,其能够通过蜂箱结构的改进实现蜂箱内温度保持在合理的温度区间内,避免不同季节温度对蜜蜂繁殖的影响。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中所述的恒温蜜蜂箱,包括底座,底座与侧板的底端连接,侧板的顶端连接有盖体,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水箱,底座水箱内通过隔板构成上水箱、下水箱,上水箱与进水管贯通,下水箱与出水管贯通;所述的底座水箱的顶端设置有底座凸起,在底座水箱靠近底座凸起侧面的位置处加工有管路连接孔,管路连接孔通过管件连接有管路;所述底座水箱还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内侧面与底座凸起的侧面贴合;所述侧板上设有容纳管路的空腔,在侧板的上部设置有侧板气路;所述侧板的顶端通过盖体连接件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为锥台型结构,在锥台型结构的侧面加工有盖体气路;所述侧板与底座凸起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巢框。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底座水箱在其边角位置处连接有L型结构的立柱,立柱的顶端通过立柱连接孔与盖体连接件连接;在立柱与侧板接触的侧面上设有立柱限位条,立柱限位条与侧板上对应位置处的侧板限位槽插接。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立柱在其阴角位置处设置有立柱连接板,立柱连接板上加工有通孔。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侧板的内侧面加工有若干侧板凸起,相邻的侧板凸起之间插接有巢框。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侧板凸起的横截面为梯形。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盖体在其盖体气路处设置有遮雨板。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盖体的顶端设置有带通孔的顶部连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有底座水箱以及在侧板内放置有管路,增加了蜂箱内温度的调节能力,继而保证蜂箱内的温度始终处于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保证蜜蜂的正常活动和繁殖。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是本技术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底座与管路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管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加设湿度连通管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盖体;2、侧板;3、立柱;4、底座;5、巢框;6、管路;7、进水管;8、出水管;9、侧板气路;10、侧板凸起;11、盖体连接件;12、遮雨板;13、顶部连接板;14、立柱连接孔;15、立柱限位条;16、底座凸起;17、底座水箱;18、管路连接孔;19、底座连接孔;20、上水箱;21、下水箱;22、侧板限位槽;23、盖体气路;24、立柱连接板;25、湿度连通管道;26、网状板体;27、湿度探测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恒温蜜蜂箱,包括底座4,底座4与侧板2的底端连接,侧板2的顶端连接有盖体1,所述底座4包括底座水箱17,底座水箱17内通过隔板构成上水箱20、下水箱21,上水箱20与进水管7贯通,下水箱21与出水管8贯通;所述的底座水箱17的顶端设置有底座凸起16,在底座水箱17靠近底座凸起16侧面的位置处加工有管路连接孔18,管路连接孔18通过管件连接有管路6;所述底座水箱17还连接有侧板2,侧板2的内侧面与底座凸起16的侧面贴合;所述侧板2上设有容纳管路6的空腔,在侧板2的上部设置有侧板气路9;所述侧板2的顶端通过盖体连接件11连接有盖体1,所述盖体1为锥台型结构,在锥台型结构的侧面加工有盖体气路23;所述侧板2与底座凸起16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巢框5。实施例2一种恒温蜜蜂箱,其中所述的底座水箱17在其边角位置处连接有L型结构的立柱3,立柱3的顶端通过立柱连接孔14与盖体连接件11连接;在立柱3与侧板2接触的侧面上设有立柱限位条15,立柱限位条15与侧板2上对应位置处的侧板限位槽22插接;所述立柱3在其阴角位置处设置有立柱连接板24,立柱连接板24上加工有通孔;所述侧板2的内侧面加工有若干侧板凸起10,相邻的侧板凸起10之间插接有巢框5;所述侧板凸起10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盖体1在其盖体气路23处设置有遮雨板12;所述盖体1的顶端设置有带通孔的顶部连接板13。其余部分的结构及连接关系与前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相同,为避免行文繁琐,此处不再赘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技术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中所述的底座4包括底座水箱17及设置于底座水箱17顶部的底座凸起16。底座水箱17的内部设置有隔板,将底座水箱17分隔成上水箱20、下水箱21,上水箱20与进水管7连通,下水箱21与出水管8连通。同时,在底座凸起16侧面位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恒温蜜蜂箱,包括底座(4),底座(4)与侧板(2)的底端连接,侧板(2)的顶端连接有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底座水箱(17),底座水箱(17)内通过隔板构成上水箱(20)、下水箱(21),上水箱(20)与进水管(7)贯通,下水箱(21)与出水管(8)贯通;所述的底座水箱(17)的顶端设置有底座凸起(16),在底座水箱(17)靠近底座凸起(16)侧面的位置处加工有管路连接孔(18),管路连接孔(18)通过管件连接有管路(6);所述底座水箱(17)还连接有侧板(2),侧板(2)的内侧面与底座凸起(16)的侧面贴合;所述侧板(2)上设有容纳管路(6)的空腔,在侧板(2)的上部设置有侧板气路(9);所述侧板(2)的顶端通过盖体连接件(11)连接有盖体(1),所述盖体(1)为锥台型结构,在锥台型结构的侧面加工有盖体气路(23);所述侧板(2)与底座凸起(16)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巢框(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蜜蜂箱,包括底座(4),底座(4)与侧板(2)的底端连接,侧板(2)的顶端连接有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包括底座水箱(17),底座水箱(17)内通过隔板构成上水箱(20)、下水箱(21),上水箱(20)与进水管(7)贯通,下水箱(21)与出水管(8)贯通;所述的底座水箱(17)的顶端设置有底座凸起(16),在底座水箱(17)靠近底座凸起(16)侧面的位置处加工有管路连接孔(18),管路连接孔(18)通过管件连接有管路(6);所述底座水箱(17)还连接有侧板(2),侧板(2)的内侧面与底座凸起(16)的侧面贴合;所述侧板(2)上设有容纳管路(6)的空腔,在侧板(2)的上部设置有侧板气路(9);所述侧板(2)的顶端通过盖体连接件(11)连接有盖体(1),所述盖体(1)为锥台型结构,在锥台型结构的侧面加工有盖体气路(23);所述侧板(2)与底座凸起(16)围成的空间内放置有巢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蜜蜂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水箱(17)在其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祖芸杨爽吴志豪宋文菲黄新球余玉生卢焕仙周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