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装置、换气单元以及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063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20
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具备壳体、闸门外壳、风扇、以及闸门。闸门外壳具有开口。风扇经由开口将壳体内的空气向外部排气。闸门将闸门外壳内划分为与开口连通的第一室以及与第一室不同的第二室,并且通过转动动作对开口进行开闭。风扇配置在壳体中的位于闸门外壳的第一室侧的位置。第一室被作为风扇的正压区域。第二室被作为风扇的负压区域。闸门外壳的第二室仅与壳体内的负压区域连通。闸门被设置为,从第二室受到的压力小于从第一室受到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换气装置、换气单元以及电力转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换气装置、换气单元以及电力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已知一种用于对设置在壳体内的电力转换单元等发热体进行冷却的换气装置。换气装置例如具备设置于壳体的外表面的罩、对罩的排气口进行开闭的闸门、以及配置在罩内的风扇。换气装置为,使闸门开放,并且使风扇驱动,经由排气口将壳体内的空气向外部排气。由此,能够抑制壳体内的空气的温度上升,促进发热体的冷却。为了提高发热体的冷却性能,有时在壳体上设置多个换气装置。在这样的情况下,根据发热体的温度、规格而仅使多个换气装置中的规定的换气装置驱动。停止中的换气装置的闸门封闭。由此,能够防止空气在驱动中的换气装置与停止中的换气装置之间循环这样的回风现象。因此,能够通过风扇将壳体内的空气可靠地排气。若要将闸门的开闭动作与驱动装置等无关地设为简单构造,则可以考虑将闸门转动自如地设置在罩上,通过闸门的自重对排气口进行封闭。在该情况下,为了使排气口开放而利用风扇的风压。然而,若将闸门转动自如地设置在罩上,利用闸门的自重、风扇的风压来进行排气口的开闭动作,则需要将转动轴相对于闸门高精度地进行定位。即,若以闸门能够可靠地通过自重进行封闭的方式设定转动轴的位置,则存在闸门过重而无法通过风扇的风压使排气口开放、无法满足闸门的功能的可能性。即使能够适当地设定转动轴的位置,由于根据所应用的每个电力转换装置而装置内的压力损失不同,因此存在风扇的风压会降低、或者转动轴老化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闸门的开闭动作有可能无法适当地进行。如此,存在需要考虑各种重要因素地进行闸门的设计、制造,设计、制造作业变得繁琐这样的课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797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使闸门的设计、制造容易化的换气装置、换气单元以及电力转换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具备壳体、闸门外壳、风扇、以及闸门。闸门外壳安装于壳体,并具有开口。风扇进行经由开口将外部的空气向壳体内送风、以及经由开口将壳体内的空气向外部排气的任意一方。闸门转动自如地设置于闸门外壳,将闸门外壳内划分为与开口连通的第一室、以及与第一室不同的第二室,并且,通过转动动作对开口进行开闭。风扇配置在壳体中位于闸门外壳的第一室侧的位置、以及闸门外壳的第一室中的任意一方。第一室被作为风扇的正压区域以及负压区域的任意一方的第一区域。第二室被作为风扇的正压区域以及负压区域的任意另一方的第二区域。闸门外壳的第二室仅与壳体内的与第二区域相同的区域连通。闸门被设置为,从第二室受到的压力小于从第一室受到的压力。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闸门单元的沿着X-Z平面的截面的立体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闸门单元的沿着X-Z平面的截面的立体图。图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闸门单元的沿着X-Z平面的截面的立体图。图5是第一变形例的换气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6是第二变形例的换气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换气装置、换气单元以及电力转换装置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电力转换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如图1所示那样,电力转换装置1具备箱状的壳体2、收纳在壳体2内的电力转换单元3、以及安装于壳体2的一个面2a的换气单元4。电力转换单元3例如具备将交流电力转换为直流电力的转换器、以及将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的逆变器中的至少一方。电力转换装置1只要具备至少一个电力转换单元3即可。电力转换单元3在驱动时发热。换气单元4具备多个(例如,在本第一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换气装置5A、5B。各换气装置5A、5B的基本构成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一个换气装置5A进行说明,对于另一个换气装置5B的说明,赋予与一个换气装置5A相同的符号而省略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安装有换气单元4的壳体2的一个面2a设为壳体2的重力方向上表面来进行说明。壳体2的内侧是指由壳体2包围的内部,壳体2的外面侧是指壳体2的外侧。根据需要,将重力方向上下方向(壳体2的一个面2a的法线方向)设为Z方向,将壳体2的一个面2a的面方向、且沿着壳体2的一边的方向设为X方向,将与Z方向以及X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来进行说明。换气装置5A具备:风扇6,设置在壳体2的一个面2a的内侧;以及闸门单元7,设置于壳体2的一个面2a的外侧。风扇6的主要构成包括:安装于壳体2的一个面2a的风扇护罩8;以及旋转自如地固定于风扇护罩8的风扇叶片9。作为风扇叶片9,例如使用轴流风扇用的风扇叶片。风扇叶片9由未图示的风扇马达旋转驱动。风扇叶片9的旋转轴线沿着壳体2的一个面2a的法线方向。以下,有时将风扇叶片9的旋转轴线方向简称为轴向来进行说明。风扇护罩8以包围风扇叶片9周围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筒状。风扇护罩8的中心轴线与风扇叶片9的轴向一致。在壳体2的一个面2a上,在与风扇叶片9在轴上对置的位置处,形成有从轴向观察为大致圆形状的开口部2b。当风扇叶片9旋转时,风W沿着轴向流动,壳体2内的空气经由风扇护罩8、风扇叶片9以及开口部2b向壳体2的外部排气。即,壳体2内且风扇护罩8的外侧通过风扇6而成为负压区域Np。比壳体2的一个面2a靠外侧的区域通过风扇6而成为正压区域Pp。虽然未特别图示,但在壳体2上,在从风扇6远离的另一个面上,形成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口。由此,风W以在壳体2内的电力转换单元3中穿过的方式流动。在壳体2的一个面2a上,在比风扇护罩8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形成有壳体连通口25。壳体连通口25与设置于闸门单元7的后述的管道15的通风路16连通。图2是闸门单元7的沿着X-Z平面的截面的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那样,闸门单元7配置于壳体2的一个面2a的外侧(外表面)。闸门单元7的主要构成包括:箱状的闸门外壳10,在壳体2的一个面2a侧形成有开口部10a;以及闸门11,转动自如地设置于闸门外壳10,将闸门外壳10内分隔为两个室(正压室23以及负压室24)。与壳体2的大小相比较,闸门外壳10的大小足够小。闸门外壳10具有:沿着X-Z平面的两个侧面10b;沿着Y-Z平面的两个侧面10c;以及与各侧面10b、10c在与壳体2相反侧的端部连接的顶板10d。通过各侧面10b、10c形成有开口部10a。该开口部10a与壳体2的开口部2b连通。顶板10d以沿着X-Y平面的方式配置。在顶板10d,在以X方向大致中央为中心的单侧的一半,经由阶差面10e而形成有凹部12。在该凹部12的大部分形成有排气口(相当于权利要求中的开口)13。在壳体2的与排气口13相反侧的侧面10c与顶板10d之间,形成有管道连通口14。在形成有该管道连通口14的一侧的侧面10c,设置有管道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气装置,具备:/n壳体;/n闸门外壳,安装于上述壳体,并具有开口;/n风扇,进行经由上述开口将外部的空气向上述壳体内送风、以及经由上述开口将上述壳体内的空气向外部排气中的任意一方;以及/n闸门,转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闸门外壳,将上述闸门外壳内划分为与上述开口连通的第一室、以及与上述第一室不同的第二室,并且通过转动动作对上述开口进行开闭,/n上述风扇配置于上述壳体中的位于上述闸门外壳的上述第一室侧的位置、以及上述闸门外壳的上述第一室中的任意一方,/n上述第一室被作为上述风扇的正压区域以及负压区域中的任意一方的第一区域,/n上述第二室被作为上述风扇的正压区域以及负压区域中的任意另一方的第二区域,/n上述闸门外壳的上述第二室仅与上述壳体内的与上述第二区域相同的区域连通,/n上述闸门被设置为,从上述第二室受到的压力小于从上述第一室受到的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换气装置,具备:
壳体;
闸门外壳,安装于上述壳体,并具有开口;
风扇,进行经由上述开口将外部的空气向上述壳体内送风、以及经由上述开口将上述壳体内的空气向外部排气中的任意一方;以及
闸门,转动自如地设置于上述闸门外壳,将上述闸门外壳内划分为与上述开口连通的第一室、以及与上述第一室不同的第二室,并且通过转动动作对上述开口进行开闭,
上述风扇配置于上述壳体中的位于上述闸门外壳的上述第一室侧的位置、以及上述闸门外壳的上述第一室中的任意一方,
上述第一室被作为上述风扇的正压区域以及负压区域中的任意一方的第一区域,
上述第二室被作为上述风扇的正压区域以及负压区域中的任意另一方的第二区域,
上述闸门外壳的上述第二室仅与上述壳体内的与上述第二区域相同的区域连通,
上述闸门被设置为,从上述第二室受到的压力小于从上述第一室受到的压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中,
上述开口为排气口,
上述风扇经由上述排气口将上述壳体内的空气向外部进行排气,
上述第一室为正压室,上述第二室为负压室,
上述闸门外壳的上述负压室仅与上述壳体内的上述风扇的负压侧的区域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室与上述第二室以上述闸门的转动轴为边界来划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装置,其中,
上述闸门具备第一闸门部件和第二闸门部件,
通过上述第一闸门部件以及上述第二闸门部件对上述开口进行开闭,
上述第二室具有通过上述第一闸门部件而与上述第一室划分开的第三室、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政圭祐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