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程序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503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9
分析装置具备:离子化部,其使被导入到分离柱的载气离子化;质量分离部,其对由离子化部生成的离子进行质量分离;检测部,其以规定的倍增率放大并检测由质量分离部质量分离出的离子,并且输出检测信号;解析部,其对从检测部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解析;以及调整部,其基于由检测部检测出的与载气对应的检测信号的大小,进行检测部的倍增率和/或向质量分离部的离子输送系统中的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程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析装置、分析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介绍
在使用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以下适当称为GC-MS)的分析中,为了维持并提高测定中的精度和灵敏度,进行调整向检测器施加的电压等、装置的各部的调整。例如,在调整向GC-MS中的检测器施加的电压中,向GC-MS的离子源导入全氟三丁胺(perfluorotributylamine:以下称为PFTBA)等标准试样,基于对该标准试样进行质谱分析而得到的检测强度来进行调整(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2016/11705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存在PFTBA等标准试样的导入量因室温而发生变化等问题。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分析装置具备:离子化部,其使被导入到分离柱的载气离子化;质量分离部,其对由所述离子化部生成的离子进行质量分离;检测部,其以规定的倍增率放大并检测由所述质量分离部质量分离出的所述离子,并且输出检测信号;解析部,其对从所述检测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进行解析;以及调整部,其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进行所述检测部的所述倍增率和/或向所述质量分离部的离子输送系统的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优选的是,在第一方式的分析装置中,在向所述分离柱导入了设定流量的所述载气时,所述调整部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来进行所述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优选的是,第一方式的分析装置还具备流量测定部,所述流量测定部测定所述载气的流量,所述调整部基于测定出的所述载气的流量以及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来进行所述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优选的是,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分析装置中,所述离子输送系统是从由透镜电极、离子导向器以及四极杆滤质器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被导入到分离柱的载气离子化;对通过离子化而生成的离子进行质量分离;利用检测器以规定的倍增率放大并检测被质量分离出的所述离子,并且输出检测信号;对被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进行解析;以及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进行所述检测器的所述倍增率和/或向所述质量分离时的离子输送系统的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优选的是,在第五方式的分析方法中,在向所述分离柱导入了设定流量的所述载气时,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来进行所述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方式,优选的是,在第五方式的分析方法中,还包括测定所述载气的流量的步骤,基于测定出的所述载气的流量以及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进行所述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八方式,优选的是,在第五至第七方式中的任一方式的分析方法中,所述离子输送系统是从由透镜电极、离子导向器以及四极杆滤质器构成的组中选择出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九方式,程序用于使分析装置的处理装置进行调整处理,所述分析装置使被导入到分离柱的载气离子化,将通过离子化而生成的离子进行质量分离,利用检测器以规定的倍增率放大并检测被质量分离出的所述离子,并且输出其检测信号,对被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进行解析,在所述调整处理中,基于由所述检测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来调整所述检测器的所述倍增率和/或向所述质量分离时的离子输送系统的电极施加的电压。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利用载气进行分析的分析装置中,不一定需要导入PFTBA等标准试样就能够进行质谱仪的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图。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分析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图3是示出载气的流量与检测器的倍增率的对应表的图。图4是示出变形例的分析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用于说明程序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的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在规定流量的载气被导入了分离柱时,基于由检测部检测出的与载气对应的检测信号的大小,来调整检测部的倍增率等质谱仪的各部。(整体结构)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概念图。分析装置1是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GC-MS),具备分离部10、连接部20、质谱分析部30以及信息处理部40。分离部10具备容纳有载气的气体容纳容器G、第一载气流路11、流量调整部12、第二载气流路13、传感器14、第三载气流路15、导入试样S的试样导入部16、柱温度调节部17以及分离柱18。连接部20具备连接流路21、加热器22以及加热器支承部23。质谱分析部30具备真空容器31、排气口32、离子化部33、离子调整部34、质量分离部35以及检测部36。离子调整部34和质量分离部35构成离子输送系统。信息处理部40具备输入部41、通信部42、存储部43、显示部44以及控制部50。控制部50具备装置控制部51和解析部52。装置控制部51具备流量控制部511和调整部512。(分离部10)分离部10具备气相色谱仪等的利用载气来分离试样的分离分析装置,基于物理特性和/或化学特性来分离试样S中含有的成分。以下,分离部10设为气相色谱仪来进行说明。在被导入分离柱18时,试样S成为气体,将其称为试样气体。分离部10的气体容纳容器G容纳载气,与第一载气流路11连接。只要能够利用质谱分析部30的离子化部33使载气离子化并利用检测部36检测载气,则载气的种类就没有特别地限定,但从安全性和线速度的观点出发,优选氦。从气体容纳容器G导入到第一载气流路11的载气被导入流量调整部12。分离部10的流量调整部12具备压力调整器或流量控制阀等调整器,与第一载气流路11和第二载气流路13连接。流量调整部12对向试样导入部16导入的载气以及经由试样导入部16向分离柱18导入的载气的流量进行调整。从流量调整部12导入到第二载气流路13的载气被导入传感器14。分离部10的传感器14作为直接或间接地测定流量的流量测定部而发挥作用,具备压力传感器和/或流量传感器,用于测定通过的载气的压力和/或流量。传感器14与第二载气流路13及第三载气流路15连接。传感器14将表示所测定出的载气的压力和/或流量的信号输出到信息处理部40的控制部50(箭头A1)。从传感器14导入到第三载气流路15的载气被导入试样导入部16。此外,也可以将流量调整部12和传感器14构成为一体。分离部10的试样导入部16具备试样气化室等导入试样的室,来暂时收容通过未图示的注射器或自动取样器等注入器注入的试样S,在试样S为液体的情况下使其气化,从而将试样气体导入分离柱18。如后述那样,只要在进行载气的检测时能够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装置,具备:/n离子化部,其使被导入到分离柱的载气离子化;/n质量分离部,其对由所述离子化部生成的离子进行质量分离;/n检测部,其以规定的倍增率放大并检测由所述质量分离部质量分离出的所述离子,并且输出检测信号;/n解析部,其对从所述检测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进行解析;以及/n调整部,其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进行所述检测部的所述倍增率和/或向所述质量分离部的离子输送系统中的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调整。/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分析装置,具备:
离子化部,其使被导入到分离柱的载气离子化;
质量分离部,其对由所述离子化部生成的离子进行质量分离;
检测部,其以规定的倍增率放大并检测由所述质量分离部质量分离出的所述离子,并且输出检测信号;
解析部,其对从所述检测部输出的所述检测信号进行解析;以及
调整部,其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进行所述检测部的所述倍增率和/或向所述质量分离部的离子输送系统中的电极施加的电压的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
在向所述分离柱导入了设定流量的所述载气时,所述调整部基于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来进行所述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
还具备流量测定部,所述流量测定部测定所述载气的流量,
所述调整部基于测定出的所述载气的流量以及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所述载气对应的所述检测信号的大小,来进行所述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分析装置,其中,
所述离子输送系统是从由透镜电极、离子导向器以及四极杆滤质器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


5.一种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被导入到分离柱的载气离子化;
对通过离子化而生成的离子进行质量分离;
利用检测器以规定的倍增率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下村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