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组件及防水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83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缆组件及防水连接组件,线缆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头、线缆和线缆盖板,线缆连接头设有插接端和与插接端相对的连接端,插接端插接线缆座,连接端设有楔形凸柱和设置于楔形凸柱周侧的挡板,线缆的一端穿过楔形凸柱,线缆盖板包括硬质板件和软质板件,硬质板件朝向线缆连接头一侧设有抵接块,抵接块设有通孔,软质板件覆盖抵接块的端面、周侧面和通孔的内周侧面,软质板件背离抵接块的端面与挡板密封抵接,软质板件背离抵接块的外周侧面用以与线缆座密封抵接。只需要将线缆盖板盖合于线缆座上,实现线缆盖板与线缆连接头密封,以及线缆盖板与线缆座密封,实现组装简便、减少成本、使用性能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组件及防水连接组件
申请涉及通讯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组件及防水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线缆防水结构包括螺帽、夹紧爪、密封圈和组件主体等部件,利用夹紧爪对密封圈进行夹紧变形,使得密封圈对线缆及组件主体进行密封。然而,此种结构下存在部件较多、组装复杂、成本较高等问题,导致整体使用性能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及防水连接组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其中,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头、线缆和线缆盖板,所述线缆连接头设有插接端和与所述插接端相对的连接端,所述插接端插接所述线缆座,所述连接端设有楔形凸柱和设置于所述楔形凸柱周侧的挡板,所述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楔形凸柱,并与所述楔形凸柱一体设置,所述线缆盖板包括硬质板件和软质板件,所述硬质板件朝向所述线缆连接头一侧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有通孔,所述软质板件一体形成于所述抵接块,并覆盖所述抵接块的端面、周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内周侧面,所述软质板件设有形成于所述通孔内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周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端面与所述挡板密封抵接,所述穿线孔的内周侧面与所述楔形凸柱的外周侧面密封抵接,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外周侧面用以与所述线缆座密封抵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水连接组件,其中,所述防水连接组件包括线缆座和线缆组件,所述线缆座包括外壳和线缆插座,所述外壳设有抵接插槽和开设于所述抵接插槽底部的插孔,所述线缆插座固定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抵接插槽开口端一侧,并与所述插孔正对,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头、线缆和线缆盖板,所述线缆连接头设有插接端和与所述插接端相对的连接端,所述插接端可插入所述插孔并与所述线缆插座插接,所述连接端设有楔形凸柱和设置于所述楔形凸柱周侧的挡板,所述挡板抵持于所述抵接插槽的底部,所述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楔形凸柱,并与所述楔形凸柱一体设置,所述线缆盖板包括硬质板件和软质板件,所述硬质板件固定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线缆插座一侧,并设有伸入所述抵接插槽的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有通孔,所述软质板件一体形成于所述抵接块,并覆盖所述抵接块的端面、周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内周侧面,所述软质板件设有形成于所述通孔内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周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端面与所述挡板密封抵接,所述穿线孔的内周侧面与所述楔形凸柱的外周侧面密封抵接,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外周侧面与所述抵接插槽的内周侧面密封抵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线缆组件及防水连接组件,通过所述线缆盖板包括硬质板件和软质板件,所述硬质板件朝向所述线缆连接头一侧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有通孔,所述软质板件一体形成于所述抵接块,并覆盖所述抵接块的端面、周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内周侧面,所述软质板件设有形成于所述通孔内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周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端面与所述挡板密封抵接,所述穿线孔的内周侧面与所述楔形凸柱的外周侧面密封抵接,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外周侧面用以与所述线缆座密封抵接,从而使得只需要将线缆盖板盖合于线缆座上,实现线缆盖板与线缆连接头密封,以及线缆盖板与线缆座密封,实现组装简便、减少成本、使用性能提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水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防水连接组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的防水连接组件组装状态下的剖开示意图;图4是图1的防水连接组件的线缆盖板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3的防水连接组件的V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水连接组件1000。所述防水连接组件1000包括线缆座100和线缆组件200。所述线缆座100包括外壳110和线缆插座120,所述外壳110设有抵接插槽111和开设于所述抵接插槽111底部的插孔112。所述线缆插座120固定于所述外壳110背离所述抵接插槽111开口端一侧,并与所述插孔112正对。所述线缆组件200包括线缆连接头210、线缆220和线缆盖板230,所述线缆连接头210设有插接端211和与所述插接端211相对的连接端212,所述插接端211可插入所述插孔112并与所述线缆插座120插接,所述连接端212设有楔形凸柱2121和设置于所述楔形凸柱2121周侧的挡板2122,所述挡板2122抵持于所述抵接插槽111的底部。所述线缆220的一端穿过所述楔形凸柱2121,并与所述楔形凸柱2121一体设置。所述线缆盖板230包括硬质板件231和软质板件232。所述硬质板件231固定于所述外壳110背离所述线缆插座120一侧,并设有伸入所述抵接插槽111的抵接块2311,所述抵接块2311设有通孔2312。所述软质板件232一体形成于所述抵接块2311,并覆盖所述抵接块2311的端面、周侧面和所述通孔2312的内周侧面。所述软质板件232设有形成于所述通孔2312内的穿线孔2321,所述穿线孔2321内周侧壁与所述线缆220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所述软质板件232背离所述抵接块2311的端面与所述挡板2122密封抵接。所述穿线孔2321的内周侧面与所述楔形凸柱2121的外周侧面密封抵接。所述软质板件232背离所述抵接块2311的外周侧面与所述抵接插槽111的内周侧面密封抵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防水连接组件1000可以应用于网线连接、射频线缆220连接、导电线缆220连接、光纤连接等结构。所述线缆220座100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路由器设备、电源设备、射频设备等。所述线缆220组件200为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电流信号、射频信号、光信号的组件。本申请实施方式以所述线缆220为网线、所述线缆插座120为网线插座、所述线缆连接头210为网线插头进行举例说明。通过所述线缆盖板230包括硬质板件231和软质板件232,所述硬质板件231朝向所述线缆连接头210一侧设有抵接块2311,所述抵接块2311设有通孔2312,所述软质板件232一体形成于所述抵接块2311,并覆盖所述抵接块2311的端面、周侧面和所述通孔2312的内周侧面,所述软质板件232设有形成于所述通孔2312内的穿线孔2321,所述穿线孔2321内周侧壁与所述线缆220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所述软质板件232背离所述抵接块2311的端面与所述挡板2122密封抵接,所述穿线孔2321的内周侧面与所述楔形凸柱2121的外周侧面密封抵接,所述软质板件232背离所述抵接块2311的外周侧面用以与所述线缆220座100密封抵接,从而使得只需要将线缆盖板230盖合于线缆220座100上,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组件,用以连接于线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头、线缆和线缆盖板,所述线缆连接头设有插接端和与所述插接端相对的连接端,所述插接端插接所述线缆座,所述连接端设有楔形凸柱和设置于所述楔形凸柱周侧的挡板,所述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楔形凸柱,并与所述楔形凸柱一体设置,所述线缆盖板包括硬质板件和软质板件,所述硬质板件朝向所述线缆连接头一侧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有通孔,所述软质板件一体形成于所述抵接块,并覆盖所述抵接块的端面、周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内周侧面,所述软质板件设有形成于所述通孔内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周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端面与所述挡板密封抵接,所述穿线孔的内周侧面与所述楔形凸柱的外周侧面密封抵接,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外周侧面用以与所述线缆座密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组件,用以连接于线缆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组件包括线缆连接头、线缆和线缆盖板,所述线缆连接头设有插接端和与所述插接端相对的连接端,所述插接端插接所述线缆座,所述连接端设有楔形凸柱和设置于所述楔形凸柱周侧的挡板,所述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楔形凸柱,并与所述楔形凸柱一体设置,所述线缆盖板包括硬质板件和软质板件,所述硬质板件朝向所述线缆连接头一侧设有抵接块,所述抵接块设有通孔,所述软质板件一体形成于所述抵接块,并覆盖所述抵接块的端面、周侧面和所述通孔的内周侧面,所述软质板件设有形成于所述通孔内的穿线孔,所述穿线孔内周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外周侧壁间隙配合,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端面与所述挡板密封抵接,所述穿线孔的内周侧面与所述楔形凸柱的外周侧面密封抵接,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外周侧面用以与所述线缆座密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块设有凹槽和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抵接凸柱,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抵接凸柱,所述软质板件覆盖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以及覆盖所述抵接凸柱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内表面与所述抵接凸柱的外周侧面之间设有连接筋,所述软质板件还覆盖于所述连接筋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筋呈“十”字形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的内周侧面设有多个第一密封筋,多个所述第一密封筋沿平行所述穿线孔的深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所述第一密封筋沿所述穿线孔的周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密封筋抵接于所述楔形凸柱的外周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板件抵持所述挡板的端面设有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围合于所述穿线孔开口端周侧,所述第二密封筋抵接于所述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板件背离所述抵接块的外周侧面设多个第三密封筋,多个所述第三密封筋沿平行所述穿线孔深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一所述第三密封筋沿平行所述抵接块周侧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三密封筋抵接于所述线缆座。


8.一种防水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连接组件包括线缆座和线缆组件,所述线缆座包括外壳和线缆插座,所述外壳设有抵接插槽和开设于所述抵接插槽底部的插孔,所述线缆插座固定于所述外壳背离所述抵接插槽开口端一侧,并与所述插孔正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金红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