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嫔专利>正文

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472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是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监测系统,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人员管理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还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刷卡机、闸机、第一无线防爆摄像机、第二无线防爆摄像机和后台智能管控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监测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级,并针对各级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作业场所的高风险危险有害因素能够优先得到控制,从而有效防止事故发生;通过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分级,能够限制不同风险级别场所的作业人员数量,一旦发生异常,能够减少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化大数据
,尤其是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作业场所中各类监测系统,系统集成了各类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作业场所中的粉尘、气体浓度和噪声等危险有害因素信息及通风系统开停、设备开停等生产信息,但上述系统仅能实现对危险有害因素和生产信息的监测和异常报警,不能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未对监测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级,从而不能根据风险级别采取相应的人员数量控制和其他防止事故发生的控制措施。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监测系统,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人员管理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危险有害因素监测子系统对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开停控制;人员管理子系统对作业场所人员信息进行识别、进行考勤和作业场所人数统计、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监控;通讯子系统负责报警信息、广播信息、图像信息进行发布;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和风险分级,并下达指令至各子系统。优选地,还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刷卡机、闸机、第一无线防爆摄像机、第二无线防爆摄像机和后台智能管控系统。优选地,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刷卡机和第一无线防爆摄像机设置在闸机的左侧边。优选地,所述第二无线防爆摄像机和后台智能管控系统设置在闸机的右侧边。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的管控方法,其中方法步骤为:(1)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和刷卡机识别人的身份后通过闸机门进出作业场所;(2)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统计管理人员进出信息;(3)当进入人数达到设定值,系统将会用“红橙黄蓝”指示灯报警;(4)第一无线防爆摄像机、第二无线防爆摄像机监控作业场所;(5)限制作业人数,实时监控作业动态。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监测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级,并针对各级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作业场所的高风险危险有害因素能够优先得到控制,从而有效防止事故发生。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分级,能够限制不同风险级别场所的作业人员数量,一旦发生异常,能够减少人员伤亡。3、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对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并通过纠正人员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员伤亡。4、本专利技术具有扩展功能,能够集成其他系统,不断更新和优化本系统的功能。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所示,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监测系统,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人员管理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其中危险有害因素监测子系统对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测;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开停控制;人员管理子系统对作业场所人员信息进行识别、进行考勤和作业场所人数统计、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监控;通讯子系统负责报警信息、广播信息、图像信息进行发布;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和风险分级,并下达指令至各子系统。进一步的,还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刷卡机、闸机、第一无线防爆摄像机、第二无线防爆摄像机和后台智能管控系统,所述人脸识别系统、刷卡机和第一无线防爆摄像机设置在闸机的左侧边,所述第二无线防爆摄像机和后台智能管控系统设置在闸机的右侧边。先将人员信息录入系统,系统获得前端人员身份验证信息。设定人员进入闸机内最大值参数,达到最大值即报警。根据不同场所配置各种不同的无线探测器。监测到的数据既可前端显示,也可回传到后台管控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统计的各类数据,可通过后台进行大数据处理。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的管控方法,其中方法步骤为:(1)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和刷卡机识别人的身份后通过闸机门进出作业场所;(2)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统计管理人员进出信息;(3)当进入人数达到设定值,系统将会用“红橙黄蓝”指示灯报警;(4)第一无线防爆摄像机、第二无线防爆摄像机监控作业场所;(5)限制作业人数,实时监控作业动态。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对监测到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级,并针对各级别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作业场所的高风险危险有害因素能够优先得到控制,从而有效防止事故发生。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分级,能够限制不同风险级别场所的作业人员数量,一旦发生异常,能够减少人员伤亡。本专利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对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并通过纠正人员不安全行为,减少人员伤亡。本专利技术具有扩展功能,能够集成其他系统,不断更新和优化本系统的功能。系统运用模块化方式,集成作业场所的各类监测系统,运用通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实现对监测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分级,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为红、橙、黄、蓝四个级别。系统通过接入和扩展设备开停控制设施、广播和视频设备等多种设施实现对不同风险级别的有效控制。同时,集成人脸识别系统、人员密度监测系统、进出刷卡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对作业场所人员数量进行控制。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监测系统,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人员管理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n其中危险有害因素监测子系统对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测;/n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开停控制;/n人员管理子系统对作业场所人员信息进行识别、进行考勤和作业场所人数统计、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监控;/n通讯子系统负责报警信息、广播信息、图像信息进行发布;/n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和风险分级,并下达指令至各子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危险有害因素监测系统,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人员管理子系统、通讯子系统和中央控制系统组成;
其中危险有害因素监测子系统对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进行监测;
设备设施运行控制子系统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开停控制;
人员管理子系统对作业场所人员信息进行识别、进行考勤和作业场所人数统计、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监控;
通讯子系统负责报警信息、广播信息、图像信息进行发布;
中央控制系统对各子系统信息进行分析和风险分级,并下达指令至各子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险作业场所智能安全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脸识别系统、刷卡机、闸机、第一无线防爆摄像机、第二无线防爆摄像机和后台智能管控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嫔
申请(专利权)人:孙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