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丽文专利>正文

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及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37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涉及内窥镜领域,包括传送带、测试装置、温测装置和清洁装置,所述传送带位于测试装置的前端且传送带上放置有承托治具,所述测试装置竖直设置且测试装置位于传送带的输出方向,所述温测装置位于测试装置的后端且清洁装置安装于温测装置的旁侧,所述测试装置包括运送组件、第一测试组件和第二测试组件,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和第二测试组件间隔设置且第一测试组件和第二测试组件均与运送组件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个运送气缸和两个运送电缸能够使承托板上的持针钳依次进行开合试验、性能检测和弹性和牢固性试验,避免了使用多个设备而消耗的时间,从而大大的缩短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及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
技术介绍
内窥镜专用持针钳,是一种与内窥镜配合使用的内窥镜器械,主要由手柄,钳杆和钳头组成,用来夹持缝合针,内窥镜手术中以检查诊断或治疗为目的,通过和内窥镜相同或者不同的通道进入人体自然孔道或者外科切口的医疗器械而作为一种医疗器械;在生产时,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性能检测。比如窥镜专用持针钳的开合性能,夹持力,锁合性能,弹性和牢固性,旋转性能,锁合状态下有没有损伤变形,以及耐高温性能,比如锁止牙全部锁合后唇头齿前端大部分齿面应全部接触钳头,两片齿面齿型应完全密合;钳头开合应顺利,钳杆在开闭时不得有干扰使用者使用的晃动;另外,把一根直接等于钳子头端至鳃轴中心长度10%的不锈钢丝放在持针钳头部前端,将持针钳完全闭合,保持这种状态3h,检查持针钳有无裂纹和永久性变形现象;又比如在高温状态下不得出现扭曲,开裂或者永久性变形,而目前各种性能的检测,通常都是采用不同的治具或者设备来完成检测的目的,其中有些检测设备需要经过几个小时等待才能够得到检测数值,而检测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等待实验完成后在将持针钳移送至其他的设备上进行后续的测试,当一整套的测试完成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多台设备,不仅仅占用了更多的空间,也增加了购买设备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持针钳在检测时需要检测人员长时间等待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包括传送带、测试装置、温测装置和清洁装置,所述传送带位于测试装置的前端且传送带上放置有承托治具,所述测试装置竖直设置且测试装置位于传送带的输出方向,所述温测装置位于测试装置的后端且清洁装置安装于温测装置的旁侧,所述测试装置包括运送组件、第一测试组件和第二测试组件,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和第二测试组件间隔设置且第一测试组件和第二测试组件均与运送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竖直设置,所述承托治具包括承托板和安装在承托板底部的四个承托柱,所述承托板上设有两个承托杆,两个承托杆对称设置且两个承托杆均能够在承托板上滑动,所述承托板上设有正方型的通孔,两个承托杆的上段套设有限位套且承托杆的下段设有承托块,每个承托杆的旁侧均设有挤压弹簧,每个所述挤压弹簧的一端与承托板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承托杆抵触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运送组件包括支撑板和两个运送电缸,所述支撑板呈N型且两个运送电缸均安装于支撑板上,两个运送电缸对称设置且两个运送电缸的滑块上均设有运送气缸,两个运送气缸的输出端上均安装有呈U型的夹持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测试组件包括上测试件和下测试件,所述上测试件位于下测试件的正上方且上测试件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测试件包括T型板、位移电机和线束管,所述T型板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且T型板上设有供位移电机安装的位移板,所述位移板上安装有定位套,所述线束管竖直设置且线束管插接于定位套内,所述位移电机安装于位移板上且位移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与线束管抵触的位移轮。进一步的,所述线束管为中空结构,所述线束管的下段呈漏斗状且线束管的顶部设有与其插接配合的封闭塞,所述线束管的上段设有水平设置的绕线杆,所述线束管的下段设有三个束线弹片且三个束线弹片等角度设置,三个束线弹片的一端均与线束管固定连接,三个束线弹片的另一端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下测试件包括测试台、丝杆滑台和两个开合块,所述测试台安装于丝杆滑台的滑台上,所述测试台上内设有测试电机且测试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测试齿轮,所述测试齿轮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啮合的测试齿条,两个测试齿条对称设置且两个测试齿条均能够在测试台上滑动,所述测试台上设有用以限位两个测试齿条的限位卡块,两个所述开合块对称设置且一个开合块安装于一个测试齿条上,另一个开合块安装于另个一测试齿条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测试组件包括加热组件和递针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遮蔽罩、加热块和推送齿条,所述推送齿条竖直设置且推送齿条与支撑板滑动配合,所述推送齿条的下段设有与其连接的推送弹簧,所述加热块安装于遮蔽罩上且加热块与推送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推送电机和推送齿轮,所述推送齿轮安装于推送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推送齿条啮合。进一步的,所述递针件包括针套、推送支架和垫高块,所述针套安装于推送支架的顶部且推送支架插接于垫高块内,所述垫高块内设有顶升电机且顶升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顶升齿轮,所述推送支架的下段设有与顶升齿轮啮合的齿槽。进一步的,所述温测装置包括温测箱、承接组件、转运组件、输送带和温测组件,所述温测箱内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温测箱内的空间分割为第一放置腔和第二放置腔,所述承接组件安装于第一放置腔内,所述转运组件和输送带均位于温测箱旁侧且转运组件与承接组件相配合,所述温测组件架设于输送带上且温测组件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放置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持针钳放置在承托板上并且将持针钳手持部套接于对应的承托杆上,随后通过传送带将承托板移送至两个夹持板之间,两个运送气缸和两个运送电缸能够使承托板在支撑板内移动;当需要使持针钳开合试验时,测试电机驱动测试齿轮旋转使两个测试齿条交错移动并带动两个卡合板分别推动承托杆的下段的承托块相对移动从而使持针钳张开,使持针钳能够进行开合测试;通过将放置在线束管内的7号缝合线置于持针钳的夹持端内,随后位移电机通过位移轮带动线束管在定位套内竖直向上移动从而向持针钳试加拉力从而进行测7号试缝合线是否能够滑脱;当需要进行弹性和牢固性试验时该试验需要把一根不锈钢钢丝放在持针钳头部前端,将持针钳完全闭合保持这种状态3h查看持针钳是否有裂痕或变形的情况出现,这时需要将推送电机驱动推送齿轮能够使推送齿条竖直向下移动,推送齿条向下移动能够使遮蔽罩罩设于持针钳上,加热块工作对遮蔽罩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其变成温室后递针件工作使持针钳夹持钢丝保持一段时间后查看持针钳是否有裂痕或变形的情况出现;通过两个运送气缸和两个运送电缸能够使承托板上的持针钳依次进行开合试验、性能检测和弹性和牢固性试验,避免了使用多个设备而消耗的时间,从而大大的缩短检测时间节约了检测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设计巧妙,通过机构件的衔接,实现了内窥镜专用持针钳的自动化检测,一条线可以检测多个项目参数,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所需的设备,也节约了空间,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内窥镜专用持针钳的检测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窥镜专用持针钳的检测设备中承托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窥镜专用持针钳的检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测试装置(2)、温测装置(3)和清洁装置(4),所述传送带(1)位于测试装置(2)的前端且传送带(1)上放置有承托治具(5),所述测试装置(2)竖直设置且测试装置(2)位于传送带(1)的输出方向,所述温测装置(3)位于测试装置(2)的后端且清洁装置(4)安装于温测装置(3)的旁侧,所述测试装置(2)包括运送组件(21)、第一测试组件(22)和第二测试组件(23),所述第一测试组件(22)和第二测试组件(23)间隔设置且第一测试组件(22)和第二测试组件(23)均与运送组件(21)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带(1)、测试装置(2)、温测装置(3)和清洁装置(4),所述传送带(1)位于测试装置(2)的前端且传送带(1)上放置有承托治具(5),所述测试装置(2)竖直设置且测试装置(2)位于传送带(1)的输出方向,所述温测装置(3)位于测试装置(2)的后端且清洁装置(4)安装于温测装置(3)的旁侧,所述测试装置(2)包括运送组件(21)、第一测试组件(22)和第二测试组件(23),所述第一测试组件(22)和第二测试组件(23)间隔设置且第一测试组件(22)和第二测试组件(23)均与运送组件(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竖直设置,所述承托治具(5)包括承托板(51)和安装在承托板(51)底部的四个承托柱(52),所述承托板(51)上设有两个承托杆(53),两个承托杆(53)对称设置且两个承托杆(53)均能够在承托板(51)上滑动,所述承托板(51)上设有正方型的通孔,两个承托杆(53)的上段套设有限位套(531)且承托杆(53)的下段设有承托块(532),每个承托杆(53)的旁侧均设有挤压弹簧(533),每个所述挤压弹簧(533)的一端与承托板(51)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挤压弹簧(533)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承托杆(53)抵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组件(21)包括支撑板(211)和两个运送电缸(212),所述支撑板(211)呈N型且两个运送电缸(212)均安装于支撑板(211)上,两个运送电缸(212)对称设置且两个运送电缸(212)的滑块上均设有运送气缸(213),两个运送气缸(213)的输出端上均安装有呈U型的夹持块(2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试组件(22)包括上测试件(221)和下测试件(24),所述上测试件(221)位于下测试件(24)的正上方且上测试件(221)与支撑板(211)固定连接,所述上测试件(221)包括T型板(222)、位移电机(223)和线束管(224),所述T型板(222)与支撑板(211)固定连接且T型板(222)上设有供位移电机(223)安装的位移板(225),所述位移板(225)上安装有定位套(226),所述线束管(224)竖直设置且线束管(224)插接于定位套(226)内,所述位移电机(223)安装于位移板(225)上且位移电机(223)的输出轴设有与线束管(224)抵触的位移轮(2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管(224)为中空结构,所述线束管(224)的下段呈漏斗状且线束管(224)的顶部设有与其插接配合的封闭塞(228),所述线束管(224)的上段设有水平设置的绕线杆(229),所述线束管(224)的下段设有三个束线弹片(2210)且三个束线弹片(2210)等角度设置,三个束线弹片(2210)的一端均与线束管(224)固定连接,三个束线弹片(2210)的另一端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专用持针钳自动检测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测试件(24)包括测试台(241)、丝杆滑台(242)和两个开合块(243),所述测试台(241)安装于丝杆滑台(242)的滑台上,所述测试台(241)上内设有测试电机(244)且测试电机(244)的输出轴上安装有测试齿轮(245),所述测试齿轮(245)的两侧均设有与其啮合的测试齿条(246),两个测试齿条(246)对称设置且两个测试齿条(246)均能够在测试台(241)上滑动,所述测试台(241)上设有用以限位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丽文
申请(专利权)人:邓丽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