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5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修可修复使用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它包括拐体、拐体顶部设置的用于安装衬套的安装孔以及拐体中部设置的用于串接调节轴的中间孔,拐体的内侧端设置有位于中间孔外围的环槽,环槽内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内端面齿套,调节轴上设置有与内端面齿套相配合的端面齿,拐体的外侧端面具有与调节轴配合安装的复位螺母。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不但实现了支持拐主体的重复使用,减少了报废,而且内端面齿套更换维修方便,还提高了检修效率,成本低,经济性好;使得可调性好,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保证了整体强度,支持拐主体保养后可长期使用,同时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修可修复使用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属于轨道交通铁路车辆制动

技术介绍
铁路车辆的基础制动装置作为九大关键部件之一,对列车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在其他制动型式失效的情况下,基础制动装置是列车唯一的安全保障,故其性能和功能直接影响到整车制动系统状态。制动夹钳单元是铁路车辆基础制动装置的主体,它由制动缸、夹钳机构及一系列连接零件组成。它的作用是把空气压力/弹簧力转换为制动缸内活塞的轴向推力,然后通过一系列杠杆、拉杆等传动部件增大若干倍,将活塞推力平均地传给闸片,使之压紧制动盘而对机车车辆产生制动作用。在列车运行到规定里程,制动夹钳需回厂进行四级检修或五级检修,在拆解检修过程中,发现制动夹钳支持拐的报废几乎都来自其上的端面齿磨损,很少是由于探伤问题导致报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另外,现有的支持拐结构设计不合理,可调性差,有鉴于此,如何在检修时修复使用制动夹钳支持拐,减少报废,提高可调节性,提高夹钳检修时经济效益,是行业内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报废、提高检修经济效率且可调节性好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包括拐体、拐体顶部设置的用于安装衬套的安装孔以及拐体中部设置的用于串接调节轴的中间孔,拐体的内侧端设置有位于中间孔外围的环槽,环槽内通过紧固件安装有内端面齿套,调节轴上设置有与内端面齿套相配合的端面齿,拐体的外侧端面具有与调节轴配合安装的复位螺母。所述内端面齿套和拐体的环槽上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销孔,各个所述销孔内均串接有圆柱销。所述复位螺母通过开口圆柱销与调节轴固定连接,所述复位螺母的外围与拐体的内壁之间安置有防尘圈。所述调节轴上套有压在复位螺母内侧端面上的碟形弹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巧妙地利用了环槽内安装的可拆卸的内端面齿套与调节轴配合,在内端面齿套损坏后可以只需更换内端面齿套即可,不但实现了支持拐主体的重复使用,减少了报废,而且内端面齿套更换维修方便,还提高了检修效率,成本低,经济性好;另外一方面,巧妙设计的复位螺母,使得可调性好,保证了使用的可靠性,再一方面,将容易磨损的端面齿独立成一个内端面齿套,并利用圆柱销承受圆周方向的剪切力,保证了整体强度,支持拐主体保养后可长期使用,同时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的安装状态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端面齿套的安装结构主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内端面齿套的安装结构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所示,对于制动夹钳单元来说,通常都包括制动缸、制动夹钳、闸片;制动缸通过螺纹销与制动夹钳连接;制动夹钳通过其上的闸片托与闸片连接,其中调节轴组件在活塞运动的驱动下完成直线运动,并将运动传递到夹钳机构;支持拐是调节轴组件上传递制动力的主要构件,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包括拐体1、拐体顶部设置的用于安装衬套2的安装孔用于将制动力传递到制动夹钳,还包括拐体中部设置的用于串接调节轴7的中间孔3,中间孔内穿入调节轴,调节轴和拐体的接触面为端面齿摩擦副,在本实施例中,拐体1的内侧端设置有位于中间孔外围的环槽,环槽内通过螺钉4安装有内端面齿套5,内端面齿套5和拐体1的环槽上还设置有多个相对应的销孔,各个销孔内均串接有圆柱销8,该内端面齿套5位于磨耗部分,将其利用螺钉和拐体进行连接,同时利用圆柱销承受圆周方向的剪切力,提高整体强度,调节轴上设置有与内端面齿套5相配合的端面齿,检修时,当端面齿摩擦副的啮合深度小于0.6mm,只需拆下内端面齿套进行更换,拐体无需更换,方便检修和延长高价值零件使用寿命,拐体1的外侧端面具有与调节轴配合安装的复位螺母6,由图可见,复位螺母6通过开口圆柱销9与调节轴7固定连接,复位螺母6的外围与拐体的内壁之间安置有防尘圈10,由此当需要更换或调整闸片间距时,只需用扳手旋转复位螺母,调节轴和支持拐间的端面齿摩擦副将发生相对位移,同时存在一定的磨损,当端面齿摩擦副的啮合深度小于0.6mm,就需要进行更换相关零件;当端面齿磨损超过规定值时,只需在检修时更换磨耗件内端面齿套,拐体保养后可长期使用。进一步地,所说的调节轴7上套有压在复位螺母6内侧端面上的碟形弹簧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包括拐体(1)、拐体顶部设置的用于安装衬套(2)的安装孔以及拐体中部设置的用于串接调节轴(7)的中间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拐体(1)的内侧端设置有位于中间孔外围的环槽,所述环槽内通过紧固件(4)安装有内端面齿套(5),所述调节轴上设置有与内端面齿套(5)相配合的端面齿,所述拐体(1)的外侧端面具有与调节轴配合安装的复位螺母(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包括拐体(1)、拐体顶部设置的用于安装衬套(2)的安装孔以及拐体中部设置的用于串接调节轴(7)的中间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拐体(1)的内侧端设置有位于中间孔外围的环槽,所述环槽内通过紧固件(4)安装有内端面齿套(5),所述调节轴上设置有与内端面齿套(5)相配合的端面齿,所述拐体(1)的外侧端面具有与调节轴配合安装的复位螺母(6)。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夹钳支持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飞杨真理吴琼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