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的自动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193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的自动车库,包括停车区域、通道区域;停车区域至少为两层;最高层为升降层,每个停车位对应设置一个外齿梳齿架;其余各层为升降横移层;每个升降横移层均留出一个空停车位,其余停车位对应设置有一个横移框,每个横移框对应设置一个外齿梳齿架;上述外齿梳齿架、横移框的控制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通道区域之上设置有横移小车,横移小车之上设置有内齿梳齿架,上述内齿梳齿架、外齿梳齿架配套,为现有规范的梳齿交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简单、低成本方式实现车辆在车库内部的自动搬运;在增加设置交接车位、配套智能管理系统之后,能够实现停车、取车的预先调度;现有升降横移停车设备可参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改造为自动车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的自动车库
本专利技术涉及停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采用梳齿交换技术的自动车库,目的是以简单、低成本的方式实现车辆的自动停放,大幅提高停车安全性和停车效率。
技术介绍
升降横移机械车库在机械车库领域中使用量最大。升降横移机械车库具有成本相对低的优点,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主要是运行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司机需要进入设备内部存/取车,安全性相对较低。因此,如何在保持升降横移车库成本较低的优势,以简单、低成本的方式解决当前存在的运行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安全性相对较低的缺点,仍然是本行业一直以来试图解决但尚未完美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的自动车库的技术方案,达到简单、低成本、安全、高效、自动化程度高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的自动车库的基础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车库参照升降横移运行机制进行调度控制,包括停车区域、通道区域。所述停车区域为设置在地面之上的一个矩形立方体空间,水平纵向尺寸大于所停放的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地面不停放车辆,上方设置有N个停车层,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每一个所述停车层的净空高度尺寸均大于所停放车辆的高度尺寸,横向设置有多个规格尺寸相同、纵向平行排列的矩形的停车位;所述停车位的长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停车层的最高层称为升降层,其余各层称为升降横移层,所述升降层以及各个所述升降横移层的停车位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所述停车区域最外侧的两个横向立面垂直设置有若干根紧固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紧固连接有若干根横梁;所述停车区域最外侧的两个纵向立面垂直设置有若干根紧固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紧固连接有若干根纵梁;所述立柱、横梁、纵梁构成一个中空的立体矩形框架,称为外框架;很明显,为节省成本,停车区域最外侧的横向立面与纵向立面的交汇位置只需设置一根公共立柱,总共为四根公共立柱,这些立柱同时作为横向立面与纵向立面的立柱;另外,当两根公共立柱之间的跨度不大,这两根公共立柱之间可以不再设置立柱;在实际应用场合,上述横梁、纵梁等高设置,且不必设置停车区域的最高位置,只需设置在升降层的中间位置,以尽量降低整个外框架的总高度,达到节省成本、增加稳定性的目的。所述外框架的两个横向立面的朝内一侧在对应每一个所述升降横移层的上方位置分别水平等高紧固连接有一根的横移导轨;所述横移导轨用于承托对应升降横移层之上设置的横移框。所述升降层的每一个停车位的纵向边线的上方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根与所述外框架紧固连接的升降层纵梁,总数为两根;很明显,在实际应用场合为节省成本,升降层两个相邻停车位之间的纵梁可以共用,位于最外侧的停车位的其中一根纵梁可以借用外框架的最外侧纵梁;所述升降层的每一个停车位对应设置有一套曳引升降驱动机构、一个外齿梳齿架;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采用钢丝绳或者链条曳引方式,所述钢丝绳或者链条统一称为曳引链索;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由驱动单元和曳引链索组成,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与之对应的所述升降层纵梁之上或者安装在所述外框架之上;与所述停车位对应的两根升降层纵梁的每一根分别往下方延伸至少两条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上下位移的曳引链索,所述曳引链索合计为至少四条,且同步升降;所述升降层的外齿梳齿架设置在对应的停车位的正下方位置,在对应往下方延伸的所述曳引链索的垂直下方位置制作有曳引点,所述曳引点固定连结对应的曳引链索的端部,使得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对与之对应的外齿梳齿架通过所述曳引链索实现至少四点悬挂曳引;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曳引链索作垂直上/下位移,从而使得对应的外齿梳齿架实现垂直上升或者垂直下降;很明显,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层的外齿梳齿架的升降运行与现有升降横移车库的最顶层的载车板的升降运行的机制原理相同,因此,这里不作赘述。所述升降横移层设置有横移框,所述横移框的数量比对应的升降横移层的停车位的数量少一个;所述横移框为中空的矩形框架,外廓尺寸小于所述矩形停车位的尺寸,内框净空尺寸大于所停放车辆的平面投影最大尺寸,设置在对应的两根横移导轨之上;每个所述横移框对应设置有一套横移机构A、一套曳引升降驱动机构、一个外齿梳齿架。所述横移机构A设置在所述横移框之上,包括滚轮单元、驱动单元;所述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横移框和对应的所述横移导轨之间;所述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横移机构A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横移框在对应的两根横移导轨的承托和导向约束下作水平方向的横向移动;很明显,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横移层的横移机构A驱动横移框作水平方向横向移动与现有升降横移车库的中间层的横移机构驱动横移框作水平方向横向移动的机制原理相同,因此,这里不作赘述。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采用钢丝绳或者链条曳引方式,所述钢丝绳或者链条统一称为曳引链索;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由驱动单元和曳引链索组成,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横移框之上,所述横移框的两根纵梁的每一根分别往下方延伸至少两条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上下位移的曳引链索,所述曳引链索合计为至少四条,且同步升降;所述升降横移层的外齿梳齿架设置在对应的横移框的正下方位置,在对应往下方延伸的所述曳引链索的垂直下方位置制作有曳引点,所述曳引点固定连结对应的曳引链索的端部,使得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对与之对应的外齿梳齿架通过所述曳引链索实现至少四点悬挂曳引;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曳引链索作垂直上/下位移,从而使得对应的外齿梳齿架实现垂直上升或者垂直下降;很明显,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横移层的外齿梳齿架的升降运行与现有升降横移车库的中间层的载车板的升降运行的机制原理相同,因此,这里不作赘述。升降横移层的横移框的数量比同一升降横移层的停车位的数量少一个,使得每一个升降横移层都能够形成一个净宽尺寸至少为一个停车位宽度尺寸的横移空位;最接近地面层的升降横移层的所有外齿梳齿架都能够无障碍地下降至地面层;当升降层或者除最接近地面层的其余各升降横移层的某一个外齿梳齿架需要下降至地面层的时候,首先须通过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对位于需要下降至地面层的外齿梳齿架下方的各个升降横移层的横移框进行有序调度,使得下方各个升降横移层的横移空位均位于该外齿梳齿架的垂直下方位置,形成一条直达地面的无障碍的垂直通道;需要下降至地面层的外齿梳齿架通过该通道下降至地面层,然后通过该通道从地面层上升至原来所在层;很明显,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升降层或者除最接近地面层的其余各升降横移层的某一个外齿梳齿架需要下降至地面层所进行的横移框有序调度与现有升降横移车库的最高层以及中间层的某一个载车板需要下降至地面层所进行的横移框有序调度的机制原理相同,因此,这里不作赘述。所述通道区域设置在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的自动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车库参照升降横移运行机制进行调度控制,包括停车区域、通道区域;/n所述停车区域为设置在地面之上的一个矩形立方体空间,水平纵向尺寸大于所停放的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地面不停放车辆,上方设置有N个停车层,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每一个所述停车层的净空高度尺寸均大于所停放车辆的高度尺寸,横向设置有多个规格尺寸相同、纵向平行排列的矩形的停车位;所述停车位的长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停车层的最高层称为升降层,其余各层称为升降横移层,所述升降层以及各个所述升降横移层的停车位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n所述停车区域最外侧的两个横向立面垂直设置有若干根紧固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紧固连接有若干根横梁;所述停车区域最外侧的两个纵向立面垂直设置有若干根紧固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紧固连接有若干根纵梁;所述立柱、横梁、纵梁构成一个中空的立体矩形框架,称为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两个横向立面的朝内一侧在对应每一个所述升降横移层的上方位置分别水平等高紧固连接有一根的横移导轨;所述横移导轨用于承托对应升降横移层之上设置的横移框;/n所述升降层的每一个停车位的纵向边线的上方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根与所述外框架紧固连接的升降层纵梁,总数为两根;所述升降层的每一个停车位对应设置有一套曳引升降驱动机构、一个外齿梳齿架;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采用钢丝绳或者链条曳引方式,所述钢丝绳或者链条统一称为曳引链索;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由驱动单元和曳引链索组成,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与之对应的所述升降层纵梁之上或者安装在所述外框架之上;与所述停车位对应的两根升降层纵梁的每一根分别往下方延伸至少两条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上下位移的曳引链索,所述曳引链索合计为至少四条,且同步升降;所述升降层的外齿梳齿架设置在对应的停车位的正下方位置,在对应往下方延伸的所述曳引链索的垂直下方位置制作有曳引点,所述曳引点固定连结对应的曳引链索的端部,使得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对与之对应的外齿梳齿架通过所述曳引链索实现至少四点悬挂曳引;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曳引链索作垂直上/下位移,从而使得对应的外齿梳齿架实现垂直上升或者垂直下降;/n所述升降横移层设置有横移框,所述横移框的数量比对应的升降横移层的停车位的数量少一个;所述横移框为中空的矩形框架,外廓尺寸小于所述矩形停车位的尺寸,内框净空尺寸大于所停放车辆的平面投影最大尺寸,设置在对应的两根横移导轨之上;每个所述横移框对应设置有一套横移机构A、一套曳引升降驱动机构、一个外齿梳齿架;/n所述横移机构A设置在所述横移框之上,包括滚轮单元、驱动单元;所述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横移框和对应的所述横移导轨之间;所述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横移机构A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横移框在对应的两根横移导轨的承托和导向约束下作水平方向的横向移动;/n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采用钢丝绳或者链条曳引方式,所述钢丝绳或者链条统一称为曳引链索;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由驱动单元和曳引链索组成,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横移框之上,所述横移框的两根纵梁的每一根分别往下方延伸至少两条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上下位移的曳引链索,所述曳引链索合计为至少四条,且同步升降;所述升降横移层的外齿梳齿架设置在对应的横移框的正下方位置,在对应往下方延伸的所述曳引链索的垂直下方位置制作有曳引点,所述曳引点固定连结对应的曳引链索的端部,使得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对与之对应的外齿梳齿架通过所述曳引链索实现至少四点悬挂曳引;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曳引链索作垂直上/下位移,从而使得对应的外齿梳齿架实现垂直上升或者垂直下降;/n所述通道区域设置在地面之上,为紧邻所述停车区域其中一侧横向立面的矩形立方体空间,高度方向尺寸大于所停放车辆的高度尺寸,水平纵向尺寸大于所停放的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横向尺寸大于所述停车区域的水平横向尺寸加上一个所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一侧纵向立面与所述停车区域的同侧纵向立面齐平,另一侧纵向立面超出所述停车区域的同侧纵向立面,且与行车车道对应;/n所述通道区域在地面之上水平设置有两根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平行于所述停车区域的横向边线;在所述横向导轨之上设置有一台横移小车、一套横移机构B;/n所述横移机构B设置在所述横移小车之上,包括滚轮单元、驱动单元;所述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横移小车和两根所述横移导轨之间;所述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的自动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车库参照升降横移运行机制进行调度控制,包括停车区域、通道区域;
所述停车区域为设置在地面之上的一个矩形立方体空间,水平纵向尺寸大于所停放的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地面不停放车辆,上方设置有N个停车层,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每一个所述停车层的净空高度尺寸均大于所停放车辆的高度尺寸,横向设置有多个规格尺寸相同、纵向平行排列的矩形的停车位;所述停车位的长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宽度尺寸大于需要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所述停车层的最高层称为升降层,其余各层称为升降横移层,所述升降层以及各个所述升降横移层的停车位在垂直方向一一对应;
所述停车区域最外侧的两个横向立面垂直设置有若干根紧固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紧固连接有若干根横梁;所述停车区域最外侧的两个纵向立面垂直设置有若干根紧固于地面的立柱,所述立柱之间紧固连接有若干根纵梁;所述立柱、横梁、纵梁构成一个中空的立体矩形框架,称为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两个横向立面的朝内一侧在对应每一个所述升降横移层的上方位置分别水平等高紧固连接有一根的横移导轨;所述横移导轨用于承托对应升降横移层之上设置的横移框;
所述升降层的每一个停车位的纵向边线的上方位置分别设置有一根与所述外框架紧固连接的升降层纵梁,总数为两根;所述升降层的每一个停车位对应设置有一套曳引升降驱动机构、一个外齿梳齿架;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采用钢丝绳或者链条曳引方式,所述钢丝绳或者链条统一称为曳引链索;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由驱动单元和曳引链索组成,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与之对应的所述升降层纵梁之上或者安装在所述外框架之上;与所述停车位对应的两根升降层纵梁的每一根分别往下方延伸至少两条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上下位移的曳引链索,所述曳引链索合计为至少四条,且同步升降;所述升降层的外齿梳齿架设置在对应的停车位的正下方位置,在对应往下方延伸的所述曳引链索的垂直下方位置制作有曳引点,所述曳引点固定连结对应的曳引链索的端部,使得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对与之对应的外齿梳齿架通过所述曳引链索实现至少四点悬挂曳引;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曳引链索作垂直上/下位移,从而使得对应的外齿梳齿架实现垂直上升或者垂直下降;
所述升降横移层设置有横移框,所述横移框的数量比对应的升降横移层的停车位的数量少一个;所述横移框为中空的矩形框架,外廓尺寸小于所述矩形停车位的尺寸,内框净空尺寸大于所停放车辆的平面投影最大尺寸,设置在对应的两根横移导轨之上;每个所述横移框对应设置有一套横移机构A、一套曳引升降驱动机构、一个外齿梳齿架;
所述横移机构A设置在所述横移框之上,包括滚轮单元、驱动单元;所述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横移框和对应的所述横移导轨之间;所述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横移机构A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横移框在对应的两根横移导轨的承托和导向约束下作水平方向的横向移动;
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采用钢丝绳或者链条曳引方式,所述钢丝绳或者链条统一称为曳引链索;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由驱动单元和曳引链索组成,所述驱动单元安装在所述横移框之上,所述横移框的两根纵梁的每一根分别往下方延伸至少两条由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上下位移的曳引链索,所述曳引链索合计为至少四条,且同步升降;所述升降横移层的外齿梳齿架设置在对应的横移框的正下方位置,在对应往下方延伸的所述曳引链索的垂直下方位置制作有曳引点,所述曳引点固定连结对应的曳引链索的端部,使得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对与之对应的外齿梳齿架通过所述曳引链索实现至少四点悬挂曳引;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的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通过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曳引链索作垂直上/下位移,从而使得对应的外齿梳齿架实现垂直上升或者垂直下降;
所述通道区域设置在地面之上,为紧邻所述停车区域其中一侧横向立面的矩形立方体空间,高度方向尺寸大于所停放车辆的高度尺寸,水平纵向尺寸大于所停放的车辆的长度方向尺寸,横向尺寸大于所述停车区域的水平横向尺寸加上一个所停放车辆的宽度方向尺寸,一侧纵向立面与所述停车区域的同侧纵向立面齐平,另一侧纵向立面超出所述停车区域的同侧纵向立面,且与行车车道对应;
所述通道区域在地面之上水平设置有两根横向导轨,所述横向导轨平行于所述停车区域的横向边线;在所述横向导轨之上设置有一台横移小车、一套横移机构B;
所述横移机构B设置在所述横移小车之上,包括滚轮单元、驱动单元;所述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横移小车和两根所述横移导轨之间;所述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横移机构B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横移小车在两根所述横移导轨的承托和导向约束下作水平方向的横向移动;
所述横移小车包括一套纵向导轨A、一个内齿梳齿架、一个纵移机构;所述纵向导轨A至少为一根,设置在所述横移小车的上方位置;所述内齿梳齿架设置在所述纵向导轨A的上方;所述纵移机构为直线位移驱动机构,与所述纵向导轨A配套运行,设置在所述内齿梳齿架之上,包括滚轮单元、驱动单元;所述滚轮单元设置在所述内齿梳齿架和所述纵向导轨A之间;所述驱动单元与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电连接,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纵移机构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内齿梳齿架在所述纵移导轨A的承托和导向约束下作水平方向的纵向移动;
所述停车层的每一个停车位在地面之上的正投影位置称为地面车位;每一个所述地面车位均设置有与所述横移小车设置的纵向导轨A形状尺寸相同的纵向导轨B,所述纵向导轨B的承载平面与所述纵向导轨A的承载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当位于所述通道区域的所述横移小车在横移机构B的驱动下横向移动至正对某一个所述地面车位的时候,设置在所述地面车位的所述纵向导轨B正对所述横移小车的所述纵向导轨A,相当于所述纵向导轨A往对应的所述地面车位的延伸;此时,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横移小车的纵移机构能够通过所述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内齿梳齿架在所述纵移导轨A以及所述纵移导轨B的承托和导向约束下作水平方向的纵向移动,从所述横移小车的上方位置移入所述地面车位的上方位置或者从所述地面车位的上方位置移入所述横移小车的上方位置;
所述升降层的外齿梳齿架的外梳齿与所述横移小车的内齿梳齿架的内梳齿配套设置,组成一副完整的梳齿交换机构;所述升降横移层的外齿梳齿架的外梳齿的形状参数与所述升降层的外齿梳齿架的外梳齿的形状参数相同,与所述横移小车的内齿梳齿架的内梳齿配套设置,组成一副完整的梳齿交换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升降横移运行机制的自动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车库的一个完整的车辆存储过程如下所述:
步骤一: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内齿梳齿架被所述纵移机构驱动至位于所述横移小车的正上方位置;
步骤二: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横移小车被所述横移机构B驱动至位于正对行车车道位置;
步骤三:司机把车辆从行车车道驶上所述横移小车的内齿梳齿架正上方位置,车辆被所述内齿梳齿机架的内齿承托;
步骤四: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选择升降层其中一个没有承载车辆的外齿梳齿架,或者选择升降横移层其中一个没有承载车辆的外齿梳齿架,所述没有承载车辆的外齿梳齿架称为目标外齿梳齿架,所述目标外齿梳齿架垂直投影于地面层的对应的地面车位称为目标地面车位;
步骤五: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目标外齿梳齿架被对应的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驱动,水平下降至地面层的所述目标地面车位;
步骤六: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横移小车被所述横移机构B驱动至正对所述目标地面车位位置;
步骤七: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内齿梳齿架被所述纵移机构驱动至所述目标地面车位的正上方位置;
步骤八:在自动车库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所述目标外齿梳齿架被对应的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垂直上升,车辆被交换至被所述目标外齿梳齿架的外齿承托;然后,所述目标外齿梳齿架被对应的曳引升降驱动机构驱动,垂直上升至原来的高度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迅梁崇彦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诺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