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4163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支护结构用于支护填方坡体,该结构包括现浇锚板、锚杆、扶壁式挡墙,该扶壁式挡墙包括底板、挡土立板以及若干平行排列的扶壁,扶壁底部、立板底部均竖直浇筑在底板上;扶壁一侧边面与立板一侧面贴紧,所述填方坡体填充在相邻扶壁之间;其中,现浇锚板设置在填方坡体内,该现浇锚板与锚杆一端连接,锚杆另一端由两相邻扶壁之间通过并穿透立板后限定在立板远离扶壁方向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形式简单、受力合理,实用性强,施工工艺简便,且成本较低,填方边坡稳定性高,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支护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推山造地、城镇化建设用地与可建设用地面积减少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大量公路、铁路、机场、住宅等建设在西部山区,由此便产生了大量的挖方和填方工程形成建设用地。众所周知,对于填方工程特点而言,因为工程所用土体不是原有土体,其填方土体的稳定性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工程事故,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对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可估量。由此可见,对于填方工程边坡支护问题,亟需提出一种切实可行的支护方案。目前,针对填方边支护现有的支护方法主要采用排桩、挡土墙、加筋土挡墙、以及锚定板等结构。虽然能够较好的解决填方边坡支护问题,但由于其特定的施工方法和适用范围,使得这些结构并不能很好的广泛应用。就排桩而言,通过增大桩径和桩长可以提供很大的支护抗力,能够提高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因其造价施工成本较高,在工程上采用相对较少;就重力式挡土墙而言,因原材料简单,施工方便,造价较低,其适用于较低边坡支护,对于高边坡则无法满足支护需求。而诸如加筋土挡墙等支护机构,由于其加筋体的材料和使用寿命等问题,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同时,锚定板结构,主要利用土体与锚定板相接触位置处的侧向抗力提供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如果结构失效,锚定板将不能发挥抗拔作用,坡顶产生较大裂缝,以致外部雨水渗透,加速结构破坏,此外因安放锚定板施工要求较高,影响机械压实效果和施工效率。诸如此类的支护结构,由于其经济造价、施工工序、施工材料、适用范围等诸多限制因素,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其支护结构的性能。显而易见,现有的支护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填方工程的发展,尤其是高填方工程的应用。采用何种技术或者新型结构来解决填方工程边坡稳定的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旨在解决包括但不限于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指出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用于支护填方坡体,该结构包括现浇锚板、锚杆、扶壁式挡墙,该扶壁式挡墙包括底板、挡土立板以及若干平行排列的扶壁,所述扶壁底部、立板底部均竖直浇筑在底板上;所述扶壁一侧边面与立板一侧面贴紧,所述填方坡体填充在相邻扶壁之间;其中,所述现浇锚板设置在填方坡体内,该现浇锚板与锚杆一端连接,所述锚杆另一端由两相邻扶壁之间通过并穿透立板后限定在立板远离扶壁方向侧。优选地,所述扶壁远离立板方向上的侧边面呈顶部往立板方向倾斜的斜面。优选地,所述立板上设有泄水孔。优选地,所述泄水孔后设有反滤包。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沟,该排水沟位于立板远离扶壁方向侧,且该排水沟位于所述泄水孔正下方。优选地,所述填方坡体顶部与扶壁顶部交界处设有截水沟。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公开了上述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底处理:对填方体基底进行处理;(2)施做扶壁式挡墙:根据设计计算结果要求,施做扶壁式挡墙;该扶壁式挡墙包括底板、挡土立板以及若干平行排列的扶壁,所述扶壁底部、立板底部均竖直浇筑在底板上;所述扶壁一侧边面与立板一侧面贴紧,所述填方坡体填充在相邻扶壁之间;(3)挡土立板预留钻孔:按照计算结果所需的现浇锚板高度和泄水孔度,在挡土立板上施做现浇锚板高度及泄水孔的钻孔;(4)填筑压实:分层填筑填方体且压实系数不小于0.95,所形成的填方坡体覆盖且压在扶壁的斜面上;(5)施做首层现浇锚板:待填筑体填筑压实至首层现浇锚板设计标高时,按照预设位置安放首层现浇锚板所需的支模模板;(6)安放、连接钢筋:将按照计算结果配置所需的现浇锚板钢筋放置进首层现浇锚板的模板中,并将现浇锚板钢筋网与通过预留钻孔放置的张拉钢筋进行焊接;(7)浇筑、养护现浇锚板:将模板中配置的钢筋进行浇筑、养护;(8)继续填筑压实:待浇筑、养护的现浇锚板达到设计强度的85%时,继续施做填方体的分层填筑、压实;(9)安放反滤包:在施做填方体至泄水孔高度时,在泄水孔位置放置反滤包;(10)重复上述步骤(4)~(9)至施做到挡土立板顶部标高;(11)施加预应力、锚固张拉钢筋:待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预设强度时,对现浇锚板连接的锚杆施加设计所需的预应力,然后施做用于保护锚具的封锚混凝土;(12)施工排水构件:待主体构件施做完成后,在挡土立板顶部和底部分别施做截水沟和排水沟。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将间隔设置的扶壁式挡墙与现浇锚板通过锚杆结合形成的锚固连接,该锚固连接的结构形式简单、受力合理,实用性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仅有效解决了现有桩板墙预应力锚杆以及排桩预应力锚索所存在的造价高昂问题,还可以对填方边坡的坡度进行控制,避免了坡度过缓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以及坡度过陡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具有很强的应用前景;(2)能够避免由于填方体沉降过大引起现浇锚板沉降过大,进而产生较大向内水平力对扶壁式挡墙造成损坏;(3)在产生支护效果的同时可以增强填土的整体性。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施工工艺简便,且成本较低;3、本专利技术现浇锚板利用板面与土体之间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来提供较大的水平抗力,完全能够保证填方边坡的稳定性;4、本专利技术支护结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护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护结构中现浇锚板、锚杆的内部布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3所示,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护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支护结构中现浇锚板、锚杆的内部布筋结构示意图。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用于支护填方坡体1,该结构包括现浇锚板2、锚杆3、扶壁式挡墙,该扶壁式挡墙包括底板4、挡土立板5以及若干平行排列的扶壁6,所述扶壁6底部、立板5底部均竖直浇筑在底板4上;所述扶壁6一侧边面与立板5一侧面贴紧,所述填方坡体1填充在相邻扶壁6之间;其中,所述现浇锚板2设置在填方坡体1内,该现浇锚板2与锚杆3一端连接,所述锚杆3另一端由两相邻扶壁6之间通过并穿透立板5后限定在立板5远离扶壁6方向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基本设置,所述扶壁6远离立板5方向上的侧边面呈顶部往立板5方向倾斜的斜面。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基本配置,所述立板5上设有泄水孔7。更具体的,所述泄水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用于支护填方坡体,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现浇锚板、锚杆、扶壁式挡墙,该扶壁式挡墙包括底板、挡土立板以及若干平行排列的扶壁,所述扶壁底部、立板底部均竖直浇筑在底板上;所述扶壁一侧边面与立板一侧面贴紧,所述填方坡体填充在相邻扶壁之间;其中,所述现浇锚板设置在填方坡体内,该现浇锚板与锚杆一端连接,所述锚杆另一端由两相邻扶壁之间通过并穿透立板后限定在立板远离扶壁方向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用于支护填方坡体,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现浇锚板、锚杆、扶壁式挡墙,该扶壁式挡墙包括底板、挡土立板以及若干平行排列的扶壁,所述扶壁底部、立板底部均竖直浇筑在底板上;所述扶壁一侧边面与立板一侧面贴紧,所述填方坡体填充在相邻扶壁之间;其中,所述现浇锚板设置在填方坡体内,该现浇锚板与锚杆一端连接,所述锚杆另一端由两相邻扶壁之间通过并穿透立板后限定在立板远离扶壁方向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壁远离立板方向上的侧边面呈顶部往立板方向倾斜的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上设有泄水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孔后设有反滤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沟,该排水沟位于立板远离扶壁方向侧,且该排水沟位于所述泄水孔正下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方坡体顶部与扶壁顶部交界处设有截水沟。


7.一种间壁锚固式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基底处理:对填方体基底进行处理;
(2)施做扶壁式挡墙:根据设计计算结果要求,施做扶壁式挡墙;该扶壁式挡墙包括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正德朱彦鹏杜一博杨奎斌赵壮福吕向向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