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03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它是由预偏、主偏和检偏三片红外材料组成,每片均以布儒斯特角方式工作,其预偏和检偏的材料为Si,主偏的材料为Ge。主偏和检偏,其两个面有一定的楔角分别为0.4°和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消光比高,可以用于小角度会聚光系统中,偏振分束器的口径可以做得大,且象差影响小。(*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偏振分束器,尤其是涉及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偏振分束器就是对某一偏振分量的光具有高透射,而对正交的另一个偏振分量的光具有高反射的能量对分的器件。在可见光区,有基于布儒斯特角的和基于薄膜对两个偏振分量有效折射率不同的干涉型薄膜偏振分束器;有基于双折射原理制成的各种棱镜偏振分束器;还有基于选择性吸收的或二向色原理的塑料偏振片。其偏振度一般都比较高,可是在红外,由于材料的限制,要制作一个高效的红外偏振分束器是相当困难的。常规的红外偏振分束器有两种一种是金属线栅(又叫WGP)偏振分束器,还有一种是按布儒斯特角叠置的偏振分束堆。金属线栅就象光栅,设其周期常数为d,则对于波长λ>>d的入射光将产生强烈的偏振作用。WGP通常是在红外基板上制作每毫米2000~4000条的金属线,它对入射光中平行于线栅方向的振动反射,而对垂直线栅方向的振动透射。当WGP的线条达到4000条/mm时,在较理想的条件下(占空比、基板折射率及减反射膜等),消光比可达1000∶1。WGP的重要优点是可用于高数值孔径的会聚光中,并能以与入射光成45°角放置。其缺点是制作十分困难,而且通光口径也有很大限制。用按布儒斯特角叠置的偏振堆时,它与入射光所成的角度很大(至少大于50°),在成象系统中由于引入象差而限制了应用,为了尽可能降低工作角度,需选用低折射率的红外材料,这时叠合的片数大大增加,偏振片堆的总厚度太大,同样限制了应用。这种偏振分束器虽口径较大,但不能应用于会聚光束中。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常规的红外金属线栅偏振器。1是基板,可以用Ge、ZnSe、ZnS、BaF2、CaF2等,其上的金属线2常用Au或Al,线宽为a,光栅常数为d(线距)。3是红外液晶光阀,入射光中振动方向平行于金属栅的偏振分量被反射,垂直于金属栅的偏振分量被透射而进入红外液晶光阀3,经光阀3调制后,偏振面转过某一角度,因而被线栅偏振分束器反射进入系统。图2示出了按布儒斯特角叠置的偏振片堆。若基板为Ge,入射角θ=76°;基板为ZnSe,入射角θ=68°;对红外最低折射率的CaF2,θ=54°,用15块CaF2叠置,其消光比尚不足100。图中4是基板,3为红外液晶光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用于成象系统的大口径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列措施,它由预偏、主偏和检偏三片红外材料组成,每片均以布儒斯特角方式工作,其预偏和检偏的材料为Si,主偏的材料为Ge。主偏和检偏的两个面具有一定的楔角,主偏和检偏的楔角分别为0.4°和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消光比高,可以用于小角度会聚光系统中,偏振分束器的口径可以做得大,且象差影响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加以说明。图1是常规的红外金属线栅偏振器示意图;图2是按布儒斯特角叠置的偏振片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三片式红外偏振分束器,被用于8~12μm波段红外液晶光阀可见/红外动态转换器中。5是预偏振片,材料为Si,入射角为73°(即Si的布儒斯特角)。预偏振片5只能反射入射光中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平面的偏振分量,此偏振分量对主偏振片6来说,由于平行于入射平面,故能透过主偏振片,而进入红外液晶光阀3。此偏振分量受光阀3调制后,变成椭圆偏振光,因此受到主偏振片6的反射而进入检偏振片7。为了减小吸收损耗,主偏振片的材料为Ge,对应的入射角为76°,而检偏振片7是Si。经检偏振片7反射出来的光线具有相当高的偏振度。如果是平行光,理论上消光比可达到无穷大,在孔径角小于±5°的会聚光中,消光比不难达到2000∶1以上。实验测试表明,三片式红外偏振分束器具有很小的象差,因而获得了良好的红外图象。权利要求1.一种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预偏、主偏和检偏三片红外材料组成,每片均以布儒斯特角方式工作,其预偏和检偏的材料为Si,主偏的材料为G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主偏和检偏,其两个面具有一定的楔角,主偏和检偏的楔角分别为0.4°和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它是由预偏、主偏和检偏三片红外材料组成,每片均以布儒斯特角方式工作,其预偏和检偏的材料为Si,主偏的材料为Ge。主偏和检偏,其两个面有一定的楔角分别为0.4°和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消光比高,可以用于小角度会聚光系统中,偏振分束器的口径可以做得大,且象差影响小。文档编号G02B27/28GK1087431SQ9211414公开日1994年6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1月28日专利技术者梅霆, 徐安喜, 夏孟华, 顾培夫, 刘旭, 唐晋发 申请人:浙江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片式高效红外偏振分束器,其特征在于它由预偏、主偏和检偏三片红外材料组成,每片均以布儒斯特角方式工作,其预偏和检偏的材料为Si,主偏的材料为Ge。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霆徐安喜夏孟华顾培夫刘旭唐晋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