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87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3
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提高前部地板后端部的对于侧碰的耐力,并且避免抬高部的横梁和电池单元的干涉。其具备:第1横梁(6),在前部地板1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以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第2横梁(40),在上述前部地板(1)和后部地板(12)之间的抬高部(10),以至少车宽方向中央部在比上述第1横梁(6)高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以及电池单元,在上述前部地板(1)的下方配设到其后端位置为止,在上述抬高部(10)的下端部的上述前部地板(1)后端形成有对于与左右一对的两侧边梁(2)连结的前部地板(1)的高强度部(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详细地说,该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具备:第1横梁,在前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第2横梁,在上述前部地板和后部地板之间的抬高部,至少车宽方向中央部在比上述第1横梁高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架设;以及电池单元,至少在上述前部地板的下方配设到其后端位置为止。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在前部地板及后部地板的侧框间配设有作为车辆行驶用马达的电源的电池单元的电动车辆中,配设于前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地板横梁在左右一对的侧边梁间在车宽方向上以直线状延伸而将其连结,所以在侧碰时,侧框及地板横梁与上述电池单元干涉的可能性较低。另一方面,在抬高部的下方设置有横梁,该横梁的车宽方向端部向下方弯曲,所以对于配设在前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的地板横梁来说,对电池单元的保护性能不高,在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在前部地板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横梁,并且在抬高部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2横梁,在这样的电动汽车的地板构造中,从上述的前部地板到抬高部的下方配设有作为车辆行驶用马达的电源的电池单元,但是在侧碰时避免抬高部的横梁和电池单元的干涉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836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能够提高前部地板后端部的对于侧碰的耐力,避免抬高部的横梁和电池单元的干涉。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其具备:第1横梁,在前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以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第2横梁,在上述前部地板和后部地板之间的抬高部,以至少车宽方向中央部在比上述第1横梁高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以及电池单元,至少在上述前部地板的下方配设到其后端位置为止,在上述抬高部的下端部的上述前部地板后端形成有对于与左右一对的两侧边梁连结的前部地板的高强度部。根据上述构成,在抬高部下端部的前部地板后端形成与左右的侧边梁连结的高强度部,所以能够提高前部地板后端部的对于侧碰载荷的耐力,由此,能够避免抬高部的第2横梁和电池单元的干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高强度部由厚板部构成。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板厚的变更来容易地形成高强度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前部地板的后端部中央形成有与上述抬高部的纵壁连结的鼓出部,以该鼓出部为边界,上述前部地板后端的厚板部左右分割地形成,分割形成的上述厚板部彼此经由比上述鼓出部更厚板的抬高部中央纵壁连结。根据上述构成,在前部地板后端,能够利用不易发生上下弯曲变形的抬高部中央纵壁来容易地对由于上述鼓出部(所谓的通道部)而高强度部中断的鼓出部间进行加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厚板部的后端部向上方弯折而形成弯折部,该弯折部接合固定到上述抬高部中央纵壁。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厚板部后端部形成弯折部,提高了对于侧碰的强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左右的厚板部彼此连结的上述抬高部中央纵壁由板厚比其他抬高部侧纵壁大的厚板形成。根据上述构成,能够通过板厚的变更来容易地提高上述抬高部中央纵壁的强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左右的厚板部彼此连结的上述抬高部中央纵壁与配设于其上方的上述第2横梁连结。根据上述构成,将抬高部中央纵壁与第2横梁连结,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侧碰的耐力。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前部地板后端部的对于侧碰的耐力,避免抬高部的横梁和电池单元的干涉。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的立体图。图2是将图1的车体构造在车宽方向中央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截面示出的要部的截面图。图3是将图1的车体构造在地板厚板部及鼓出部沿着车宽方向截面示出的要部的截面图。图4是图1的要部的平面立体图。图5是包含地板厚板部及鼓出部的横梁的立体图。图6是从图5将横梁上侧件取下的状态的横梁的立体图。图7是包含地板厚板部及鼓出部的横梁的背面立体图。图8是图2的要部扩大截面图。图9是图8的A-A线向视截面图。图10是图8的B-B线向视截面图。符号的说明:1前部地板;2侧边梁;6中间横梁(第1横梁);10抬高部;12后部座椅盘(后部地板);21电池单元;40横梁(第2横梁);52横梁上侧件中央左下部(抬高部中央纵壁);53横梁上侧件中央右下部(抬高部中央纵壁);54、56抬高部侧纵壁;70厚板部(高强度部);70a弯折部;71鼓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提高前部地板后端部对于侧碰的耐力,避免抬高部的横梁和电池单元的干涉,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具备:第1横梁,在前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以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第2横梁,在上述前部地板和后部地板之间的抬高部,以至少车宽方向中央部在比上述第1横梁高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以及电池单元,至少在上述前部地板的下方配设到其后端位置为止,在上述抬高部的下端部的上述前部地板后端形成有对于与左右一对的两侧边梁连结的前部地板的高强度部。【实施例】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附图表示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图1是表示该下部车体构造的上面立体图,图2是将图1的车体构造在车宽方向中央沿着车辆前后方向截面示出的要部的截面图,图3是将图1的车体构造在地板厚板部及鼓出部沿着车宽方向截面示出的要部的截面图,图4是图1的要部的平面立体图,图5是包含地板厚板部及鼓出部的横梁的立体图,图6是从图5将横梁上侧件取下的状态的横梁的立体图,图7是包含地板厚板部及鼓出部的横梁的背面立体图,图8是图2的要部扩大截面图。在图1中,设置有形成车厢的地面的前部地板1,在该前部地板1的车宽方向左右两侧部设置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为车体强度部件的侧边梁2。如图1、图3所示,该侧边梁2具备:侧边梁内侧件3、侧边梁加强件4、车体的外面板构成的侧边梁外侧件,并且具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侧边梁闭合截面。如图1所示,在左右一对侧边梁2、2之间,在前部地板1上面设置有在左右的侧边梁2、2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而将其连结的前部横梁5(所谓的2号横梁),在该前部横梁5和前部地板1之间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的前部横梁5的后方、且以与该前部横梁5平行的方式,在左右的侧边梁2、2间设置沿车宽方向延伸而将其连结的中间横梁6(所谓的2.5号横梁),在该中间横梁6和前部地板1上面之间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7。如图1、图2所示,在中间横梁6的车宽方向中央部上面安装有闭合截面扩大部件8,在该闭合截面扩大部件8和上述的中间横梁6之间形成有扩大闭合截面9。如图1所示,在上述的前部地板1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上方立起之后再向后方延伸的抬高部10。在图1所示的抬高部10和图1、图2所示的后部横梁11(所谓的4号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其具备:/n第1横梁,在前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以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n第2横梁,在上述前部地板和后部地板之间的抬高部,以至少车宽方向中央部在比上述第1横梁高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以及/n电池单元,至少在上述前部地板的下方配设到其后端位置为止,/n在上述抬高部的下端部的上述前部地板后端形成有对于与左右一对的两侧边梁连结的前部地板的高强度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7 JP 2019-1073891.一种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其具备:
第1横梁,在前部地板的车辆前后方向中间部以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
第2横梁,在上述前部地板和后部地板之间的抬高部,以至少车宽方向中央部在比上述第1横梁高的位置在车宽方向上架设的方式配设;以及
电池单元,至少在上述前部地板的下方配设到其后端位置为止,
在上述抬高部的下端部的上述前部地板后端形成有对于与左右一对的两侧边梁连结的前部地板的高强度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上述高强度部由厚板部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下部车体构造,
在上述前部地板的后端部中央形成有与上述抬高部的纵壁连结的鼓出部,
以该鼓出部为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阳满松田大和中山伸之波多野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