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809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进料口、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上的第一转动盖板、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进料口、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出料口、设于所述出料口上的第二转动盖板、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挤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进料口上的防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一侧的限位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的两个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挤压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挤压板的第一伸缩杆、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挤压板的两个伸缩板;所述两个挤压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挤压板上侧呈倾斜结构,所述伸缩板和所述挤压板呈配合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代小区中,各个住户附近都会大型垃圾箱或垃圾收集站一类的垃圾收集设施,但是现有的垃圾收集设施中存在着垃圾无法和污水相互分离的问题,从而使得垃圾容易散发出恶臭影响小区的环境,同时在将垃圾收集设施中的垃圾运输到垃圾处理厂的过程中会造成污水的泄漏,进而影响到更多地方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离垃圾和污水、避免垃圾泡在污水中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进料口、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上的第一转动盖板、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进料口、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出料口、设于所述出料口上的第二转动盖板、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挤压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进料口上的防雨装置、设于所述壳体一侧的限位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的两个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挤压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挤压板的第一伸缩杆、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挤压板的两个伸缩板;所述第一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进料口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盖板可相对于向下出料口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盖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料口上,所述两个挤压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挤压板上侧呈倾斜结构,所述伸缩板和所述挤压板呈配合设置。本专利技术通过挤压板的设置,当垃圾在壳体内存储了一定的量后,启动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伸缩杆进行伸长,进而带动两个挤压板相互靠近,并通过两个挤压板的相互靠近对壳体内的垃圾进行挤压,使得垃圾中的污水被挤出,避免了污水和垃圾存放在一起而导致的垃圾容易散发恶臭的情况,同时通过对垃圾的挤压减小了垃圾的存储体积,使得壳体内可以存储更多的垃圾,方便了垃圾的后续存储操作;通过伸缩板的设置,当挤压板在第一伸缩杆的带动下产生移动时,伸缩板会随着挤压板的移动产生伸长,使得挤压板的上下位置会被伸缩板包裹,避免了挤压板在对垃圾进行挤压时出现垃圾从挤压板的上部或下部进入到挤压板背面的情况,进而避免了垃圾进入到挤压板背面而导致的垃圾卡在挤压板和第一驱动件之间无法排放的情况,增加了垃圾排放时的准确性;通过第一进料口的设置,当需要扔部分小型垃圾时,可以通过第二进料口进行扔垃圾的操作,避免了小型垃圾无法从第二进料口处进入壳体内部的情况。所述挤压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盖板上的排水口、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盖板上的筛料板、设于所述排水口上的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呈倾斜结构;通过筛料板的设置,当垃圾被挤压板进行挤压并将垃圾中的污水挤出后,垃圾会被筛料板挡在上部,同时被挤出的污水会通过排水口排放至排水沟内,避免了垃圾随着污水一同被排放至排水沟而导致的排水沟被垃圾堵塞的情况;通过导水槽的设置,当污水经过筛料板向下流动时,可以通过导水槽对污水进行引导,避免了部分污水没有流至排水口而残留在壳体内的底部的情况,增加了污水排放时的效果。所述防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料口上的升降板、用于连接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壳体的多个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升降板上的两个防雨组件;所述防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升降板上的第三转动盖板、设于所述第三转动盖板上的中心槽、设于所述壳体一侧的多个排水管、用于连接所述中心槽和所述多个排水管的多个引导槽、设于所述升降板上且连接所述多个引导槽的蓄水槽、设于所述升降板一侧的多个遮挡条;所述升降板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移动,所述防雨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升降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三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盖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两个防雨组件中的两个中心槽闭合时呈圆形结构,所述引导槽呈倾斜结构,所述遮挡条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移动,所述遮挡条和所述排水管呈对应设置;通过排水管的设置,当垃圾放置在第三转动盖板上后,垃圾的重量会带动升降板向下移动,同时若是放置的垃圾外含有部分污水,这些污水首先会聚集在中心槽内,随后沿着倾斜设置的引导槽进行流动,并流动至各个排水管内,最终通过排水管排放至排水沟内,同时下雨天时雨水也可以在中心槽进行聚集并通过排水管进行排放,避免了垃圾外部的污水或雨水之间流至壳体内部而导致的壳体内部的垃圾与污水、雨水浸泡在一起的情况,减少了污水或雨水进入壳体内部的可能性,避免了外部污水或雨水进入壳体而导致的垃圾和外部污水以及雨水浸泡在一起而散发恶臭的情况;通过蓄水槽的设置,当外部污水或雨水过多时,污水和雨水会沿着引导槽流动至蓄水槽内,并在蓄水槽内进行短暂的存储,并在前面的污水和雨水流至排水管内后,依次从蓄水槽内流动至排水管内,避免了外部污水或雨水过多而导致的排水管承受不住污水或雨水的排放,进而避免了排水管无法承受污水的排放而导致的污水沿着壳体外壁流动至四处的情况;通过遮挡条的设置,当升降板在进行移动时,遮挡条会挡住排水管的一侧,使得升降板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引导槽和蓄水槽内的污水和雨水可以继续流动至排水管内,避免了升降板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引导槽和蓄水槽内的污水或雨水无法继续流动至排水管内的情况,进而避免了污水和雨水无法流动至排水管内而导致的污水和雨水产生回流至壳体内部的情况。所述防雨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的第一传动带、用于连接所述升降板和所述第一传动带的连接块、设于所述第三转动盖板下方的两个第四转动盖板、设于所述两个第四转动盖板中任意一个第四转动盖板上的第三齿轮、设于所述两个第四转动盖板中另一个第四转动盖板上的第四齿轮、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五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上的第二传动带、套设于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上的第三传动带;所述第一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四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四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五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带和所述第三传动带呈配合设置;通过第四转动盖板的设置,当升降板在垃圾的重量带动下向下进行移动时,升降板会通过连接块带动第一传动带随着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进行转动,随后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二传动带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三齿轮带动一块第四转动盖板进行转动,同时通过第二传动带和第三传动带之间的配合,使得第三传动带随着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进行转动,进而通过第四齿轮带动另一块第四转动盖板进行转动,同时第三转动盖板在垃圾重量的带动下产生转动,使得升降板在向下移动时,第三转动盖板和第四转动盖板同步产生转动,并使得垃圾从第三转动盖板和第四转动盖板打开的缝隙处掉落至壳体内,通过第四转动盖板的设置,当壳体内的垃圾存储量充满后,第四转动盖板会无法向下进行翻转,使得升降板无法向下进行移动,同时使得垃圾无法从第四转动盖板的缝隙处掉落至壳体内,避免了壳体内的垃圾过多时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进料口(11)、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上的第一转动盖板(12)、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进料口(13)、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出料口(14)、设于所述出料口上的第二转动盖板(15)、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挤压装置(2)、设于所述第二进料口上的防雨装置(3)、设于所述壳体一侧的限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的两个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驱动件(2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挤压板(2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挤压板的第一伸缩杆(23)、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挤压板的两个伸缩板(24);所述第一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进料口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盖板可相对于向下出料口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盖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料口上,所述两个挤压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挤压板上侧呈倾斜结构,所述伸缩板和所述挤压板呈配合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包括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进料口(11)、设于所述第一进料口上的第一转动盖板(12)、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进料口(13)、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出料口(14)、设于所述出料口上的第二转动盖板(15)、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挤压装置(2)、设于所述第二进料口上的防雨装置(3)、设于所述壳体一侧的限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2)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两侧的两个挤压组件;所述挤压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驱动件(21)、设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上的挤压板(22)、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挤压板的第一伸缩杆(23)、用于连接所述壳体和所述挤压板的两个伸缩板(24);所述第一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第一进料口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盖板可相对于向下出料口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盖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料口上,所述两个挤压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挤压板上侧呈倾斜结构,所述伸缩板和所述挤压板呈配合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2)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盖板(15)上的排水口(25)、设于所述第二转动盖板上的筛料板(26)、设于所述排水口上的导水槽(27);所述导水槽呈倾斜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装置(3)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进料口(13)上的升降板(31)、用于连接所述升降板和所述壳体的多个第一弹性件(32)、设于所述升降板上的两个防雨组件;所述防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升降板上的第三转动盖板(33)、设于所述第三转动盖板上的中心槽(34)、设于所述壳体一侧的多个排水管(35)、用于连接所述中心槽和所述多个排水管的多个引导槽(36)、设于所述升降板上且连接所述多个引导槽的蓄水槽(37)、设于所述升降板一侧的多个遮挡条(38);所述升降板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移动,所述防雨组件结构相同且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三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升降板进行转动,所述第三转动盖板内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转动盖板上,所述扭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两个防雨组件中的两个中心槽闭合时呈圆形结构,所述引导槽呈倾斜结构,所述遮挡条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移动,所述遮挡条和所述排水管呈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装置(3)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齿轮(39)、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齿轮(30)、套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的第一传动带(301)、用于连接所述升降板和所述第一传动带的连接块(302)、设于所述第三转动盖板下方的两个第四转动盖板(303)、设于所述两个第四转动盖板中任意一个第四转动盖板上的第三齿轮(304)、设于所述两个第四转动盖板中另一个第四转动盖板上的第四齿轮(305)、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第五齿轮(306)、套设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上的第二传动带(307)、套设于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第五齿轮上的第三传动带(308);所述第一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四转动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转动,所述第三齿轮可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燕屠赛飞钱清清王炜阮少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震弘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