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78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领域,一种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人工在第一区域上外购轻钢龙骨,并上线;步骤二,第二区域能够接收从第一区域传送的轻钢龙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机器人本体1‑1、第二机器人本体1‑2、第三机器人本体1‑3、第四机器人本体1‑4、第五机器人本体1‑5、第六机器人本体1‑6,第一至第六机器人本体焊接螺栓;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焊接螺栓后的处于第二区域的轻钢龙骨翻面,并移动到第三区域;步骤三,往复式输送线4设置在第三区域和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之间往复传送,并进行相应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易于轻钢龙骨组装、搬运,结合水泥饰面外墙板预制工艺及其连接工艺的,产能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预制外墙板,多为单一的预制板产线,不具备集成装配式一体化的生产线系统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水泥饰面外墙板预制工艺,连接两者的连接工艺,通过机器臂和行走机构装置配合,将各作业中的制备方法优化的操作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易于轻钢龙骨组装、搬运,结合水泥饰面外墙板预制工艺及其连接工艺的,产能大的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人工在第一区域上外购轻钢龙骨,并上线;步骤二,第二区域能够接收从第一区域传送的轻钢龙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机器人本体(1-1)、第二机器人本体(1-2)、第三机器人本体(1-3)、第四机器人本体(1-4)、第五机器人本体(1-5)、第六机器人本体(1-6),第一至第六机器人本体焊接螺栓;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焊接螺栓后的处于第二区域的轻钢龙骨翻面,并移动到第三区域;步骤三,往复式输送线(4)设置在第三区域和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之间往复传送,往复式输送线(4)将移动到第三区域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三区域右侧区域,第三区域右侧区域能够进行人工辅助;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从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传送给第三区域人工辅助后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四区域;步骤四,第四区域为等待区域,第八机器人本体(1-8)能够将第四区域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五区域,形成成品龙骨;步骤五,通过模台使得成品龙骨能够从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断运动到第八区域,形成第一工件;第九机器人本体(1-9)能够将第九区域的水泥纤维板移动到第八区域的第一工件上。进一步地,第一机器人本体(1-1)焊接对应第一螺柱焊接系统(2-1),第二机器人本体(1-2)焊接对应第二螺柱焊接系统(2-2),第三机器人本体(1-3)焊接对应第三螺柱焊接系统(2-3),第四机器人本体(1-4)焊接对应第四螺柱焊接系统(2-4),2-5:第五机器人本体(1-5)焊接对应第五螺柱焊接系统(2-5),第六机器人本体(1-6)焊接对应第六螺柱焊接系统(2-6)。进一步地,第六区域进行装饰层浇筑。进一步地,第七区域进行保温层浇筑。进一步地,装饰层为50mm厚高强砼。进一步地,保温层为EPS砂浆。进一步地,在第三区域右侧区域能够进行人工辅助焊吊装点、座支预埋件、点支预埋件工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能够轻松完成轻钢龙骨的组装、搬迁;水泥饰面外墙板预制工艺;连接两者的连接工艺。并通过机器臂和行走机构装置配合的制备方法,将各作业中的工艺连接操作的设计,能满足日产50方量的预制外墙板制备,具有良好的产能前景和应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其中,1-1:第一机器人本体,1-2:第二机器人本体,1-3:第三机器人本体,1-4:第四机器人本体,1-5:第五机器人本体,1-6:第六机器人本体,1-7:第七机器人本体,1-8:第八机器人本体,1-9:第九机器人本体;2-1:第一螺柱焊接系统,2-2:第二螺柱焊接系统,2-3:第三螺柱焊接系统,2-4:第四螺柱焊接系统,2-5:第五螺柱焊接系统,2-6:第六螺柱焊接系统;3-1:第一行走机构,3-2:第二行走机构,3-3:第三行走机构;4:往复式输送线;5-1:第七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柜,5-2:第八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柜,5-3:第九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柜,6:安全栏,7:模台,8:搅拌站,9:水泥纤维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一种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步骤一,人工在第一区域上外购轻钢龙骨,并上线;步骤二,第二区域能够接收从第一区域传送的轻钢龙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机器人本体(1-1)、第二机器人本体(1-2)、第三机器人本体(1-3)、第四机器人本体(1-4)、第五机器人本体(1-5)、第六机器人本体(1-6),第一至第六机器人本体焊接螺栓;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焊接螺栓后的处于第二区域的轻钢龙骨翻面,并移动到第三区域;步骤三,往复式输送线(4)设置在第三区域和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之间往复传送,往复式输送线(4)将移动到第三区域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三区域右侧区域,第三区域右侧区域能够进行人工辅助;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从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传送给第三区域人工辅助后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四区域;步骤四,第四区域为等待区域,第八机器人本体(1-8)能够将第四区域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五区域,形成成品龙骨;步骤五,通过模台使得成品龙骨能够从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断运动到第八区域,形成第一工件;第九机器人本体(1-9)能够将第九区域的水泥纤维板移动到第八区域的第一工件上。第一机器人本体(1-1)焊接对应第一螺柱焊接系统(2-1),第二机器人本体(1-2)焊接对应第二螺柱焊接系统(2-2),第三机器人本体(1-3)焊接对应第三螺柱焊接系统(2-3),第四机器人本体(1-4)焊接对应第四螺柱焊接系统(2-4),2-5:第五机器人本体(1-5)焊接对应第五螺柱焊接系统(2-5),第六机器人本体(1-6)焊接对应第六螺柱焊接系统(2-6)。第六区域进行装饰层浇筑,装饰层为50mm厚高强砼。第七区域进行保温层浇筑,保温层为EPS砂浆。其中,第六区域进行装饰层浇筑的过程中,设置1搅拌站对浇筑搅拌;第七区域进行保温层浇筑的过程中,设置1搅拌站对浇筑搅拌。进一步地,在第三区域右侧区域能够进行人工辅助焊吊装点、座支预埋件、点支预埋件工作。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n步骤一,人工在第一区域上外购轻钢龙骨,并上线;/n步骤二,第二区域能够接收从第一区域传送的轻钢龙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机器人本体(1-1)、第二机器人本体(1-2)、第三机器人本体(1-3)、第四机器人本体(1-4)、第五机器人本体(1-5)、第六机器人本体(1-6),第一至第六机器人本体焊接螺栓;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焊接螺栓后的处于第二区域的轻钢龙骨翻面,并移动到第三区域;/n步骤三,往复式输送线(4)设置在第三区域和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之间往复传送,往复式输送线(4)将移动到第三区域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三区域右侧区域,第三区域右侧区域能够进行人工辅助;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从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传送给第三区域人工辅助后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四区域;/n步骤四,第八机器人本体(1-8)能够将第四区域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五区域,形成成品龙骨;/n步骤五,通过模台使得成品龙骨能够从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断运动到第八区域,形成第一工件;第九机器人本体(1-9)能够将第九区域的水泥纤维板移动到第八区域的第一工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外墙板生产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人工在第一区域上外购轻钢龙骨,并上线;
步骤二,第二区域能够接收从第一区域传送的轻钢龙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设置第一机器人本体(1-1)、第二机器人本体(1-2)、第三机器人本体(1-3)、第四机器人本体(1-4)、第五机器人本体(1-5)、第六机器人本体(1-6),第一至第六机器人本体焊接螺栓;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焊接螺栓后的处于第二区域的轻钢龙骨翻面,并移动到第三区域;
步骤三,往复式输送线(4)设置在第三区域和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之间往复传送,往复式输送线(4)将移动到第三区域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三区域右侧区域,第三区域右侧区域能够进行人工辅助;第七机器人本体能够将从第三区域右侧区域传送给第三区域人工辅助后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四区域;
步骤四,第八机器人本体(1-8)能够将第四区域的轻钢龙骨移动到第五区域,形成成品龙骨;
步骤五,通过模台使得成品龙骨能够从第五区域、第六区域、第七区域断运动到第八区域,形成第一工件;第九机器人本体(1-9)能够将第九区域的水泥纤维板移动到第八区域的第一工件上。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培夏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君道渝城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