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372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控制器(1)、排料‑吹送组件、上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和排料‑吹送组件安装在数控车床外部机架(19)上,上下料组件安装于数控车床主轴及进给拖板上,排料‑吹送组件由排料机(3)、旋转提升组件、零件暂存管(17)组成,旋转提升组件包括旋转气缸(20)、提升气缸(21)和L型支架(5),L型支架(5)的两支杆上分别安装有真空接头(4)和气管接头(6),L型支架(5)下方装有零件暂存管(17),排料‑吹送组件和上下料组件的通过气管连接,控制器(1)采用触摸屏与PLC编程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高效可行、操作便捷,适合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螺栓加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螺栓是军民用飞机、发动机中用于紧固连接的关键产品,其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飞行器装备的安全和寿命。在航空螺栓制造过程中,由于航空钛合金、高温合金材料的特殊性,经过冷、温热镦成型后,螺栓头部和杆部均不同程度被强化,为得到精密的加工尺寸,确保尺寸一致性,航空螺栓与民用紧固件螺栓加工方法有着本质不同,后道工序基本采用了数控车床车削工艺,并越来越多地采用以车代磨进行异形成型面的加工。由于航空螺栓产品批量大,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目前,航空螺栓数控车床车削加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统的人工辅助装卸料方式,即:数控车床主轴定位夹紧螺栓进行车削的方式,这种方式需要人工将螺栓依次装入主轴弹性夹簧(加工部位为螺栓头部),或装入弹性衬套(加工部位为螺栓杆部)后再装入主轴弹性夹簧对螺栓进行夹持,确保夹持可靠后启动车削加工,在车削完成后再依次取出。这种人工装卸料的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另一种是取消主轴弹性夹簧,采用液压两爪卡盘进行装夹的方式。由于航空螺栓材料特殊性,为防止两爪卡盘装夹对产品外观损伤卡爪采用了软爪,在加工批量产品时,虽然采用机械手辅助装夹,但由于机械手动作仿真人手装夹速度较慢,且软爪磨损造成定位偏移,产品残次品率高,因此无法真正满足航空螺栓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高效可行、精确稳定、操作便捷的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本专利技术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控制器、排料-吹送组件、上下料组件,其中:控制器和排料-吹送组件安装在数控车床外部机架上,上下料组件安装于数控车床主轴及进给拖板上,排料-吹送组件由排料机、旋转提升组件、零件暂存管组成,旋转提升组件包括旋转气缸、提升气缸和L型支架,L型支架的两支杆上分别安装有真空接头和气管接头,真空接头下部连接有真空吸嘴,L型支架下方装有零件暂存管,零件暂存管连接在固定架上,旋转气缸和提升气缸驱动L型支架配合完成将零件从排料机的位置运送到零件暂存管,通过改变零件暂存管的气流方向可实现螺栓头部出料和螺栓出料;排料-吹送组件和上下料组件的通过气管连接,上下料组件包含主轴夹持和拖板送料两部分,拖板送料部分由基座A和基座B构成,基座B上安装夹嘴,基座A上安装有送料杆及退料组件,退料组件上装有气缸顶杆;主轴夹持部分由高速旋转接头和主轴夹头组成,高速旋转接头和主轴夹头中的空心定位芯杆通过连接软管相连接;控制器采用触摸屏与PLC编程设计,控制各环节的动作指令。上述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其中:夹嘴内部设置为内锥孔。上述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其中:控制器上装有真空计。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中,控制器和排料-吹送组件安装在数控车床外部机架上,上下料组件安装于数控车床主轴及进给拖板上,排料-吹送组件由排料机、旋转提升组件、零件暂存管组成,旋转提升组件包括旋转气缸、提升气缸和L型支架,L型支架的两支杆上分别安装有真空接头和气管接头,真空接头下部连接有真空吸嘴,用于吸取螺栓头部;旋转气缸和提升气缸驱动L型支架配合完成将零件从排料机定固定位置到暂存管的运送,稳定可靠;通过改变零件暂存管气流方向可实现螺栓零件的两个方向的出料(即螺栓头部出料和杆部出料);通过连接排料吹送组件和上下料组件的气管,螺栓被吹送到数控车床拖板上的上下料组件基座A或基座B上,实现对螺栓头部或杆部的加工;主轴夹持部分由高速旋转接头,连接软管及主轴夹头(带空心定位芯杆)组成,实现对螺栓杆部和过渡法兰的夹持,完成真空吸气和正压吹气的动作,并在主轴旋转时,有效实现转动和外部安装有效分离,并确保吸气,吹气动作无误。总之,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高效可行、精确稳定、操作便捷,适合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1、控制器;2、真空计;3、排料机;4、真空接头;5、L型支架;6、气管接头;7、气管A;8、基座A;9、基座B;10、气管B;11、夹嘴;12、主轴夹头;13、连接软管;14、高速旋转接头;15、送料杆;16、气缸顶杆;17、零件暂存管;18、固定架;19、机架;20、旋转气缸;21、提升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的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控制器1、排料-吹送组件、上下料组件,其中:控制器1和排料-吹送组件安装在数控车床外部机架19上,上下料组件安装于数控车床主轴及进给拖板上,排料-吹送组件由排料机3、旋转提升组件、零件暂存管17组成,旋转提升组件包括旋转气缸20、提升气缸21和L型支架5,L型支架5的两支杆上分别安装有真空接头4和气管接头6,真空接头4下部连接有真空吸嘴,L型支架5下方装有零件暂存管17,零件暂存管17连接在固定架18上,旋转气缸20和提升气缸21驱动L型支架5配合完成将零件从排料机3的位置运送到零件暂存管17,通过改变零件暂存管17的气流方向可实现螺栓头部出料和螺栓出料;排料-吹送组件和上下料组件的通过气管连接,上下料组件包含主轴夹持和拖板送料两部分,拖板送料部分由基座A8和基座B9构成,基座B9上安装夹嘴11,基座A8上安装有送料杆15及退料组件,退料组件上装有气缸顶杆16;主轴夹持部分由高速旋转接头14和主轴夹头12组成,高速旋转接头14和主轴夹头12中的空心定位芯杆通过连接软管13相连接;控制器1采用触摸屏与PLC编程设计,控制各环节的动作指令。夹嘴11内部设置为内锥孔。控制器1上装有真空计2。使用时,控制器1和排料-吹送组件安装在数控车床外部机架19上,上下料组件安装于数控车床主轴及进给拖板上,在旋转气缸20和提升气缸21驱动L型支架5配合完成将零件从排料机3的位置运送到零件暂存管17,通过改变零件暂存管17的气流方向可实现螺栓头部出料和螺栓出料。在加工螺栓头部时,用安装在基座B9上夹嘴11进行上料,此时,螺栓的杆部通过夹嘴11的内锥孔伸出,主轴移动至加工位置,主轴夹持螺栓杆部拉出,即可开始螺栓头部的车削,车削加工完毕后,由主轴夹头12内部吸气管吹出,完成下料。在加工螺栓杆部时,用安装在基座A8上的送料杆15进行上料,此时,主轴移动至加工位置,零件吹送到主轴内部,由内部吸杆吸住头部,再将法兰推送至主轴内部夹紧,即可开始螺栓杆部车削,车削完毕后,由取料组件运动到加工位置,将螺栓和法兰取出,并通过气缸顶杆16将螺栓顶出,实现下料。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高效可行、精确稳定、操作便捷,适合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的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控制器(1)、排料-吹送组件、上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和排料-吹送组件安装在数控车床外部机架(19)上,上下料组件安装于数控车床主轴及进给拖板上,排料-吹送组件由排料机(3)、旋转提升组件、零件暂存管(17)组成,旋转提升组件包括旋转气缸(20)、提升气缸(21)和L型支架(5),L型支架(5)的两支杆上分别安装有真空接头(4)和气管接头(6),真空接头(4)下部连接有真空吸嘴,L型支架(5)下方装有零件暂存管(17),零件暂存管(17)连接在固定架(18)上,旋转气缸(20)和提升气缸(21)驱动L型支架(5)配合完成将零件从排料机(3)的位置运送到零件暂存管(17),通过改变零件暂存管(17)的气流方向可实现螺栓头部出料和螺栓出料;排料-吹送组件和上下料组件的通过气管连接,上下料组件包含主轴夹持和拖板送料两部分,拖板送料部分由基座A(8)和基座B(9)构成,基座B(9)上安装夹嘴(11),基座A(8)上安装有送料杆(15)及退料组件,退料组件上装有气缸顶杆(16);主轴夹持部分由高速旋转接头(14)和主轴夹头(12)组成,高速旋转接头(14)和主轴夹头(12)中的空心定位芯杆通过连接软管(13)相连接;控制器(1)采用触摸屏与PLC编程设计,控制各环节的动作指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栓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控制器(1)、排料-吹送组件、上下料组件,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和排料-吹送组件安装在数控车床外部机架(19)上,上下料组件安装于数控车床主轴及进给拖板上,排料-吹送组件由排料机(3)、旋转提升组件、零件暂存管(17)组成,旋转提升组件包括旋转气缸(20)、提升气缸(21)和L型支架(5),L型支架(5)的两支杆上分别安装有真空接头(4)和气管接头(6),真空接头(4)下部连接有真空吸嘴,L型支架(5)下方装有零件暂存管(17),零件暂存管(17)连接在固定架(18)上,旋转气缸(20)和提升气缸(21)驱动L型支架(5)配合完成将零件从排料机(3)的位置运送到零件暂存管(17),通过改变零件暂存管(17)的气流方向可实现螺栓头部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勇密强李仁端卢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标准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