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爱义专利>正文

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366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包括智能化控制平台、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和精细化供给单元,智能化控制平台、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相连接,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与精细化供给单元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相连接,精细化供给单元上连接设置有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和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上连接设置有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智能供给模块,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上连接设置有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智能供给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优点如下:实现精细化供给,润滑和冷却的多样性选择,更有利于冷轧生产的环保,节能,高效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冷轧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是由一套或多套工艺润滑和冷却介质的供给系统组成的。该供给系统介质的有效载体是轧制油与脱盐水按一定工艺指标配比形成的油水混合液,被称为乳化液。该乳化液经过动力泵加压后由管道输送到轧辊和带钢表面,经由热分离作用,乳化液中的油和水发生一定程度的分离,分离出来的油和水分别实现冷轧过程的工艺润滑和冷却作用。由于乳化液自身状态的差异,不同轧制工况参数的差异,以及输送系统动力参数波动,都会对乳化液的热分离性产生影响。导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乳化液热分离效能的不稳定,热分离效能的不稳定导致作业面得到有效润滑油和冷却水的数量和质量不稳定,这是造成实际冷轧生产中出现欠润滑或过润滑、冷却不够或过冷却问题的主要原因,成为制约冷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包括智能化控制平台、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和精细化供给单元,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平台、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相连接,所述的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与精细化供给单元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相连接;所述的精细化供给单元上连接设置有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和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所述的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上连接设置有多个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智能供给模块,所述的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上连接设置有多个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智能供给模块,所述智能化控制平台通过传感器线路连接设置有多个智能传感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智能供给模块上均设置有多个轧制油供给管。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智能供给模块上均设置有多个冷却介质供给管。本专利技术优点如下:通过智能化独立供给系统实现轧制油和冷却水的单独精细化供给,解决了目前冷轧乳化液供给系统中存在的低效能供给和粗放式供给的问题,实现了轧制油和冷却水直接、精确供给到辊系和带钢的工作面,达到按需供给的实际状态,解决了传统冷轧乳化液系统粗放式工作模式下的低效能、浪费大、品质差的实际问题。实现了冷轧轧制过程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的智能、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解决了目前冷轧生产过程中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存在的欠润滑和过润滑问题、冷却不够和过冷却问题,实现了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精细化供给,能够改变润滑介质和冷却介质的独立供给,实现了润滑和冷却的多样性选择,更有利于冷轧生产的环保,节能,高效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智能化控制平台,2、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3、精细化供给单元,4、指令发送数据线路,5、指令发送数据线路,6、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7、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8、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智能供给模块,9、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智能供给模块,10、传感器线路,11、智能传感器,12、轧制油供给管,13、冷却介质供给管。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结合附图,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包括智能化控制平台1、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2和精细化供给单元3,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平台1、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2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4相连接,所述的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2与精细化供给单元3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5相连接;所述的精细化供给单元3上连接设置有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6和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7,所述的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6上连接设置有多个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智能供给模块8,所述的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7上连接设置有多个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智能供给模块9,所述智能化控制平台1通过传感器线路10连接设置有多个智能传感器11。所述的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智能供给模块8上均设置有多个轧制油供给管12,所述的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智能供给模块9上均设置有多个冷却介质供给管13。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智能化控制平台的核心算法采用百度PaddlePaddle。两套独立供给系统一个是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一个是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两系统即能相对独立工作又能够相互协调实现不同工况下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极端苛刻条件下的轧制润滑和冷却任务。智能化控制平台接收智能传感器检测到的实时数据,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处理,形成控制信号,通过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对两套供给系统发送命令,实时检测结果数据与目标数据进行计算处理,不断优化目标数据。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接受控制指令,按指令通过轧制油供给管向不同工作面供给轧制油。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接受控制指令,按指令通过冷却介质供给管向不同工作面供给规定数量的冷却介质。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化控制平台、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和精细化供给单元,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平台、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相连接,所述的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与精细化供给单元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相连接;/n所述的精细化供给单元上连接设置有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和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所述的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上连接设置有多个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智能供给模块,所述的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上连接设置有多个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智能供给模块,所述智能化控制平台通过传感器线路连接设置有多个智能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轧精细化工艺润滑和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化控制平台、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和精细化供给单元,所述的智能化控制平台、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相连接,所述的指令发送数据优化平台与精细化供给单元之间通过指令发送数据线路相连接;
所述的精细化供给单元上连接设置有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和辊系表面温度控制系统供给线路,所述的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供给线路上连接设置有多个工作面油膜形成系统智能供给模块,所述的辊系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爱义
申请(专利权)人:吴爱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