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和I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61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7
本案涉及一种石墨烯和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催化
,具体地,涉及一种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铋基半导体由于其良好光催化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如Bi2O3、BiO、BiOCOOH、BiVO4和Bi2WO6等,Bi的氧化物具有[Bi2O2]2+层状结构,使得其能自组装形成不同的形貌,这些催化材料对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都有一定的效果。其中,BiOCOOH是由[Bi2O2]2+层和双HCOO-层交错而成,这种交错的层状结构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但由于BiOCOOH的带隙能较大,使其只能被紫外光激发,严重制约其实际应用,因此,为了提高BiOCOOH的可见光催化活性,需要对它进行改性。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碳基材料负载、金属纳米粒子沉积、与窄带隙半导体复合、离子掺杂。碘离子(I-)作为异质离子被广泛用于对Bi基半导体材料,特别是对具有层状结构的Bi基半导体材料进行掺杂。目前由I-掺杂的Bi基半导体材料,其光催化活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形貌较为单一,而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形貌是导致半导体材料表面的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形貌中,分等级常会赋予光催化剂较高的比表面积、较强的光吸收能力和较多的有利于反应物分子扩散和运输的孔道,所以具有分等级的光催化剂往往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因此,制备分等级的I-掺杂BiOCOOH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旨在采用石墨烯和I-来复合改性BiOCOOH,以期提高其光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Bi3+溶液与甲酰胺溶剂混合,加入改性石墨烯(GO),搅拌均匀,随后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0min,将澄清混合溶液装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密封后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120℃水热反应12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数次,最后真空干燥得到GO/BiOCOOH前驱体;2)称取所述GO/BiOCOOH前驱体于烧杯中,加水超声分散,随后加入现配的KI溶液,搅拌6h后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多次洗涤,收集产物,真空干燥得到GO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进一步地,所述Bi3+溶液为使用时现配,具体步骤为将Bi(NO3)3·5H2O溶于1.0mol/ml的HNO3水溶液中,制备得到0.2mol/L的Bi3+溶液。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Bi3+溶液与甲酰胺溶剂的体积比为1:4,加入去离子水使得总体积达到80ml。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石墨烯为纳米小尺寸羟基化多层石墨烯,用量为0.001-0.005g。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加水使得总体积达到40ml。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现配的KI溶液的浓度为0.075mmol/L。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的应用,优选地,用于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具体为将GO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和染料废水避光环境下混合,混合均匀后在模拟太阳光下进行光催化反应。进一步地,所述染料选自罗丹明B(RhB)、甲基橙(MO)和亚甲基蓝中的一种或多种。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GO)通常具有非常高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超电子迁移率和良好的电子捕获能力。最近,它们常被用作结构导向剂、光生电子转移通道、光吸收敏化剂和光催化中的反应物吸附剂。因此,可以采用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改进界面接触的理想支撑材料来增强BiOCOOH对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本专利技术在制备BiOCOOH时,首先将Bi(NO3)3·5H2O溶于HNO3水溶液中,制备Bi3+溶液,之后再与甲酰胺混合,并添加了石墨烯,通过水热法制得的GO/BiOCOOH样品,其中BiOCOOH形貌呈现为花状分等级微纳结构,并且反应时间大大缩短,GO负载后可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并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离子交换过程中,I-掺杂到BiOCOOH晶体中,能够更有效吸附染料废水中的污染物,更进一步提高对可见光的吸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制备的BiOCOOH为花状分等级微纳结构,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利于反应物分子传输和扩散的孔道结构,因而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采用石墨烯负载提高BiOCOOH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对可见光的吸收性能。并采用简便的离子交换法,在保持晶体原有的花状分等级结构的同时,成功地将异质离子I-掺杂到BiOCOOH晶体中,进一步提高了BiOCOOH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光催化剂样品在可见光(λ>420nm)的循环试验下对染料罗丹明B和甲基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GO/BiOCOOH样品的SEM图。图2是I-/GO/BiOCOOH样品的SEM图。图3是I-/GO/BiOCOOH样品的XRD图。图4是以I-/GO/BiOCOOH样品为光催化剂对染料RhB降解得到的上层清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图5是以I-/GO/BiOCOOH样品为光催化剂对染料MO降解得到的上层清液的紫外吸收光谱图。图6是以I-/GO/BiOCOOH样品为光催化剂降解染料RhB的5次循环实验降解效率曲线图。图7是以I-/GO/BiOCOOH、BiOCOOH、I-/BiOCOOH和GO/BiOCOOH样品为光催化剂对RhB溶液降解效率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前驱体石墨烯改性BiOCOOH的制备将4mlBi3+溶液(0.2mol/L)与16ml的甲酰胺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澄清溶液,随后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保持总体积在80ml,搅拌10min,再加入改性石墨烯0.002g(纳米小尺寸羟基化多层石墨烯)超声10min,将混合溶液装入带100ml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密封后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中120℃水热反应1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数次,最后在60℃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和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Bi3+溶液与甲酰胺溶剂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改性石墨烯和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0min,随后转入不锈钢高压釜中,密封后120℃水热反应12h,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得到的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各洗涤数次,最后真空干燥得到石墨烯改性BiOCOOH前驱体;
2)称取所述石墨烯改性BiOCOOH前驱体于烧杯中,加水超声分散,随后加入现配的KI溶液,搅拌6h后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多次洗涤,收集产物,真空干燥得到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i3+溶液为使用时现配,具体步骤为将Bi(NO3)3·5H2O溶于1.0mol/ml的HNO3水溶液中,制备得到0.2mol/L的Bi3+溶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和I-复合改性的BiOCOOH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Bi3+溶液与甲酰胺溶剂的体积比为1:4,加入去离子水使得总体积达到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沈明陈丽萍杜彬姜晔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