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58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沥青废气处理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废气中的颗粒去除不彻底,容易导致残余颗粒一起排出,导致排出废气不达标,没有将废气分离排出净化颗粒的结构的问题。所述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由沥青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来完成的,进而实现沥青有机废气的处理;其中,连接件是用来安装在主体内部的,使得废气向上排出的时候,可以经过内腔,然后再经过分流管进行分离,使得废气可以通过多个分流管向外排出,使得废气可以平均扩展排出,从而充分均匀的与水接触混合,使得水净化废气内部颗粒以及杂质的效果可以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各种沥青基防水材料的生产过程中,需对沥青进行加热、输送并制成满足各种工艺要求的沥青类混合料供生产使用,在此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沥青废气。例如申请号:CN201921651740.6中涉及一种碳素生产企业沥青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外部一侧贯穿安装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箱体内顶部固定安装有喷嘴,所述箱体内底部焊接固定有挡板,所述箱体内顶部与挡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螺接有第一导轨,两组所述第一导轨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一滤网,所述箱体内顶部和底部远离进风管一侧均固定螺接有第二导轨,两组所述第二导轨内部滑动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箱体远离进风管一侧贯穿安装有出风管,所述箱体底部位于喷嘴下方贯穿安装有出液管,所述箱体一侧对应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本技术净化效果好,更换滤网方便快捷。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沥青废气处理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废气中的颗粒去除不彻底,容易导致残余颗粒一起排出,导致排出废气不达标,没有将废气分离排出净化颗粒的结构,且现有的沥青废气处理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将过滤与活性炭吸附集成在一起使用,无法在废气过滤的同时进行颗粒吸附净化,无法便捷的更换清理过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沥青废气处理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废气中的颗粒去除不彻底,容易导致残余颗粒一起排出,导致排出废气不达标,没有将废气分离排出净化颗粒的结构,且现有的沥青废气处理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将过滤与活性炭吸附集成在一起使用,无法在废气过滤的同时进行颗粒吸附净化,无法便捷的更换清理过滤结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所述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由沥青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来完成的,进而实现沥青有机废气的处理;所述沥青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连接管,顶件,连接件,辅助件,移动件和过滤件;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且主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管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底件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顶件的底部四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辅助件处于底件的内部,且辅助件两侧的导向块嵌入安装在导向槽的内部;所述移动件安装在底件的内部,且移动件底部的插件插入在辅助件的内部,并且移动件两侧的导向杆外侧插入在导向槽的内部。所述连接件包括有内腔,分流管,过滤板,所述连接件底部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且连接件的顶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件的内部设有内腔,且内腔的顶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件的顶端外侧设有环状排列的分流管,且分流管为L形结构;所述分流管为管状结构,且分流管的内部与内腔的内部顶端相连通。所述过滤件包括有内槽和盖板,所述过滤件为矩形结构,且过滤件的上下两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过滤件的上下两端设有均匀排列的圆孔;所述过滤件的内部设有内槽,且内槽为矩形结构;所述过滤件安装在主体的内部,且过滤件的两侧以及内部嵌入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主体包括有安装槽,底件,导向槽,所述主体内部设有矩形结构的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外侧设有矩形口;所述主体的底部设有底件,且底件为矩形管状结构;所述底件的内部两侧设有两个导向槽,且导向槽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管包括有内件,所述连接管为下粗上细的管状结构,且连接管的内部底端设有内件;所述内件为管状结构,且内件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顶件包括有分流孔,所述顶件为矩形结构,且顶件的底部外侧四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顶件的底部四周设有均匀排列的分流孔,且分流孔为半圆形结构,并且分流孔处于主体的顶端。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过滤板处于连接件的上方,并且过滤板的外侧与主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内部设有均匀排列的压缩孔,且压缩孔为喇叭状结构。所述辅助件包括有导向块,所述辅助件为喇叭状结构,且辅助件的顶端设有圆孔;所述辅助件的顶端两侧设有两个导向块,且导向块为矩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移动件包括有插件,导向杆,所述移动件锥形结构,且移动件的底部设有插件,并且移动件以及插件为较轻材质;所述移动件的两侧设有两个导向杆,且导向杆的顶端为矩形结构,并且导向杆的底部为楔形结构。所述过滤件还包括有盖板,所述盖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盖板的顶端通过连接轴与过滤件相连接,并且盖板的底部通过磁吸的方式与过滤件的底部外侧吸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方法中,设置了连接件以及过滤件,连接件是用来安装在主体内部的,使得废气向上排出的时候,可以经过内腔,然后再经过分流管进行分离,使得废气可以通过多个分流管向外排出,使得废气可以平均扩展排出,从而充分均匀的与水接触混合,使得水净化废气内部颗粒以及杂质的效果可以更好,而废气经过分流净化之后,再经过过滤板,使得过滤板的压缩孔可以将废气压缩分流,使得废气可以更好的被挤压,从而使废气喷射通过,从而更好的与水接触,从而再一次的使废气被净化,然后废气再经过内槽内部的活性炭,使得废气中的颗粒可以被净化的更加彻底,而内腔则是用来设在连接件内部的,使得废气向外排出的时候,可以被汇聚排出,从而使废气可以更好的与集中之后再进行分流,分流管呈环状排列,是为了使得废气导流排出的时候,可以更加均匀的向四周排出,从而使废气可以更好的与水接触混合,过滤板是用来再次将废气分离通过的,使得废气可以通过细密的压缩孔,从而更加有效的使颗粒与水混合,使得颗粒可以更加有效的被水净化;还有的是,过滤件是用来将活性炭嵌入在其内部的,使得活性炭可以处于内槽的内部固定,使本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可以使过滤件带动活性炭安装,由于过滤件的上下两端设有圆孔,使得废气排出的时候,可以先过滤在经过活性炭吸附,使得废气通过的时候,废气内部的颗粒可以有效的被吸附彻底,从而使废气可以被有效的净化,过滤件的上下两端边缘位置为倾斜状结构,是为了使得废气经过的时候,可以被导流排出,使得废气可以有效的经过过滤孔以及活性炭,使得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将废气净化处理,内槽是用来使活性炭可以嵌入在其内部固定的,使活性炭可以有效的将经过的废气净化处理,盖板是用来设在过滤件外侧的,使得盖板可以通过连接轴进行翻转,使内槽可以被有效的打开使用,使得活性炭添加完毕之后,磁块可以有效的吸附盖板,使盖板可以有效的将活性炭固定住,从而解决了在使用的时候,废气中的颗粒去除不彻底,容易导致残余颗粒一起排出,导致排出废气不达标,没有将废气分离排出净化颗粒的结构,且现有的沥青废气处理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无法将过滤与活性炭吸附集成在一起使用,无法在废气过滤的同时进行颗粒吸附净化,无法便捷的更换清理过滤结构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截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截面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由沥青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来完成的,进而实现沥青有机废气的处理;/n所述沥青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连接管(2),顶件(3),连接件(4),辅助件(5),移动件(6)和过滤件(7);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且主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管(2)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底件(10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顶件(3)的底部四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辅助件(5)处于底件(102)的内部,且辅助件(5)两侧的导向块(501)嵌入安装在导向槽(103)的内部;所述移动件(6)安装在底件(102)的内部,且移动件(6)底部的插件(601)插入在辅助件(5)的内部,并且移动件(6)两侧的导向杆(602)外侧插入在导向槽(103)的内部;/n所述连接件(4)包括有内腔(401),分流管(402),过滤板(403),所述连接件(4)底部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且连接件(4)的顶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件(4)的内部设有内腔(401),且内腔(401)的顶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件(4)的顶端外侧设有环状排列的分流管(402),且分流管(402)为L形结构;所述分流管(402)为管状结构,且分流管(402)的内部与内腔(401)的内部顶端相连通;/n所述过滤件(7)包括有内槽(701)和盖板(702),所述过滤件(7)为矩形结构,且过滤件(7)的上下两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过滤件(7)的上下两端设有均匀排列的圆孔;所述过滤件(7)的内部设有内槽(701),且内槽(701)为矩形结构;所述过滤件(7)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且过滤件(7)的两侧以及内部嵌入在安装槽(101)的内部;/n所述主体(1)包括有安装槽(101),底件(102),导向槽(103),所述主体(1)内部设有矩形结构的安装槽(101),且安装槽(101)的外侧设有矩形口;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有底件(102),且底件(102)为矩形管状结构;所述底件(102)的内部两侧设有两个导向槽(103),且导向槽(103)为矩形结构;所述连接管(2)包括有内件(201),所述连接管(2)为下粗上细的管状结构,且连接管(2)的内部底端设有内件(201);所述内件(201)为管状结构,且内件(201)的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顶件(3)包括有分流孔(301),所述顶件(3)为矩形结构,且顶件(3)的底部外侧四周为倾斜状结构;所述顶件(3)的底部四周设有均匀排列的分流孔(301),且分流孔(301)为半圆形结构,并且分流孔(301)处于主体(1)的顶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有机废气处理方法由沥青有机废气处理装置来完成的,进而实现沥青有机废气的处理;
所述沥青有机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1),连接管(2),顶件(3),连接件(4),辅助件(5),移动件(6)和过滤件(7);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且主体(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管(2)的顶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底件(102)的底部相连接;所述顶件(3)的底部四周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与主体(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辅助件(5)处于底件(102)的内部,且辅助件(5)两侧的导向块(501)嵌入安装在导向槽(103)的内部;所述移动件(6)安装在底件(102)的内部,且移动件(6)底部的插件(601)插入在辅助件(5)的内部,并且移动件(6)两侧的导向杆(602)外侧插入在导向槽(103)的内部;
所述连接件(4)包括有内腔(401),分流管(402),过滤板(403),所述连接件(4)底部为圆柱形管状结构,且连接件(4)的顶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件(4)的内部设有内腔(401),且内腔(401)的顶端为锥形结构;所述连接件(4)的顶端外侧设有环状排列的分流管(402),且分流管(402)为L形结构;所述分流管(402)为管状结构,且分流管(402)的内部与内腔(401)的内部顶端相连通;
所述过滤件(7)包括有内槽(701)和盖板(702),所述过滤件(7)为矩形结构,且过滤件(7)的上下两端外侧为倾斜状结构;所述过滤件(7)的上下两端设有均匀排列的圆孔;所述过滤件(7)的内部设有内槽(701),且内槽(701)为矩形结构;所述过滤件(7)安装在主体(1)的内部,且过滤件(7)的两侧以及内部嵌入在安装槽(101)的内部;
所述主体(1)包括有安装槽(101),底件(102),导向槽(103),所述主体(1)内部设有矩形结构的安装槽(101),且安装槽(101)的外侧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芹
申请(专利权)人:莱西市邦宁建筑产业科技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