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55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中间支架和两个夹臂,中间支架呈弧形且围绕出收纳空间,中间支架包括弹性臂,夹臂可转动地连接于中间支架的两端,且两个夹臂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往复切换;其中,处于折叠状态的两个夹臂中至少一个转动至收纳空间内,且两个夹臂彼此叠置;处于展开状态的两个夹臂位于收纳空间外,且两个夹臂稳定停留在展开状态,处于展开状态下的两个夹臂在进一步受到展开方向的外力时同步带动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展开方向的外力撤除后,两个夹臂以展开状态同步跟随弹性臂的变形恢复而夹持人体颈部。这样可以让颈部按摩仪在折叠之后较为美观,而且避免了夹持过紧或过松的现象发生,佩戴体验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仪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人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忙工作,或者由于自己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颈椎劳损甚至发病。针对颈椎问题,市面上也有很多相应的按摩仪已有的按摩仪尺寸较大,携带不够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旨在解决现有颈部按摩仪尺寸较大,携带不易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包括:中间支架和两个夹臂,中间支架呈弧形且围绕出收纳空间,所述中间支架包括弹性臂,两个夹臂,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两端,且所述两个夹臂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往复切换;其中,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两个所述夹臂中至少一个转动至所述收纳空间内,且所述两个夹臂彼此叠置;处于展开状态的两个所述夹臂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外,且两个所述夹臂稳定停留在所述展开状态,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两个夹臂在进一步受到展开方向的外力时同步带动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展开方向的外力撤除后,所述两个夹臂以展开状态同步跟随所述弹性臂的变形恢复而夹持人体颈部折叠状态。这样,可以让颈部按摩仪在折叠之后较为美观,此外,在展开后两个夹臂能够同步跟随弹性臂变形恢复而夹持人体颈部,避免了夹持过紧或过松的现象发生,佩戴体验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支架还包括:内壳,内壳设于弹性臂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其中,一个夹臂通过一个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弹性臂和内壳的一端,另一个夹臂通过另一个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弹性臂和内壳的另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朝向中间支架的端面构造有插槽,弹性臂和内壳的端壁插接于插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壳为柔性件,弹性臂和连接件为塑料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臂和连接件一体成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壳包括柔性支架以及内表面为柔性的按摩片,所述柔性支架具有安装孔,所述按摩片在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柔性支架连接,所述按摩片的内表面突出或者平齐于所述柔性支架的内表面;在所述折叠状态,靠近所述内壳的夹臂的端部至少与部分所述按摩片相对。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所述中间支架的中部至端部方向上,所述内壳的内侧与所述弹性臂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朝向所述夹臂的表面和所述连接件的朝向人体颈部的表面之间倒圆角。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臂的两端的连线的长度L1不大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两端之间的连线的长度L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臂包括位于外侧的第一壳体和位于内侧的第二壳体,所述夹臂的端部由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形成,所述第二壳体为柔性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端部为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面和第一壳体的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截面形状为1/5-1/4圆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片的内表面突出所述柔性支架的内表面的高度≤1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摩片包括电极片和发热片,所述发热片在所述电极片的外侧与所述电极片连接,所述电极片为导电硅胶。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支架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第一凹部位于中间支架的邻近夹臂的一端;夹臂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凹部,第二凹部位于夹臂的离近中间支架的一端;其中,夹臂处于收纳位置时,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形成防夹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支架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贴肤面,第一凹部分布在第一贴肤面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凹部相对于第一贴肤面凹陷;夹臂处于折叠状态时,夹臂的远离中间支架的一端贴合于第一贴肤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夹臂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具有第二贴肤面,第二凹部分布在第二贴肤面的邻近中间支架的一侧,第二凹部相对于第二贴肤面凹陷。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侧面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线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折叠状态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图5的中线B-B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立体拆分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45°拆分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仰视拆分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局部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局部的侧面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沿线C-C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的局部示意图;图15是图3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性件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弹性件的截面图;附图标记:颈部按摩仪10;中间支架11;弹性件111;固定片1111;弹性片1112;第一折弯段1112a,第二折弯段1112b;第三折弯段1112c;第四折弯段1112d;紧固件1113;螺钉1113a;螺套1113b;安装支架112;安装耳1121;安装槽1122;倾斜槽113;扭簧114;弹性臂115;插接件1151;插口1152;内壳116;连接件12;避让槽121;旋转轴122;插板123;插槽124;对接部125;限位凹槽1251;限位凸起1252;夹臂13;第一壳体131;第二壳体132;第一贴肤面1321;第一凹部1322;第二贴肤面1323;第二凹部1324;凹陷部1325;倒圆角R。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参考图1-图17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如图1-图17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10包括:中间支架11和两个夹臂13,中间支架11呈弧形且围绕出收纳空间,中间支架11包括弹性臂115,两个夹臂13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11的两端,且所述两个夹臂13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往复切换;其中,处于折叠状态的两个夹臂13中至少一个转动至收纳空间内,且两个夹臂彼此叠置;处于展开状态的两个夹臂13位于收纳空间外,且两个夹臂13稳定停留在展开状态。夹臂13能够稳定地停留在展开状态是指,当手持中间支架11时,处于展开状态的夹臂13不会因自身重力自发地向折叠状态切换转动,而是需要额外施加一定的外力才可以向内折叠;此外,处于展开状态的夹臂13在进一步受到展开方向的外力时,除非将二者的连接结构破坏,否则夹臂13不会再相对中间支架11向外张开转动。中间支架11包括弹性臂115,弹性臂115使得中间支架11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两个夹臂13在进一步受到展开方向的外力时同步带动所述弹性臂115发生弹性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呈弧形且围绕出收纳空间,所述中间支架包括弹性臂;/n两个夹臂,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两端,且所述两个夹臂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往复切换;/n其中,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两个所述夹臂中至少一个转动至所述收纳空间内,且所述两个夹臂彼此叠置;/n处于展开状态的两个所述夹臂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外,且两个所述夹臂稳定停留在所述展开状态,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两个夹臂在进一步受到展开方向的外力时同步带动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展开方向的外力撤除后,所述两个夹臂以展开状态同步跟随所述弹性臂的变形恢复而夹持人体颈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29 CN 2019112075868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间支架,所述中间支架呈弧形且围绕出收纳空间,所述中间支架包括弹性臂;
两个夹臂,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中间支架的两端,且所述两个夹臂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往复切换;
其中,处于所述折叠状态的两个所述夹臂中至少一个转动至所述收纳空间内,且所述两个夹臂彼此叠置;
处于展开状态的两个所述夹臂位于所述收纳空间外,且两个所述夹臂稳定停留在所述展开状态,处于展开状态下的所述两个夹臂在进一步受到展开方向的外力时同步带动所述弹性臂发生弹性变形,所述展开方向的外力撤除后,所述两个夹臂以展开状态同步跟随所述弹性臂的变形恢复而夹持人体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架还包括:
内壳,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弹性臂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侧;
其中,一个所述夹臂通过一个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内壳的一端,另一个所述夹臂通过另一个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内壳的另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朝向所述中间支架的端面构造有插槽,所述弹性臂和所述内壳的端壁插接于所述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为柔性件,所述弹性臂和所述连接件为塑料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和所述连接件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包括柔性支架以及内表面为柔性的按摩片,所述柔性支架具有安装孔,所述按摩片在所述安装孔内与所述柔性支架连接,所述按摩片的内表面突出或者平齐于所述柔性支架的内表面;
在折叠状态,靠近所述内壳的夹臂的端部至少与部分所述按摩片相对。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中间支架的中部至端部方向上,所述内壳的内侧与所述弹性臂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汪志国方炳泉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