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83409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栽培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金针菇菌渣25%‑45%、玉米芯30%‑50%、稻草8‑12%、麸皮8‑12%、石灰4‑6%;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菇栽培料,以新鲜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无需发酵等处理直接与其余原料混合,将其用于平菇栽培,平菇质量高,生长快,有效地节约了平菇栽培成本,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平菇也称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中医认为平菇性温、味甘。具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平菇中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平菇因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此市场上对于平菇的需求量较大。目前用于平菇栽培的栽培料较多,但是普遍存在成本高、平菇产量较低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平菇栽培产量高且成本低的栽培料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解决了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金针菇菌渣25%-45%、玉米芯30%-50%、稻草8-12%、麸皮8-12%、石灰4-6%。优选地,所述金针菇菌渣是指无需进行发酵处理的新鲜金针菇菌渣,且粒径为0.2-0.5cm。优选地,所述玉米芯粒径为1-1.5cm。优选地,所述稻草的长度为9-11cm。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新鲜金针菇菌渣粉碎至粒径为0.2-0.5cm的颗粒,玉米芯粉碎至粒径为1-1.5cm的颗粒,稻草剪切至长度为9-11cm的稻草段;分别称取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金针菇菌渣25%-45%、玉米芯30%-50%、稻草8-12%、麸皮8-12%、石灰4-6%;S2、将S1各原料混合,制得平菇栽培料。优选地,S2中,将各原料混合之前,可先将玉米芯和稻草吸水,使制得的平菇栽培料含水量为65%。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种密闭熏蒸接种室,采用开放式接种方法,将平菇菌种接种在平菇栽培料中;所述平菇栽培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金针菇菌渣25%-45%、玉米芯30%-50%、稻草8-12%、麸皮8-12%、石灰4-6%;(2)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平菇栽培料置于室温、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中,及时通风换气,检查是否存在杂菌污染,并记录菌丝满袋时间;(3)出菇管理菌袋进菇房前,对菇房进行清洁、消毒;将菌袋放置于菇房内进行出菇,保持菇房内相对湿度为80%,定时通风换气;(4)采收菇体发育至7-8分成熟,菌盖平展,连柄处下凹,边缘稍微卷曲,进行采收。优选地,步骤(1)中,选用的平菇菌种是测试生长速度的三级种17×22cm规格的聚乙烯菌袋棉籽壳培养料,之后将平菇菌种接种在已灭菌的22×36cm单头出菇的聚乙烯塑料袋平菇栽培料中,接种后套出菇环,用已灭菌的双层报纸进行封口。优选地,步骤(3)中,菌丝长满菌袋后,再搬进菇房进行出菇。优选地,步骤(4)中,采收前6小时停止喷水,每采收完一个菌袋后,把料面清理干净,将死菇和残留在栽培料中的菇根清除干净,以防老菇根腐烂诱发病虫害和杂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新鲜金针菇菌渣为原料,并替代部分传统玉米芯原料,制得的栽培料可适合平菇栽培,与现有玉米芯为主要原料的栽培料相比,平菇产量高、质量好,这主要是由于金针菇菌渣主要提供平菇栽培所需的C、N源,蛋白含量高;玉米芯主要提供C源,稻草增加菌包的透气性提供C源,麸皮提供氮源,石灰调节pH;上述组分可保证平菇生长的营养需求;(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菇栽培料,以新鲜金针菇菌渣为原料,无需发酵等处理直接与其余原料混合,即可用于平菇栽培,制备方法简单;且金针菇菌渣的市场价格远低于玉米芯价格,因此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栽培料可有效地降低平菇栽培成本,适合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数据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下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检测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在市场上购买得到。下面具体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平菇栽培料及制备方法,并以秀珍菇845、秀珍菇9、秀珍菇9和平菇99为例,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栽培料,分别检测其生长状况,上述平菇品种来源自华中农业大学菌种试验中心。实施例1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金针菇菌渣45%,玉米芯30%,稻草10%,麸皮10%,石灰5%。上述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金针菇菌渣粉碎至粒径为0.2cm的颗粒,玉米芯粉碎至粒径为1cm的颗粒,稻草剪切至长度为9cm的稻草段;此处的金针菇菌渣是指无需进行发酵处理的新鲜金针菇菌渣。分别称取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金针菇菌渣45%,玉米芯30%,稻草10%,麸皮10%,石灰5%,玉米芯和稻草分别浸于水中,充分吸水,之后将上述原料混合均匀即可,平菇栽培料中的含水量为65%。上述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种密闭熏蒸接种室,采用开放式接种方法,秋季栽培,将茶39号三级种17×22cm规格的聚乙烯菌袋棉籽壳培养料,接种在灭菌的22×36cm单头出菇的聚乙烯塑料袋的上述平菇栽培料中,接种后套出菇环,用已灭菌的双层报纸进行封口;所述平菇栽培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新鲜金针菇菌渣45%,玉米芯30%,稻草10%,麸皮10%,石灰5%;(2)发菌管理将接种后的平菇栽培料置于室温、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中,及时通风换气,检查是否存在杂菌污染,并记录从菌丝覆盖至菌袋表面至菌丝满袋的时间;(3)出菇管理菌袋进菇房前,对栽培场所进行清洁、消毒;将菌袋放置于菇房内进行出菇,保持菇房内相对湿度为80%,定时通风换气;(4)采收菇体发育至7-8分成熟,菌盖平展,连柄处下凹,边缘稍微卷曲,进行采收;采收前6小时停止喷水,每采收完一个菌袋后,把料面清理干净,将死菇和残留在栽培料中的菇根清除干净,以防老菇根腐烂诱发病虫害和杂菌。实施例2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使用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将茶39号替换为平菇99,栽培时间为春季。实施例3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及其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2相同。上述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使用方法,步骤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栽培时间为秋季。实施例4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金针菇菌渣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金针菇菌渣25%-45%、玉米芯30%-50%、稻草8-12%、麸皮8-12%、石灰4-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金针菇菌渣25%-45%、玉米芯30%-50%、稻草8-12%、麸皮8-12%、石灰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针菇菌渣是指无需进行发酵处理的新鲜金针菇菌渣,且粒径为0.2-0.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芯粒径为1-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稻草的长度为9-11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新鲜金针菇菌渣粉碎至粒径为0.2-0.5cm的颗粒,玉米芯粉碎至粒径为1-1.5cm的颗粒,稻草剪切至长度为9-11cm的稻草段;
分别称取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原料:金针菇菌渣25%-45%、玉米芯30%-50%、稻草8-12%、麸皮8-12%、石灰4-6%;
S2、将S1各原料混合,制得平菇栽培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将各原料混合之前,可先将玉米芯和稻草吸水,使制得的平菇栽培料含水量为6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金针菇菌渣的平菇栽培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龙蔡英丽刘高磊蔡定军汪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