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25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包括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连接的第二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的固线装置以及导电柱;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压线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包括导电孔和固线装置安装位;所述导电柱的位置与所述压线结构的位置相匹配,其包括夹线部和与所述夹线部相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夹线部包括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直接将导电线置于所述开口的顶部,再将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紧固,即可实现导电线的固定和电连接,无需安装螺钉,安装方便快捷,安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头
,具体地,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
技术介绍
插头应用于各种电器中,传统的插头均是将导电线伸入导电柱内部,再采用螺钉将导电线固定住,通常情况下,一个插头有三个导电线,需要安装拧开三个螺钉,然后分别将三根导电线伸入三个导电柱内,最后拧紧螺钉,安装过程繁琐,安装效率低下,鉴于现有插头导电线的安装不便,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无需设置螺钉,即可实现导电线与导电柱的连接,无需设置螺钉,安装方便快捷,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包括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连接的第二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的固线装置以及导电柱;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压线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包括导电孔和固线装置安装位;所述导电柱的位置与所述压线结构的位置相匹配,其包括夹线部和与所述夹线部相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夹线部包括刀片。优选地,所述压线结构的数量与所述导电柱的数量相等,所述压线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导电柱的位置相匹配。优选地,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导电柱限位结构,所述导电柱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夹线部的四周。优选地,所述导电孔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导电部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所述导电部贯穿所述导电孔。优选地,所述夹线部呈方形壳体结构,包括刀片和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夹线部的两侧,其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刀片位于所述开口的上半部分。优选地,所述开口的上半部分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其最大宽度大于导电线的直径;所述开口的下半部分的宽度不变为所述开口的最小宽度。优选地,所述压线结构包括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优选地,所述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夹线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凸起伸入所述夹线部的内腔。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均由塑料材质制成,所述第二外壳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外壳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出的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直接将导电线置于所述开口的顶部,再将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紧固,即可实现导电线的固定和电连接,无需安装螺钉,安装方便快捷,安装效率高。2、本技术提出的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安装所述导电线时,将导电线置于所述开口的顶部,再将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紧固,所述第一外壳上的压线结构将导电线向下压,从而导电线外部的绝缘材料被位于所述开口上半部分的刀片切割,露出导电线内部的导电材料,此时导电线内部的导电材料与所述夹线部相接触,实现了导电线与所述导电柱的电连接,无需安装螺钉,安装方便快捷,安装效率高;另一方面,由于刀片仅切割导电线一侧的绝缘材料,其它部分的绝缘材料仍留在所述导电线上,防止导电线从所述导电柱内脱落,加固了导电线的固定连接。3、本技术提出的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所述压线结构的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夹线部的两侧,所述第二凸起伸入所述夹线部的内腔,一方面所述压线结构向下压导电线,实现了导电线绝缘部分的切割,便于实现导电线的电连接,另一方面,所述压线结构与所述夹线部相互配合,防止导电线脱离,造成断电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的导电柱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的去除第一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包括第一外壳1、与所述第一外壳1相连接的第二外壳2、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1与所述第二外壳2之间的固线装置3以及导电柱4;所述第一外壳1包括压线结构11,所述第二外壳2包括导电孔21和固线装置安装位22;所述导电柱4的位置与所述压线结构11的位置相匹配,其包括夹线部41和与所述夹线部41相连接的导电部42,所述夹线部41包括刀片411,所述刀片411位于所述夹线部41的顶部。所述第一外壳1与所述第二外壳2相互配合使用,用于压线并保护位于所述第一外壳1和所述第二外壳2内部的结构,并用于绝缘,防止人手接触时触电,所述第一外壳1由塑料材质制成,其外形为方形或圆形会其它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第一外壳1的形状。所述第一外壳1包括压线结构11,所述压线结构11的数量与所述导电柱4的数量相等,所述压线结构11的位置与所述导电柱4的位置相匹配,即一个所述导电柱4匹配一个所述压线结构11,所述压线结构11与导电线之间可以设置为点接触,也可以设置为线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线结构11与导电线之间设置为点接触,具体为,所述压线结构11包括第一凸起111、第二凸起112和第三凸起113,为了便于压线和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凸起111、第二凸起112和第三凸起113设置为相互平行。所述第二外壳2配合所述第一外壳1使用,用于保护位于所述第一外壳1和所述第二外壳2内部的结构,并用于绝缘,防止人手接触时触电,所述第二外壳2由塑料材质制成,其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一外壳1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便于实现所述第一外壳1与所述第二外壳2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外壳2包括导电孔21和固线装置安装位22,所述导电孔21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导电部42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便于所述导电部42贯穿所述导电孔21用于实现所述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的电连接。所述固线装置安装位22用于安装所述固线装置3,其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固线装置3相匹配。更佳地,所述第二外壳2还包括导电柱限位结构24,所述导电柱限位结构24设置于所述夹线部41的四周,防止所述导电柱4在夹线或使用过程中倾斜,导致导电柱4接触不良或断电的现象发生。所述固线装置3位于所述固线装置安装位22,用于固定导电线,防止所述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在使用过程中,因拉扯等动作,使得导电线脱离所述导电柱,从而发生断电的现象,具体可以设置为螺钉固定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其它结构,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所述导电柱4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实现所述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的电连接,其包括夹线部41和与所述夹线部41相连接的导电部42。所述夹线部41用于实现导电线与所述夹线部的41机械及电连接,其可以设置为片状,也可以设置有其它形状,本实施例中,所述夹线部41呈方形壳体结构,包括刀片411和开口412,所述开口412位于所述方形壳体结构的夹线部41的两侧,其包括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所述开口412的上半部分的宽度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其最大宽度大于导电线的直径;所述开口412的下半部分的宽度不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连接的第二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的固线装置以及导电柱;/n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压线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包括导电孔和固线装置安装位;/n所述导电柱的位置与所述压线结构的位置相匹配,其包括夹线部和与所述夹线部相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夹线部包括刀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连接的第二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的固线装置以及导电柱;
所述第一外壳包括压线结构,所述第二外壳包括导电孔和固线装置安装位;
所述导电柱的位置与所述压线结构的位置相匹配,其包括夹线部和与所述夹线部相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夹线部包括刀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结构的数量与所述导电柱的数量相等,所述压线结构的位置与所述导电柱的位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还包括导电柱限位结构,所述导电柱限位结构设置于所述夹线部的四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安装导电线的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孔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导电部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所述导电部贯穿所述导电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健江陈海兰杨辛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盈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